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戰史風雲

抗戰初蔣介石斥英美等國 倒是蘇聯在幫助我們

欄目: 戰史風雲 / 發佈於: / 人氣:1.04W

1946年5月5日,南京城內一派節日氣氛:全城大街小巷飄揚着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到處懸掛着彩旗和五顏六色的橫幅標語。這天是國民政府舉行還都大典的日子。

抗戰初蔣介石斥英美等國 倒是蘇聯在幫助我們

國民政府是在1937年11月日本華中派遣軍兵分三路進攻南京的情況下遷都重慶的。17日,國防最高會議決定:爲長期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央黨部、國民政府遷至重慶辦公。20日,國民政府發表宣言,高度讚揚了各地將士的抗敵精神,揭露了日軍進逼南京的陰謀,堅決地表示,“此後將以最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戰鬥”,“國民政府茲爲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戰鬥起見,本日移駐重慶。”《中央日報》,1937年10月20日。26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部乘船抵達重慶;12月1日,國民政府在重慶開始辦公;7日,國民黨中央黨部也遷抵重慶。從這時起,重慶就成了國民政府的陪都。

1937年12月6日,正當汪精衛在漢口準備召開國防最高會議第54次常委會時,蔣介石在南京由宋美齡、端納陪同,舉行了外國記者招待會。會上,蔣介石十分激動,他對記者們說:“南京危機!保衛南京的戰事已經部署完成!”他揮臂高呼,聲色俱厲:

“我慶幸有個忠心耿耿、自告奮勇守衛南京的大將唐生智,唐將軍同進犯南京的日軍拼命!”

在回答了記者們的問題以後,蔣介石冷冷地反問:“你們是英美新聞記者,爲什麼對日本好多事情不說句公道話?日本飛機在蕪湖轟炸德和、大通兩艘英輪,連同難民一起擊沉,你們爲什麼不對日本攻擊?!”說着,他霍地立起:“日本炮兵又在蕪湖轟擊英艦飄蟲號,你們爲什麼不向日軍還擊?!”他把腳一跺:“倒是蘇聯在幫助我們!”

蔣介石從記者招待會來到唐生智司令部。他慷慨激昂:“這個仗我是要打下去的。人無分男女老幼,地無分東西南北,奮起抗戰!一直把日本驅逐(出)國境!所以,我命令唐總司令負衛戍南京之責,把十多萬隊伍交給他指揮。服從爲軍人之天職,希望你們同仇敵愾,萬衆一心,努力殺敵!”

說完,蔣介石要唐生智陪他到中山總理陵墓告別。

第二天(12月7日)凌晨5點多鐘,蔣介石乘敵機尚未出動的間隙,在一個小分隊飛機的保護下,乘美齡號專機,迎着凜冽的寒風,呼嘯着向武漢飛去……

南京,這座古老的都城,從范蠡建築越城算起,已有2400年左右的歷史。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加上南唐、明朝、太平天國,連同中華民國,共有十個朝代建都於此。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之後,南京空有“首都”虛名。

八年半過去了。飽經憂患的南京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無惡不作的日本侵略者燒殺淫掠、血洗南京的暴行,永遠不會忘記被日軍殘害的三十多萬骨肉同胞!永遠不會忘記獸性踐踏人性的恥辱!也永遠不會忘記在南京保衛戰中同日寇血戰一週、傷亡數萬的國民黨愛國官兵。現在,危難時刻被迫撤離這裏的政府要回來了。人們的心裏被酸、甜、苦、辣、鹹脹得滿滿的。

抗戰勝利後,在國民黨中發生過一場首都應設在北平還是南京之爭。蔣介石念及“國都爲國際觀瞻所繫,又是總理陵墓所在”,堅持仍然以南京爲首都。當然,從內心來說,他也是不願意離開其江浙基地的。

