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基辛格訪華內幕 這一決定早於中美乒乓外交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5.13K

已經83歲高齡的丁原洪現在回憶起自己的外交生涯時顯得舉重若輕,他在講述經歷過的重大外交事件時,透出歷史沉澱後的淡然平靜。他沒有刻意讓他見證的故事顯得波瀾壯闊,而是抽絲剝繭般地摘出事件的邏輯。

基辛格訪華內幕 這一決定早於中美乒乓外交

在問到他在當時參與那麼重大的事件是否會感到緊張時,他雲淡風輕地說:“不會。當時感到的只是忙碌”。

丁原洪直到70多歲時仍然在外交部忙碌着。他說,他把一生都給了中國的外交事業。而今他仍然關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從最近的美國亞洲再平衡戰略,到稍近的烏克蘭危機,他都寫了文章進行分析——他仍在使用方格紙寫作。他給記者展示一篇文章,字跡工整秀麗,毫無老態。

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丁原洪從聯合國載譽而歸之後,沒有再回到中蘇邊界談判任務中,而是擔任了外交部美國處處長的職務。自此,他已經完全參與到改變新中國外交歷程的中美建交路程中去,專門負責中美之間的祕密談判,見證了中美關係建交的歷史時刻。

丁原洪

一輩子就幹了外交這一件事

一直到中美正式建交,丁原洪都在爲此祕密工作,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

“1952年我還在念大學,就接到通知說提前畢業,到外交部工作”。此後幾個月,丁原洪就被派往羅馬尼亞,他是坐火車到羅馬尼亞的。羅馬尼亞打開了丁原洪外交生涯的大門。

“規定不讓談戀愛,不準一個人出門,甚至不能給家人留聯繫方式。”丁原洪講述這些的時候仍然不忘了加上一個解釋:“那個時代情有可原”。

回國後的丁原洪,在外交部蘇聯東歐司主管羅馬尼亞事務。珍寶島中蘇衝突以後,丁原洪在1969年成爲了中蘇邊界談判的代表團成員。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通過聯合國代表大會恢復後,丁原洪從中蘇邊界談判代表團被調往了中國赴聯合國代表團。

“起初並沒有決定把我調過去。”丁原洪說。當時,剛剛在聯合國上恢復合法席位的中國,派以喬冠華爲團長的代表團去紐約闡述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根據毛主席的意見,要寫一篇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發言稿。”丁原洪說,而正在參與中蘇邊界談判的丁原洪,被臨時調去起草發言稿。

“在臨走之前,周恩來總理會見代表團時,說得有一個寫作的人來幫你們,所以就把我調過去了。”1971年11月8日動身前往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丁原洪匆匆忙忙地做了兩套中山裝,與代表團一起去到了美國,那是他第一次去美國。

在提到周總理表揚他起草的發言稿時,丁原洪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從聯合國載譽而歸之後,丁原洪擔任了外交部美國處處長的職務。自此,他專門負責中美之間的祕密談判。

對於那段經歷,丁原洪說“工作量很大,每天談判之前要準備材料,估計形勢。等到談完之後,就要整理簡報,而且有時候談完就天亮了,那我們也得繼續工作,因爲第二天總理要看簡報”。而且,因爲他整理簡報的水平高,周總理還曾親自表揚。對於那段忙碌的日子,他打趣說,那時候不像現在還有加班費。

1981年,丁原洪離開美國處去籌備外交部政策研究室。

等到1987年,丁原洪已經快60歲,臨近退休年齡的丁原洪萌生了再次走出國門去做外交工作的願望。爭取的結果是丁原洪在接下來的10年先在紐約常駐聯合國,後又到瑞士、比利時擔任外交工作,最後到歐盟代表中國開展外交工作。66歲回國後,丁原洪又去做亞歐會議的籌備工作。“一直到70歲,我才退休。”“我這一輩子就幹了外交這一件事。”他說。

