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5多5少 養出最棒健體

欄目: 養生保健 / 發佈於: / 人氣:2.19W

隨着秋季的到來,天氣也開始慢慢的變涼,並且也變得越來越乾燥,這個季節里人們經常會出現頭暈、頭痛、感冒、咳嗽的現象,很多人在這個季節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沒關係,小編來告訴您的養生的5多5少原則以及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並且還教您如何預防秋燥,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5多5少 養出最棒健體

養生的5多5少原則

秋季的到來,很多的身體就開始出現一些輕微的變化,也會伴有很多不適的感覺,尤其是人身體的免疫力下降,這就讓很多的身體虛弱,沒精打采,並且還有的人老是生病,那麼秋季的我們該如何養好自己的身體呢?

原則一:“五多”

一、多喝水

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因此成人每天必須攝取大約2000~2500毫升的水分。

二、多吃溫食

要吃些溫食。初秋時節,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

在這個秋季,我們一定要記住少吃涼性的食物,因爲本來在這個季節的天氣就是忽冷忽熱的,多吃一些溫性的食物,可以舒緩一下自己的胃部,保護好胃部,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抵抗力。

《本草經疏》譽粳米爲“五穀之長,人相須賴以爲命者也”。《隨息居飲食譜》謂:“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飯爲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症,以濃米飲代蔘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三、多休息

熬夜加班、上網絡或享受夜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熬夜會導致睡眠不足,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因此該睡覺的時候要睡覺,該起牀的時候就要起牀,順應人體的生理時鐘,充分的睡眠和作息,才能保持身體的免疫力,對抗病毒!

四、多運動

每天至少做三十分鐘的有氧運動,例如:步行、游泳或騎腳踏車等,擁有保持健康的身體,維持理想的體重,纔能有充沛的活力對抗病毒喔!

五、多吃7大除秋燥食物

1、大棗:寧心安神抗過敏

我們生活中吃的大棗都是可以達到一定的寧心安神以及益智健腦的作用的,還可以增強人的食慾,並且對於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療效,並且大棗還可以預防高血壓以及骨質疏鬆的出現,女性如果貧血的話,吃大棗也是很多的選擇。

2、菊花:祛燥潤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風平肝,清心除煩,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3、紅薯:預防癌症助排毒

紅薯被評價爲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預防癌症、防止便祕、減肥的功效,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

4、核桃:溫肺定喘又補腦

核桃是補腦的最佳食品,亦是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的食療品,對腎虛、尿頻、咳嗽等症有很好療效。常吃核桃,能夠頭腦清晰、耳聰目明。

5、板栗:補脾健胃養元氣

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稱,既可以補脾健胃,又能夠補腎強筋,還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秋季節,每天吃幾顆栗子,有利於補養元氣,強壯腎氣。

6、香蕉:養陰潤燥排毒好

香蕉性寒,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其軟糯的口感對胃腸道沒有刺激,還能保護胃黏膜;此外,香蕉中含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物質,可以抑制血壓的升高。

7、秋梨:生津清熱解秋燥

中醫一直把梨作爲治療“秋燥”的良藥,主要是因爲它味甘、性涼,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每天堅持吃上2個梨,就能有效地減少“秋燥”的症狀。

原則二:“五少”

一、少辛多酸

少吃辛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肝五味主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可選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二、少穿衣,牢記“春捂秋凍”

立秋時節,天氣驟然變涼,公衆着裝還要謹記“春捂秋凍”。秋季天氣驟然變涼,這時候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寒冷,於是就有一些人急急忙忙地將厚衣服穿在身上,其實這種方式並不是好的養生之道。

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津內蓄,陽氣內收”的需要,適當地凍一凍。專家說,因爲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增加皮膚的血流量,使皮膚代謝加快,機體耐寒能力增強。

另外,晚秋天氣較涼,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嚴,避免過多出汗,使陰精耗傷、陽氣外泄。但也不能凍得打寒戰,這樣不但不能增強抵抗力,反而會被凍出病來。

在秋裝的選擇上,款式以寬鬆爲好,衣料以柔軟下垂或棉布料爲好。穿薄而多層套裝的,比穿厚而單層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

注意:“秋凍”也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在進入深秋時就要注意保暖。保健專家表示,“秋凍”不僅表現於未寒不忙添衣上,還可引申爲秋季的一種養生法則。

例如睡覺時不要蓋得太多,以免出汗。尤其是冷水浴,是符合“秋凍”的養生法則,應長期堅持。

三、少吃甜食

甜食會影響到白血球的製造與活動,降低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不要因爲一時的口腹之慾而賭上健康,這是非常划不來的!

四、少油脂

吃東西太油,尤其攝取太多不良脂肪,會妨礙免疫的能力,使體內免疫細胞變得慵懶,而無法發揮功能。建議減少烹調用油量及高脂肪、高鹽的攝取,尤其油炸的東西和肥肉儘量少吃。

五、少喝酒

喝酒會嚴重的減弱各種免疫細胞的正常功能,同時也會影響肝臟以及胰臟的機能。除了酒之外,煙、咖啡、毒品等,不但會降低人體免疫力,還對人體有害,因此拒絕與這些東西往來是上上之策。

醫學證明,吸菸時人體血管容易發生痙攣,局部器官血液供應減少,營養素和氧氣供給減少,尤其是呼吸道黏膜得不到氧氣和養料供給,抗病能力也就隨之下降。

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健康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爲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還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這對護肝益肺是大有好處的。

2、調理脾胃

立秋之後應儘量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謹慎。夏秋之交,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熱、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3、預防秋乏

俗語說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爲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但要注意循序漸進;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如何預防秋燥

秋天雨水較少,天氣乾爽,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中醫認爲,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乾燥症”,比如皮膚乾燥,多有咳嗽。

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蓮、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5、預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發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牀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7、加強鍛鍊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鍊,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鍊,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於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後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入秋之後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9、適時進補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提倡食補。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爲主,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這些食物與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10、注意養陰

秋季天氣乾燥,秋季養生要注意養陰。秋天養陰,第一,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氣,秋季我們要多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公園,這都有助於養陰。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過多會損人體之“陰”,因此,秋季鍛鍊要適度。

結語:秋季的來臨,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問題,不管是小的頭痛頭暈還是血壓升高或是發燒等,都是會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以及工作的,所以秋季養生的5多5少原則還是很有必要學習的,並且看了小編的介紹您也應該學到不少的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了吧,那小編希望您把學到的分享給您身邊的小夥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