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飲食 > 疾病調理

食療補回健康脾胃

欄目: 疾病調理 / 發佈於: / 人氣:1.31W

脾虛是現在許多人身體都會出現的狀況,那麼脾虛怎麼辦呢?脾虛吃什麼好?脾虛的症狀有哪些?如何健脾胃?下面小編一一解答,告訴大家一些食療健脾養胃方法。

食療補回健康脾胃

解析脾虛症狀 食療補回健康脾胃

中醫認爲,脾在五行中屬土,土的地位非常重要,而脾在人體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因此,又被稱之爲“後天之本”,脾病可波及其他各髒,脾氣虛則五臟之氣皆虛。所以我們所患的很多病症都有可能是脾虛所引起的。

脾虛則運化功能不能正常運行,會引起氣血虧虛、脾虛生溼、氣滯等後果,所以脾虛的症狀會有各種不同。

脾虛的症狀

消化道:便祕or大便稀溏

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慾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脾虛一般會大便溏稀,不過也可能會出現大便乾結、便祕,因爲脾虛會導致腸胃缺少動力。

肌肉:肥胖or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於“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擡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

身體太瘦,是因爲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爲脾虛生溼,溼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溼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婦科:白帶過多or過少

女性因爲婦科炎症,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溼重。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量過少是因爲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爲脾虛不能固攝經血。

睡眠:流口水也因脾虛

脾虛的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症狀,另外會感到頭蒙,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和脾虛也有關係。中醫認爲,涎(口水)爲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時,纔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自查:看看自己的舌頭

除了以上我們所說的症狀外,你還可以對着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如果舌邊齒印比較明顯,就是脾虛的表現。

調理

讓脾胃迴歸正常

飲食規律:飲食對脾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規律飲食,尤其注意早飯一定要吃。粥是最好的養脾早餐,可以以小米爲主,加入大棗、山藥等健脾食物。如果氣血虧虛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溼氣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

忌寒涼:冰涼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儘量少吃,如苦瓜。

飲食清淡:平時吃飯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膩的、鹹的無利於脾的運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樣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

按摩: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有大便乾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作息規律:平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按時作息,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可以補氣養血。

長時間脾虛的人易得結石、囊腫,所以平常我們應當注意保持好的生活方式,小病小治,及時發現問題,快速治療,防患於未然。

腳趾保健操 助你健脾更養胃

由於生活忙碌,飲食不規律等,許多人都有胃不好的毛病,近日,日本醫學家研究發現,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中醫內科楊國華教授也指出,對脾胃虛弱的人來說,經常活動活動腳趾及腳部確實能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

多動腳趾可健胃

從經絡看,胃經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管脾胃的內庭穴也在腳趾的部位。一般來說,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鍊腳趾。方法有:

腳趾抓地站立或坐姿,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可練習抓地、放鬆相結合的方式,對經絡形成鬆緊交替刺激。

腳趾取物還可以每天抽一點時間,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扳腳趾反覆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第二、三腳趾趾縫間。

按摩腳趾消化不良及有口臭、便祕者,宜順着腳趾的方向按摩,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對脾胃虛弱、腹瀉者,可逆着腳趾的方向按摩。

小腿集中脾胃經

在動腳趾的同時,還可以順手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一次,效果會更明顯。因爲,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統的穴位,像管脾經、肝經的足三陰在小腿內側,管胃經、膽經的足三陽在小腿外側,能夠健脾的足三裏在膝蓋下三寸的外側。按按這些穴位,都可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做時力度以按後覺得舒服即可,但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兒童脾胃的穴位和成人不同,不要選擇這種方法健脾養胃。

運動能加強胃腸道蠕動

日行千米摩胃腸

消化和吸收功能,還可增加呼吸的深度與頻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動和腹肌較大幅度的活動,從而對胃腸道起到較好的按摩作用。

胃病患者可以參加太極拳、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運動。剛開始鍛鍊時,運動強度宜小。如採用速度緩慢、全身放鬆的步行,可步行兩千米左右,時間每次20~30分鐘,改善胃腸功能,對消除腹脹、噯氣,促進潰瘍癒合有一定作用。

隨着病情好轉,可適當加大運動量。

脾胃保健必做的四點

脾胃病的發生主要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積於中,使脾胃之陽不振;其次是鬱怒優思,肝氣失調,橫逆犯胃乘脾。要預防脾胃疾病,關鍵在於保護脾胃正常功能的運轉。因此平時應注意保養脾胃:

(l)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2)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因此,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爲主、葷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

(3)注意冷暖。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確是經驗之談。因此注意冷暖—卜分重要。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4)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 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牀上用兩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一;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總結:以上盤點的這些食療方法,調理脾胃很實用,大家一定要照着做一做,讓你們的脾胃迴歸健康狀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