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人羣 > 男性健康

什麼是內臟痛 內臟痛有什麼具體表現

欄目: 男性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5.81K

內臟痛是臨牀上常見的一種疼痛現象,常伴有情緒反應及防禦反應,主要由於機械牽拉、化學性刺激、缺血性改變、電刺激等引起。下面是一些內臟痛的最新研究發現。

什麼是內臟痛 內臟痛有什麼具體表現

內臟痛概述

通常將內臟器官感覺分爲3類:第一類器官沒有任何感受特陛,包括肝、肺、腎等實質性器官;第二類器官包括心血管、呼吸道、胃、小腸、膽道系統、輸尿管和生殖器官等中空性器官,疼痛是唯一可以誘發的感覺,其傳人纖維不僅可以調控臟器的生理性功能,且可感受傷害性刺激從而介導疼痛;第三類器官包括食管、結腸、直腸和膀胱等,它們既可產生非痛感覺(如膀胱排尿感和直腸排便感),還可感受傷害性擴張所引起的痛覺,此類器官易施加刺激且便於實驗操作。內臟器官分佈着不同的痛覺傳人纖維,介導內臟痛的感受器一般認爲是一些遊離神經末梢。根據其對刺激的電生理反應特點和所在部位的不同,內臟痛的感受器分爲黏膜感受器、肌感受器和漿膜感受器。

內臟痛的特點有:①感覺模糊,定位不明確;②常伴隨牽涉痛;③常伴隨運動和/或自主性運動反射;④持續性內臟痛可引發痛覺過敏。FGID或CP出現病理性疼痛通常伴有內臟痛覺過敏和痛閾降低。痛閾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異常的傷害性反應在初級傳人纖維(外周敏化)及脊髓和大腦(中樞敏化)引起外周神經或中樞神經可塑性變化;由於痛閾降低,因此不管是傷害性還是非傷害性刺激均可引起FGID或CP患者長時間的、程度不同的內臟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質量。

內臟傳入的中樞通路

1腦幹的內臟信息傳導通路

迷走神經早已被證實與傷害性信息的傳遞有關。位於腦幹的孤束核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NST)除接受味覺信息傳人外,還廣泛接受舌咽、迷走神經的初級傳人投射,此外NST還被證實是接受隨舌咽、迷走兩對腦神經傳人的內臟、心血管傷害性信息的二級神經元所在地。腦橋臂旁核是內臟感覺傳遞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中繼核團,它來自NST的纖維投射於臂旁外側核的各亞核。NST與臂旁核在解剖學和電生理學上有廣泛的纖維聯繫。有實驗表明腦橋臂旁核除了接受NST的內臟信息傳人外,可能還直接接受來自脊髓及三叉神經感覺核羣的傳人投射。

目前有關於臂旁核和丘腦之間的投射關係也有較深入的研究。經臂旁核中繼的來自NST的味覺傳人纖維主要終止於丘腦腹後核的小細胞部,而其他的一般內臟傳人纖維則主要終止於丘腦腹基底核的外側部。除此之外,臂旁核還向前腦的幾個核廚(下丘腦和杏仁核等)發出纖維聯繫,電刺激臂旁核可引起此二核團的e-Fos表達,進一步說明內臟傳人中樞通路較軀體傳人中樞通路需經過更多層次的中繼部位。

2島葉與內臟信息傳遞

島葉已被電生理學研究證實參與內臟信息的傳遞。根據Cechetto和Saper的研究,島葉可分爲3個感覺區:即味覺傳人主要終止於吻側島葉的去顆粒部,此區的輕微損傷即可導致一定程度的味覺障礙;一般性的內臟傳人主要終止於後顆粒部,胃腸道機械性感受器的激活可引起此區神經元電活動的強烈發放;心肺反應性神經元位於島葉的最尾側部。利用辣根過氧化酶追蹤技術也證實島葉與丘腦腹基底核之間確實存在着纖維聯繫。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島葉與內臟信息有聯繫,但它是否與內臟傷害性信息的感知有關,是否與前述的兩類傳導通路有直接的聯繫以及是否代表了內臟信息上行傳遞的最高中樞,尚有待於進一步深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