親歷中美建交過程

接收大洋彼岸示好信號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除了與蘇聯爭奪霸權之外,還陷入到越南戰爭之中,這牽制了美國很大的精力。當時中蘇關係也在惡化之中,而適當緩和和中國的關係,成爲美國新的選擇。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有一條原則,任何一個國家想同我們新中國建交必須接受‘一箇中國’的原則。美國一直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是不承認‘一箇中國’原則的”。

丁原洪說這正是中美雙方處於相互隔絕狀態達22年之久的原因之一,“而爲什麼直到1972年,尼克松才訪問中國,這個離不開當時的整個國際形勢”。丁原洪說。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適當緩和和中國的關係,成爲美國新的選擇。尼克松在1969年2月正式就任總統,就任總統之前,他在美國堪薩斯城曾經發表一篇很重要的講話,講話稱世界未來有5大中心,美國、蘇聯、歐洲、日本還有中國,但是中國還是一種潛在的力量。

“當時他已經認識到完全忽視中國,跟中國不來往對美國也不是好的事情。因此他在就任總統以後就不斷的釋放想同我們改善關係的信號,比如說,過去從來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只稱紅色中國,所以在尼克松的講話裏就開始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丁原洪說。

而在此同時,1969年3月中蘇兩國在珍寶島發生衝突。“3月4日,毛主席通過周總理做了兩點指示,一是趕緊恢復中蘇邊界談判,不能任憑衝突擴大。”丁原洪在此後成爲中蘇邊界談判代表團的一員。毛澤東的另一條指示就是讓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認真研究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尤其是美國跟蘇聯的形勢。

“而且讓四位老帥自己來研究,不允許帶任何人,連祕書都不許帶。”丁原洪說,最後形成了一個報告,報告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看起來是很緊張的,但是不存在美蘇兩家聯起手來打中國的情況,因爲他們兩家矛盾更激烈。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緩和一下同美國的關係,對中國的全局戰略是有好處的:“這個報告就讓主席決定接受美國向我們示好的信號”。

1969年9月10日,中蘇恢復邊界談判,緩和了緊張的形勢。與此同時,美蘇也達成協議,削減戰略核武器。這種情況下,在中美蘇三角中,蘇聯兩邊都有談判,但是美國只跟蘇聯有談判,跟中國沒有,美國認爲這是對它不利的。“美國方面非常着急,想同我們改善關係的過程中就採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下令駐波蘭大使,一定要想辦法跟中國接觸上。”丁原洪說。

1969年12月南斯拉夫駐波蘭大使館舉行時裝表演會,“美國大使就追上了我們大使的翻譯,說美國方面有重要的信息向中國方面轉達,希望見你們的大使。”消息傳回國內以後,中國決定恢復同美國的大使級會談(注:1954年日內瓦會議時中美之間達成協定在捷克與波蘭召開大使級會議,解決一些問題),並召開了第135次會議。“1970年7月20日,美國大使說,美國政府、尼克松總統希望改善同中國的關係,而且希望派代表直接到北京來同你們談。”丁原洪說這個信息傳回國內後的一個月,第136次會談就更明確同意恢復接觸。

基辛格祕密來華

中美關係曲折的歷史軌跡

1970年5月1日,毛澤東登上了天安門,出現在毛澤東身邊的是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當時的口號就是打倒美帝國主義,支持柬埔寨”。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與埃德加·斯諾一起出現在天安門上的照片被公開。丁原洪說,這個是中國態度的迂迴表達。後來基辛格說,我們沒想到中國採取這種微妙的辦法。

1970年10月3日,尼克松向時代週刊的記者發表談話,稱其最大的願望就是到中國去,如果去不了的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去中國。

“這個消息我們很快就知道了,所以毛主席再一次見了斯諾。他說歡迎尼克松來,我願意跟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他作爲總統來也行,他作爲旅遊者來也行,總之呢我願意跟他談。就是希望把這個口信回過去。”丁原洪回憶說。但是斯諾離開中國之後很快就重病去世。這個信息並沒有傳回到美國去。

