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人羣 > 學生保健

陪孩子走出青春期早熟風暴

欄目: 學生保健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心理學家發現,成人的言語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事物的認知,早熟的孩子尤其敏銳,把小孩子正向成長的父母可以做什麼?如何與早熟的孩子溝通,許多父母傷透腦筋,甚至想推給學校,認爲老師比較懂如何教。其實,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基本,從飲食作息到溝通相處,在生活中落實,爲步入青春期打好基礎,父母的角色相當關鍵。

陪孩子走出青春期早熟風暴

少吃含有生長激素的營養品有些父母看到其它孩子體格高大,就會絞盡腦汁買各種補品,企圖‘輸人不輸陣’。

但是有的產品含有促進生長的激素,吃太多反而‘補到束起來(臺灣俚語),’許薰惠建議父母給孩子吃自然界的蔬菜魚肉,均衡飲食就足夠了,小孩的腎臟功能有限,任何營養素過多都不好。

除了自然均衡的飲食,正常睡眠也很重要。生長激素通常在運動和睡眠期間大量分泌,俗語說‘囝仔ㄛㄛ困,一暝大一?’,就是這個道理。‘在國外,晚上八、九點只有少數兒童在外遊蕩,臺灣的小孩很奇怪,總跟着父母晚睡,’許薰惠認爲小學生很早要上學去,在至少8小時的睡眠才充足的前提下,最好10點以前入睡。

肥胖學童的治療對策根據研究,較胖的孩子發育也較早,除了要適應身體上的改變、第二性徵提早出現,在心理上也易自卑、上體育課跑步容易喘、膽固醇和血膽固醇偏高。

肥胖兒童需減肥,但策略要稍保守,如果靠藥物減肥,會影響生長髮育,反而長不高,心理不平衡。‘父母千萬不要因爲心疼孩子,拿自己的減肥方式硬套在孩子身上,’臺大家醫科醫師黃國晉說。

除了均衡飲食,‘最好多運動,只要往上長高就可以抵銷肥胖的程度,’黃國晉說,也不能像大人般整天算熱量,這階段的孩子需要足夠的熱量,‘父母少給高熱量的零食或炸雞漢堡就可以。’

成人需控制低油低脂肪的攝取,‘兒童不須太強調,因爲脂肪酸是成長必需品,’黃國晉建議父母依照孩子活動量設計飲食,活動量大的孩子可多攝取鈣質、鐵和蛋白質,吃素的孩子要多補充蛋奶素和維生素b12。

要依據心智年齡而非生理年齡性學專家林燕卿認爲,溝通程度視孩子的成熟度而定,‘以孩子的心智年齡而不是生理年齡對待。’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發育,但心態仍童稚時,就當還是小孩子,不要以外形的成熟而期望她表現出超齡的成熟行爲,這不公平。

同樣的,如果孩子已經上國中了,瘦瘦小小還沒發育,言行舉止卻又乖巧懂事像個小淑女,就要用這個年齡的方式相處,不要繼續當她是小女孩,童言童語溝通。

多給孩子一些空間父母經常難以接受孩子這麼快就進入青春叛逆期,認爲國小生仍應處於黏溺父母的階段,這種認知差距難免形成親子衝突。

父母應給孩子‘有監護之下的自主權,’市療兒童精神科主任林亮吟認爲,父母要當個細心的觀察家。當孩子需要人陪時,多陪伴他,當他想找其它同伴或獨處時,在適度的保護下容許他去。

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雷勒研究發現,11~13歲或更早熟的孩子的確需要多一些獨立的空間、適當的自由,‘但自由不能過多,反而滋生不安全感。’比如一起逛百貨公司時,可以答應孩子在cd店待久一點,但約好時間地點會合,與孩子保持彈性的距離。

認識孩子的大、小朋友父母工作再忙,也要多與孩子聊學校生活,抽空認識孩子的大小朋友,包括才藝班老師、同學、球隊教練或其它同儕的父母,瞭解孩子經常接觸的人,較能掌握孩子的內心世界。

尤其早熟孩子對性充滿好奇,當孩子生理急速變化之後,如果之前的互動基礎不夠,想窺探孩子內心世界,尤其與性有關的話題,很難。

一份公佈在美國公共衛生學會(apha)的研究說,孩子對性的態度極易受同儕影響,尤其會高估同儕的性行爲,甚至認爲自己也可以做。幸好這份研究也指出,如果父母能自在且親密地與孩子聊性,愈能防止孩子過早出現性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