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中泰的乒乓外交 從人質外交質變到乒乓外交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02W

發生在1972年的“乒乓外交”故事裏,最精彩的一筆是中國和泰國之間的“乒乓外交”——

中泰的乒乓外交 從人質外交質變到乒乓外交

五十年代,泰國新聞界泰斗乃訕擔任泰國政府的最高顧問,也被認爲是最主要的反共總策劃。當時,貧窮的泰國依賴美國經濟援助,前提是不準泰國與新中國交往。

1954年,乃訕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有感於周恩來總理的翩翩風度,對新中國的態度有所改變,於是建議鑾披汶總理與中國進行祕密接觸。萬隆會議後,乃訕研究了中國古代的“和親”、“人質”文化之後,決定把自己的一對兒女交給周恩來,作爲泰國的“人質”,以顯示對中國的誠意和留下今後改善泰中關係的伏筆。

這對兄妹祕密入境之後,在周總理的安排下就讀於中國學校,並且取了中國名字常懷和常媛。六十年代後期,泰國政局的動盪使乃訕受到囚禁,而常氏兄妹則在“文革”中有很多戲劇化的遭遇,最後在周總理的親自安排下,哥哥常懷被遣返回國、妹妹常媛出走英國。

1972年,泰國政府決心把握住“乒乓外交”之後出現的時機,常媛祕密地從英國回到中國並且見到了周恩來總理,討論了發展中泰關係的策略。

於是,並非新的亞乒聯成員的泰國,受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亞錦賽。對此路透社驚訝地評價道:“泰國已決定在乒乓球桌上同北京建立第一次正式接觸。”

但實際上,這些“桌上”的接觸全是在“桌下”運籌帷幄的結果——時任泰國全國行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工業署副主任的泰籍華人巴實•幹乍那越,以泰國乒乓球隊顧問的身份來到北京,常媛記載說:“他一下飛機,就被我、我哥哥和周總理所派的人員接走,與周總理商談中泰兩國建交事項,我們也成了‘乒乓外交’的一部分。泰國乒乓球隊這次歷史性的訪問,從安排到會見,都是由常家和周總理密切配合的成果,給我父親帶來了無限的幸福感。”

與泰國關係的率先改善,帶動了中國與其他東盟國家的關係,1974年和1975年,中國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建交,其中有這樣一個規律:建交之前,這些國家的乒乓球隊應邀訪華;建交之後,中國乒乓球隊訪問這些國家——彷彿來訪是關係改善的前奏、回訪是關係升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