“所以美國就通過巴基斯坦、羅馬尼亞的總統傳達口信,說美國方面確實想同中國改善關係,我們希望派特使來中國,跟中國當面談”。丁原洪說中國在當年12月17日答覆美國:“如果尼克松總統確實有解決臺灣問題的願望和辦法,我們歡迎他來。後來尼克松答覆,他願意派人來談臺灣問題,而且願意來談雙方共同擔心的問題。”此後雙方商定在巴黎建立一個雙方祕密接觸的渠道,在比較隱蔽的情況下來安排基辛格訪華。

“這中間有一個插曲,由於基辛格1971年7月來中國已經確定了,這是保密的,外交部很少人知道。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美國運動員也提出來希望到中國打球。後來有一種說法是通過乒乓外交纔打開局面,其實不是這樣的。”丁原洪說。

丁原洪回憶,外交部跟體委研究認爲當時中國跟美國之間沒有任何外交關係,其他人也不知道基辛格要來,突然一下子讓美國乒乓球隊來是不是不合適,因此提出來婉拒。

但美國乒乓球隊還是來華訪問了。“毛澤東最後決定說讓他們來,他可能考慮到因爲基辛格7月就要來中國,肯定要宣佈中美關係有一個大的變化。在當時文化大革命的情況下,打倒美帝打倒蘇修的情況下,如果中間突然冒出來中美關係的大改變,老百姓就會感覺到突然,所以這才最終決定了。作爲一個民間活動來了,可以緩和一下,纔有所謂小球推動大球的說法”。

7月份基辛格祕密訪華,與中方的談判順利進行,也確定了尼克松訪華的安排。“消息一發出來之後把全球都震動了。兩國相互隔絕了那麼久,沒有建交美國總統就來到中國訪問簡直不可思議。”丁原洪說。

尼克松訪華到中美建交

隔絕22年的大國間的握手

“尼克松來訪後發表上海公報,一般按照慣例都是寫兩國達成多少共識。周總理說我們相互隔絕20多年,肯定有分歧,不把這些分歧講清楚,就只能爲日後發展關係留下禍根。基辛格開始很不同意,說我們總統到中國來講分歧說不過去啊。周總理說這很好啊,就說明雙方在原則問題上誰也沒讓步,在國內都好交代。但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能夠改良關係,找共同點。”丁原洪說。

之所以中美沒有立即建交,丁原洪說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臺灣問題。

當時尼克松講解決美國與臺灣的關係還需要一段時間,他答應在他的第二任期解決。雖然美國口頭上承諾了一箇中國的原則,但是還沒做到。那也只能作爲開始中美關係正常化的起始。

“美國方面後來想了一個辦法,在上海公報用了這麼一個措辭:美國方面承認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爲只有一箇中國,美國方面不提出異議。找了一個迂迴的辦法。”丁原洪說。

1974年的水門事件不僅讓尼克松下臺,而且也延緩了中美建交的進程。直到卡特擔任美國總統,中美之間的關係也仍然沒有進展。

“當時美國的主導思想就是想先跟蘇聯談判。但布熱津斯基主張先跟中國緩和,藉助中國牽制蘇聯,再跟蘇聯談判。”丁原洪說。

1978年5月,布熱津斯基來到中國進行談判,承諾美國準備按照中國說的與臺灣斷交、撤軍、廢約的建交條件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只有一個希望,希望臺灣問題能夠得到和平解決,加了一個注:但是不作爲建交條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決定進行談判”。

丁原洪說,談判的最後兩次是鄧小平親自參與。談判的成果就是中美兩國在1979年1月1日發佈建交公報宣佈建交。

“中美建交過程曲折複雜,我們與美國聯合發佈的三個公報奠定了此後中美關係的基礎,只要美國不違反這個公報精神,中美關係就會健康發展。”丁原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