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休閒 > 世界之最

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 曾侯乙墓銅編鐘共六十四件

欄目: 世界之最 / 發佈於: / 人氣:2.79W

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是什麼鍾?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爲“稀世珍寶”。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等相關內容。

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 曾侯乙墓銅編鐘共六十四件

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爲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

1978年在湖北省*州市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內,出土了非常完整的全套銅編鐘,共六十四件,這不僅是我國考古工作中第一次發現,也是世界上所罕見,已成爲世界上的奇蹟之一。在曾侯乙墓中室的編鐘出土時分三層懸掛在鍾架上。鈕鍾掛在上層,分三組:甬鍾窪在中、下層,分別爲三組和兩組,都依大小次第排列。鑄掛在下層甬鍾之間。鍾架近旁還放着演奏工具:用於敲鐘的六個丁字形彩繪木槌和用於撞鐘的兩根彩繪長木棒。

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 曾侯乙墓銅編鐘共六十四件 第2張

鈕鍾十九件,長方鈕,無枚,也沒有紋飾。鈕鈴都有銘文,除第三組外,都錯金。內容爲音律和音階名稱。最大的通高39.9釐米,重11.4公斤。最小的通高20.4釐米,重2.4公斤。

甬鍾四十五件,都是長甬有鼻.下層甬鐘的甬錯嵌紅銅花紋,其他部位的紋飾都是浮雕的相互盤繞的龍。如篆帶和舞部,羣龍首尾交錯;鼓面的正中爲界,兩邊各有幾條龍對稱盤繞。甬鍾都有錯金銘文,也都是刻着音律和音階名稱?最大的一件雨鍾通高153.4釐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通高37.3釐米,重8.3公斤。

縛一件,鈕作龍和夔龍成雙對峙,篆、舞部和鼓面紋飾與甬鍾同。正面鉦韶有銘文三行,內容與甬鍾鈕鍾銘文完全不同,是記此鑄系楚惠王送給曾侯乙的。傳髙的.5釐米,重134.8公斤。

懸掛編鐘的鐘架,銅木結構,沿墓內中室南部和西壁放置,嵌接成曲尺形。南架長米,高2.73米,西架長7.48米,高2.65米。橫樑爲長方木,分別用兩根圓木柱支託。上、下層的橫樑各用六個青銅佩劍武士用頭和雙手承頂橫樑。下層銅人固定在一直徑80釐米,髙35釐米的雕龍銅圓座上。銅人連詞底座每個S三百多公斤。鍾架結構十分牢固,雖承受重達二千五百多公斤的全套編鐘,歷肘兩千多年/也沒有坍塌w幾乎所有甬鐘的掛件及其所在的橫樑部位都刻有音律和音階名稱,規定了編鐘應懸掛的位置。

出土過程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這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頂層僅差80釐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會永遠不復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乾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鐘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

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半八度,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結構特點

中國最整齊的全套銅編鐘 曾侯乙墓銅編鐘共六十四件 第3張

春秋戰國時期編鐘風靡一時,和其它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爲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這套編鐘出自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國君,同期出土的還有其它樂器近百件。曾侯乙編鐘數量巨大,完整無缺。按大小和音高爲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