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傳統文化

佤族共有多少支系?其支系又有啥歷史

欄目: 傳統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05W

佤族是居於中國西南邊疆的一個古老民族。據1990年統計佤族人口爲35.19萬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耿馬、瀾滄、雙江、鎮康、永德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騰衝、昌寧、景東、普洱等縣。其主要居住區位於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怒江山脈南段的舒展地帶。這裏山嶺連綿,平壩極少,故稱爲“阿佤山”,古稱“葫蘆國”(清朝《文獻通考·四裔考》)。西盟縣和滄源縣爲佤族自治縣,孟連、雙江、耿馬爲佤族與其他民族聯合組成的自治縣。

佤族共有多少支系?其支系又有啥歷史

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大致可分爲佤、勒佤和布饒三個方言。新中國建立前,部分佤族地區使用以拉丁字母拼音的佤文,但其字母不完善;1957年用拉丁字母設計了一套完整的佤文字母方案,現正在推廣使用。

佤族自稱和各支系有聯繫,主要有“佤”、“烏”、“勒佤”、“艾佤”、“阿臥”、“拉佤”、“佤奴姆”、“佤崩”、“阿佤萊”、“佤固德”、“阿佤”、“臘”、“究臘”、“貢臘”、“布饒”、“巴敖”、“布牢”等23種稱謂。這些稱謂,有些雖源於本民族自稱,但往往附加上些貶義性詞語,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大多數佤族人民的意願,經國務院批准,統稱爲佤族。

佤族支系,根據本民族自稱、歷史傳說、氏族譜系,以及服飾文化等諸因素,可分爲六至七個支系,它們是勒佤、布饒、佤、臘、佤崩、佤固德、恩人和宋人等。

勒佤:居住在西盟縣及阿佤山腹地;布饒人:其分佈廣泛,主要居於瀾滄、雙江、耿馬、普洱等縣,這部分人保留“濮(蒲)”人的稱謂,可能屬古代“濮”人的直接後裔;佤:居住在永德、鎮康一帶;臘人:班老、班洪、龍誇、曼相一帶佤族自稱爲臘或“究臘”;佤崩:又稱“阿佤萊”,他們原住在薩爾溫江以西,100多年前遷居西盟山,其祖先居住在“孟卯浩發”(大理保山)時期與德昂族同屬一個支系。

佤固德:翁嘎科佤族自稱爲“佤族德”,其祖先居住在緬甸、泰國時,與桑倒人同屬一個支系;恩人和宋人:又自稱爲“貢恩”與“貢宋”,據說在景棟時,他們與瀾滄芒堆的布饒(魏氏與田氏)同屬一個支系,後來被撣族打敗了,分路出逃,他們的兩個祖先達恩與達宋留在景棟山區,故至今自稱爲恩人和宋人。

阿佤山區的山脈走向自北向南逐漸低緩,境內主要的大山有照房山、回汗山、四排山、窩坎山、芒告山等,諸山構成了瀾滄江和薩爾溫江的分水嶺。這裏山谷縱橫交錯,構成數十條大小河流,其中流入瀾滄江的較大河流有:勐董河、拉勐河、小黑江、黑河、南覽河和南壘河;流入薩爾溫江的河流有:南汀河、芒庫河、南滾河、南瑪河、庫杏河、南康河、南錫河和南卡江。

阿佤山屬亞熱帶地區,地勢複雜,海拔高低差別大,最高海拔2900米以上,最低爲700米左右,因而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最高氣溫達40℃,最低到0℃,常年雨量爲1500-3000毫米,其中80-95%的雨量降於5月下旬至10月底,這期間,人們稱之爲雨季,其他月份爲旱季。土壤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亞高山灌叢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個土類,12個亞類,28個土屬,44個土種。

佤族居住地區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野生亞洲象、孟加拉虎、金錢豹、長臂猿、灰葉猴、蜂猴、羚羊、蟒蛇、眼鏡蛇、巨蜥、孔雀、犀鳥、翡胸鸚鵡、白鷳、太陽鳥等上百種鳥獸。

植物資源有70多科,150多屬,300多種。其中列爲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20多種,澱粉植物15種,油料植物20多種,樹脂植物7種,糧食作物有237種秈稻和粳稻,以及上百種玉米和14種麥類,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薑、辣椒、棉花、菸草等等和各種蔬菜,經濟林木有茶葉、紫膠樹、橡膠、油桐和水果等等。藥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種。

阿佤山區地下礦藏也極爲豐富,這裏的銀礦在明末清初就已開採,其中著名的茂隆銀礦,是石屏漢人吳尚賢從內地帶來一批漢族民衆與當地佤族聯合開採的,在當時不僅促進國家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加強了佤族人民與內地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