蔣介石早就盼着衣錦還都的這一天了。自從1945年5月在國民黨六大上進一步確定堅持一黨專政和反共政策以來,以四大家族爲代表的官僚資本就開始急劇膨脹。日本投降後,在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的資產賬上有9億美元的外匯和600萬兩黃金的蔣介石集團,又大發勝利財,加緊“接收”敵僞物資據國民黨青年遠征第208師政治部編印:《中國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輯錄》34頁所載,1945年9月至1946年上半年,國民黨政府共接收敵僞物資價值近6100億元。(人們稱之爲“去劫收”和“去劫搜”),敲詐勒索民衆財產,經濟實力日益雄厚;軍事上,除了有430萬人的軍隊以外,又接收了12832萬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第199-200頁。侵華日軍的武器裝備,還有美國在貸款、物資及海、空等軍事方面的大量援助;在國際上,有美國和蘇聯對他“統一中國”的支持。蔣介石躊躇滿志,決心抓緊行動,早日還都南京,把統治中心移到華中和華北一帶,以便做好發動全面內戰、武力統一全國的準備。爲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蔣介石的軍委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曾經佈置過一樁鮮爲人知、亦小快人心的“公案”:祕炸汪墳,焚屍棄灰。

1946年1月15日夜,在南京黃埔路陸軍總部會議廳裏,何應欽親自主持了一個只有南京市長馬超俊、陸軍總部工兵指揮官馬崇六、南京憲兵司令張鎮、陸軍總部參謀長蕭毅肅和陸軍七十四軍軍長邱維達幾個人參加的祕密會議。

何應欽首先要求與會者要“絕對保守祕密,不得向任何方面泄露”。他說:“委員長不久就要還都,汪精衛這個大漢奸的墳墓,居然葬在梅花山(即明孝陵南面植有梅樹林的小土山),和孫總理的陵墓並列一起,太不成樣兒。如不把它遷掉,委座還都看見了,一定要生氣。同時也有礙各方面的視聽。你們詳細研究一下,怎樣遷法,必須妥慎處理。”說完,何應欽即先行退席。蕭毅肅補充說:“總司令已經接到重慶指示,這個問題關係到國內和國際的視聽,限我們在十天之內處置好。”

21日,在馬崇六、馬超俊、邱維達等監督下,五十一師工兵營長李東陽等用150公斤“TNT”(烈性炸藥),先後炸開汪墳外層鋼筋混凝土和盛棺材的內窖。

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下邊,汪精衛屍身着僞政府文官禮服(藏青色長袍馬褂,頭戴禮帽,腰佩大綬),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些黑斑點,因用過防腐劑,一年又七十天的屍體尚未腐爛;馬褂口袋內有一張長約三寸的白紙條,上面是陳璧君的毛筆工書“魂兮歸來”四個字(61歲的汪精衛病死於日本時爲1944年11月10日16時20分)。除此以外,別無遺物。墳地連夜就平整好了,一點也看不出原來的痕跡;在清涼山火葬場,“只費了半個小時,棺材同屍體全部焚化,並沒有留存什麼”。

一度滿腔熱忱的革命者,頗有文采的詩人,窩窩囊囊地與蔣介石爭權奪利鬥了幾十年、亦曾替蔣介石捱過罵的政客、漢奸頭子汪精衛,最後就這樣的成全了蔣介石“漢賊不兩立”的美名。

半個月後,春光明媚,汪墳舊址已立起一座可供遊人休息的小亭。亭子南北各闢一條旁邊植有各種花木的小徑,周圍環境修整一新,景物全非。與中山陵的秀麗景色遙相映襯,頗爲宜人。

1946年春,蔣介石覺得以內戰爲主的各種準備已基本就緒,就積極準備還都南京。

4月23日,國民黨決定恢復設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作爲國民政府離開重慶後四川的最高統治機構,特派何應欽爲重慶行營主任,在何到任之前,由張羣代理。

24日,重慶舉行陪都各界歡送還都大會,蔣介石接受大會敬禮並簽名紀念冊。第二天,蔣介石偕四川省政府主席張羣飛成都巡視,並派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朱紹良任中央黨政軍機關留渝聯合辦事處主任,負責處理國民黨中央黨政軍機構陸續遷回南京期間一應善後事宜。

27日,蔣介石在成都發表《告別四川同胞》的講演,深情地向他稱之爲“第二故鄉”的四川道別。

28日,國民政府還都大典籌備委員會成立。兩天後,國民政府正式發佈命令,決定5月5日還都南京。國民政府選定5月5日舉行還都大典,因爲這天是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立廣州革命政府25週年紀念日,而且又是“五五憲草”(《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公佈10週年的日子。

