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四對策消暑不生病

欄目: 健康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1.3W

夏季到了,炎熱的天氣讓人感到不舒服。怎樣才能消暑降溫而又不傷身體呢?今天小編交個大家一下夏季養生消暑的妙招。

四對策消暑不生病

酷暑正當頭,許多人出現流汗過多、頭暈、腸胃不適的“傷暑”症狀。坊間也出現各種“消暑”方法。然而,如果方法不對,非但不能去暑,還可能因而傷身。

對策一 吹冷氣要聰明吹

專家說,中醫師並不是主張不要吹冷氣,而是應該有正確的因應方法。比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進出冷氣房就要小心,因爲他們的血管長期彈性不足,進出室內外的溫差懸殊,很容易因爲應變​​不足而出現腦溢血(由熱到冷讓血管收縮太快),以及腦栓塞(由冷到熱讓血管擴張不及)。

所以待冷氣房需講究:

1、溫度設定在攝氏26~27度左右(可用電扇維持恆溫)。

2、如果辦公室空調溫度設定很低,寒氣憋在體內,會引發冷氣病,最好多喝熱水提高體溫,也可避免人體脫水。

3、要在室內放一盆水,以免人體在空調系統中不知不覺被“脫水”,並且天天換水,以免放太久易滋生細菌。

4、避免在冷氣房中運動。邱榮鵬指出,在冷氣房運動、大出汗,打開的毛孔易將風寒(邪)引入體內而造成感冒。

最好選在上班之前(約早上6點),或下班之後(晚上5、6點),太陽沒有直曬,天氣不會太熱的時候,稍微運動一下,讓身體微出汗就好。最好只到公園走走,不適合做非常劇烈、容易大出汗的運動,專家建議。

5、不過中醫師們都一再叮嚀,冷氣最好還是別吹太久,否則汗腺調節容易出問題,驟然走向炎熱戶外時,身體無法正常排汗散熱,就有可能中暑。

6、爲了喚醒中樞神經的正常運作,常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應該時常站起來動一動,且不要頻繁地進出冷氣房與非冷氣房之間,專家提醒。

不太會流汗的人可以吃一些姜,或是加蔥白一起煮水喝,讓身體調節趨向正常,專家建議。

對策二 吃對時間與方法

坊間也有人在談該吃什麼可降暑,但專家認爲,只要多吃點寒涼的瓜果,並且在減少能量的前提下,人體自然會覺得涼下來。

專家認爲吃一些滋陰的方劑,讓體內的“陰液”足夠,不怕被“蒸乾”,反而能有“不怕熱”的感覺。

究竟該不該吃冰?專家說,其實中醫不是叫大家完全忌口,而是要看時間、地點及方法。比方急症發作期如氣喘或咳嗽時,最好不要吃冰。

還要看吃的方法。專家提議“口含冰塊”,因爲冰塊是慢慢溶化,降溫速度不會太快,也較能持續長久。並且吃冰前可以先吃點薑片,以保護胃壁。

外在環境的因素也要考慮,如果是大熱天的室外,可以多喝一些退了冰的涼水,調節溫度讓身體達到恆溫狀態。如果是待在冷氣房中,就不適合再吃冰冷的東西了,專家說。

冰淇淋的問題比較多,它雖會短暫令人感覺喉頭、食道一陣涼意,但後續卻需要耗損身體更多能量來代謝高糖,非常不好。

時間也要講究。醫師建議想吃冰卻不想造成身體太大負擔的民衆,可以選在正午吃。

對策三 抗暑,也要“除溼”

出汗後如果沒有馬上擦乾,會停留在體表形成“溼邪”,阻礙汗水從皮膚裏排出,令人感覺更熱。而如果吃太多寒涼冰冷的食物,會影響腸胃的正常運作,讓體內的溼氣排不出去而更溼。

對策四 消暑,更重養心

中醫理論講的“心”,主管中樞神經、心臟血管以及情智系統,討論範圍比西醫理論所討論的還要大。

中醫講“心主神明”,就是情緒上的控制,所以心靜就會自然涼。

然而他也坦言,在炎炎夏日,光靠“心靜”恐怕效果不大,因爲溫度會令人不舒服或覺得煩燥。所以他認爲養心首先要“陰液充足”,不管外在熱度如何改變,心都很容易靜得下來。

養心的另一個層次,是避免“心陽虛”及“心氣虛”的發生。韓豐隆解釋,中醫理論認爲“汗爲心之液”,如果大量出汗,容易傷到“心氣”,並且產生“心氣虛”的現象。

此時,可以多吃一點“補氣養陰”的方子或藥材,像具有益氣、生津、煞陰止汗功能的生脈飲(黨蔘、西洋參或玉竹、麥門冬、五味子),但不適合吃人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