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戰史風雲

最帥氣的抗日名將蔣光鼐 重創日軍使其四易主帥

欄目: 戰史風雲 / 發佈於: / 人氣:2.11W

抗戰初期,有一名國軍上將,率部重創日軍使其九次增兵四易主帥,大振國人雄威,使國內外輿論爲之譁然。這位赫赫威名的抗日名將,就是時任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總指揮的蔣光鼐。其時,十九路軍孤軍奮戰的頑強精神受到上海民衆及全國人民的擁戴。上海街頭出現了十九路軍抗日火柴、光鼐牌香菸;著名畫家蔣兆和在火線上爲蔣光鼐、蔡廷鍇所畫的油畫肖像,被大量印刷、到處張貼,高舉在遊行聲援的羣衆手上……

最帥氣的抗日名將蔣光鼐 重創日軍使其四易主帥

1888年12月17日,蔣光鼐出生於廣東省東莞縣(今東莞市)虎門南柵鄉桐園坊的一個書香世家。1904年,蔣光鼐以優異的成績爲東莞師範學堂錄取,後又先後就讀廣州陸軍國小、南京第四陸軍中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加入了同盟會,參加了黃興領導的收復漢口的戰役與討袁護國軍,後又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的東征與北伐。

蔣光鼐的人生頂峯,是他領導了震驚中外的淞滬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企圖侵佔上海作爲繼續侵略中國的基地。南京國民黨政府繼續執行不抵抗政策。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指揮下,奮起抵抗,對敵予以迎頭痛擊,著名的淞滬抗戰由此開始。

戰前,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慷慨動員:“我國自甲午戰敗以來,已不敢作對外之戰爭,帝國主義者予取予求,我則俯首退讓;帝國主義者長驅直入,我則望風而逃。國人皆勇於私鬥而怯於公戰,此帝國主義日益張牙舞爪而國民悲憤不可抑也。從物質而言,我遠不如敵,但我們有萬衆一心的精誠,就可以打開一條必勝之路。”並向全軍發出密令:如日本軍隊確實向我駐地攻擊時,應全力以赴,奮起反擊。

1932 年1月28日夜11時,日軍向閘北駐軍發起了進攻。日海軍陸戰隊數千人,分佈在虹口租界和黃浦江上,由海軍第一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指揮,分三路突襲,攻佔了天通庵車站和北站。我駐軍奮起抵抗。1月29日,《第十九路軍爲日軍犯境通電》發出,電文義正辭嚴:“光鼐等分屬軍人,唯知正當防衛,捍患守土,是其天職,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爲救國保種而抵抗,雖犧牲至一人一彈,決不退縮,以喪失中華民國軍人之人格。”

2月1日,蔣光鼐親臨閘北前線指揮作戰,多次擊退日軍。戰火雖經一個星期,始終在閘北範圍進行,日寇進攻沒有任何進展。4日,日軍又發動了總攻,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十九路軍在包圍並殲滅日軍一個聯隊後,乘勝追擊,發起反攻,最終完全粉碎了日軍的總攻擊。這是我軍的首次勝利,也是敗軍的首次換將,艦隊司令鹽澤幸一被免職,調回日本。

殘酷的戰爭一直在繼續。2月10日,蔣光鼐在向國民政府的報告中表示:“敵增兵已到,大戰在即,誓拼犧牲與敵一決!”13日清晨,日軍向十九路軍發起總攻。雙方的戰鬥異常激烈,並展開數度殘酷的肉搏戰,最後迫使敵主力潰退。由於十九路軍的戰績,迫使日軍再次易帥,日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朗交權下臺。2月14日下午,蔣光鼐電告何應欽:“我雖欲求和,而日寇決無誠意,爲民族生存,國家體面,只有決心一戰。”16日,張治中所率第五軍全部抵滬,增加了我軍的力量。後幾天,守軍以第五軍爲左翼,第十九路軍爲右翼,密切配合,經反覆爭奪,使我方陣地轉危爲安,收復了失去的陣地,並給日寇以重創。日軍被迫第三次換帥。

連續的失敗使日軍威信掃地,日本政府決定再次增兵,並派遣前田國內閣的陸軍大臣白川義則大將代替植田擔任統帥,兵力增至六七萬人。而中國方面,連續作戰已將近一個月,十九軍傷亡已達5000人;第五軍傷亡亦達3000人。士兵白天戰鬥,夜間修工事,日夜不得休息,急需增援。由於從1931年10月以來中央一直欠發軍餉,使十九路軍裝備嚴重不足。剛剛開戰時,從南方來到上海的十九路軍士兵都只穿單衣。當《申報》刊出“前方將士無禦寒”的消息,各地就發起趕製征衣活動,五天內收到捐贈全新棉衣三萬餘套,棉被二千餘條。各界民衆慷慨解囊,現金、食品、藥物等源源不斷送達十九路軍。蔣光鼐在《十九路軍抗日血戰史》序言中曾感動的說:“淞滬之役,我軍得民衆莫大幫助,近者簞食壺漿,遠者輪財捐助,慰勞獎飭,永不敢忘。此同仇敵愾之心,使吾人感奮欲涕。”

然而,當十九路軍向軍政部領取軍餉時,他們居然說十九路軍得到海內外同胞的捐獻應當交公,軍餉應從示交分款中扣除。在援兵問題上,軍政部的態度和軍餉一樣,雖然蔣光鼐曾多次要求增兵,卻始終沒有結果。蔣介石的這種做法激起了國民黨內人士的憤怒,馮玉祥在國民黨中央全會上學面斥平蔣介石說:“若不趕快快定派出多數的軍隊援助他們,那就是害國殃民!”陳友仁說:“有這們不怕死的軍隊,又有這樣慷慨好義的人民,政府不想收復失地,假若把這個機會失去,軍心民心全失掉了。”于右任也責問蔣介石:“爲什麼到了今天國難這樣嚴重,反倒不下決心呢?”但是國民黨當局依然置若罔聞。

3月1日清晨,日軍三萬餘人趁瀏河守軍已調正面增援,兵力單薄之機,強行登陸,至瀏河淪於敵手,直接威脅我軍側背。下午,中央陣線也被突破。由於預備隊已全部用盡,無法應付登陸之敵。下午4時,登陸日軍已進佔浮橋,大有切斷無軍退路之勢。蔣光鼐仍令部隊拼死抵抗,希望上官雲相師能即刻投入左翼,驅逐日方登陸部隊,以使正面戰線得以維護,然而上官雲相師卻始終按兵不動。至晚八時,我方因援絕兵盡,全線動搖。蔣光鼐不得已,立即擬定了周密的退守第二防線的具體撤退計劃,召集蔡、張二軍長到南翔會商,氣氛極其悲壯。當晚11時,蔣光鼐含淚下達了全線撤退命令。

3月3日,國聯開會決定,中日雙方停止戰爭。歷時一個多月的淞滬抗戰宣佈結束。5月28日,在蘇州舉行淞滬抗戰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各界人士和羣衆四萬多人蔘加了大會,羣情悲壯,輓聯如林,蔣光鼐念及數月來所思所感,凝悲憤於筆端,揮毫親撰一聯:自衛乃天賦人權,三萬衆慷慨登陴,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石爛海枯猶此志;相約以血湔國恥,四十日見危授命,吾率君等出,不率其入,椒漿桂酒有餘哀。

在這次淞滬抗戰中,蔣光鼐率領的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以誓死犧牲的精神,組織敢死隊與敵白刃肉搏數十次,在閘北、江灣、吳淞、曹家橋、廟行、瀏河、八字橋一帶展開了多次戰役,予敵以重創。十九路軍的英勇抗戰,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爲以後的全面抗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蔣光鼐長相英俊,被時人譽爲“最帥氣的抗日名將”。

淞滬抗戰後,蔣光鼐調福建任省主席兼綏靖公署主任。1933年與李濟深、陳銘樞、蔡廷鍇等發動反蔣政變,任“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財政部長,失敗後去香港。1935年聯合十九路軍將領通電反蔣,主張聯共抗日。1946年參與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蔣光鼐歷任紡織工業部部長,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