蔣介石偕夫人於4月30日乘美齡號專機離開重慶。同日,美國駐華特使馬歇爾將軍及夫人也乘專機離渝,當天抵達南京。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其他官員也陸續趕到南京,還都大典的準備工作很快就緒。

蔣介石夫婦經西安、漢口稍作停留,於5月3日上午抵達南京時,“自飛機場至市內,市民夾道,肩摩踵接”。

5月5日上午8時,國民政府官員、軍隊將領和各界代表五千餘人陸續到達中山陵指定地點,八十餘名中外記者獲准前往採訪。

8時45分,蔣介石夫婦乘汽車抵達中山陵,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下了車。蔣介石身穿特級上將新陸軍制服,胸前佩戴五枚勳章,滿面春風。儘管在抗戰的大部分時間裏他是在西南大後方重慶度過的,但他畢竟是全國公認的中國海陸空軍大元帥和世界公認的中國戰區同盟軍最高統帥;雖然他對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的共產黨人老存戒心並製造過一些摩擦,但他畢竟堅持領導抗日了,特別是他始終沒有像他那蹩腳的“搭檔”汪精衛那樣去投降日本侵略者而充當漢奸賣國賊。這些,都爲還都大典上的他增添了不少光彩。

對於蔣介石來說,日本投降只是完成了“攘外”的任務,但“安內”的問題並未解決,這成了他長期以來的一大心病。九一八事變以來,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蔣介石一直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只是在西安事變發生後,在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下,他才被迫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他原以爲共產黨的軍事力量在抗日戰爭中會大大削弱甚至被日本人消滅,也好去掉他心中的這個隱患,但沒想到共產黨在8年抗戰中軍事力量卻有了極大的發展。日本投降時,共產黨正規軍居然發展到120萬人,另有民兵220萬,還建了佔有1億人口的19塊解放區,真不可思議!另外,蔣介石也沒有想到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主義竟然垮得這麼快,抗戰的勝利來得太突然了,以至於他來不及將置於大後方的軍隊調往東北、華北去搶奪抗戰勝利果實。

蔣介石急了,在他的美國朋友的授意和幫助下,一面施放“和談”煙幕,以迷惑共產黨和人民羣衆,欺騙國內外輿論;另一面抓緊調兵遣將,搶佔地盤。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頭腦十分清醒,對蔣介石來了個以談對談,以打對打。就這樣,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美軍就幫蔣介石把50萬人的部隊運到了內戰前線。

蔣介石認爲徹底解決“安內”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召開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公然撕毀政協決議,堅持一黨獨裁。

舉行還都大典的這一天,蔣介石一身戎裝,似乎是在向人們表明:我蔣某人隨時準備征戰,決心用武力統一中國。

蔣介石一手拄着柺杖,一手挽着夫人,拾級而上;文武官員分列左右,恭恭敬敬地站在石階上歡迎。

9時整,蔣介石夫婦到達陵寢頂層,慶祝國民政府還都暨廣州革命政府成立紀念典禮開始。蔣介石在鳴放101響禮炮聲中就位。唱國歌、獻花過後,由張道藩恭讀謁陵文告;繼而由蔣介石領着全體到會人員向孫中山遺像和抗戰陣亡國軍盟軍將士及死難同胞默哀3分鐘;接下來,蔣介石率中央常委、國府委員、各院部會負責人、國民參政會主席團代表,繞行孫中山陵寢一週;最後,由蔣介石致訓詞。

蔣介石說:“今日中正與我們同胞,仍能在首都相見,聚首一堂,這是何等欣慰,實在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紀念的一天。”針對共產黨的力量在東北發展的情況,蔣介石接着說:今日之遷都,“只能表示對日抗戰的結束,就是我們國民政府抗戰到底的國策,率領全體軍民同胞,犧牲奮鬥,得到的一個勝利。”但是,蔣介石的話鋒一轉,“我們今日瀋陽雖已收復,而東北整個的行政與主權的完整,還需要我們全國同胞爲國家爲民族精誠合作繼續地努力奮勉,來保持我們最後勝利光榮的戰果。”

鑑於國民黨的黨政官員、軍隊將領中腐敗情況嚴重,蔣介石在訓詞中敦促人民實行“禮義廉恥”,向預期的前途邁進。他說:“我今日對我們同胞特別提出幾個要求來使人們今後共同一致努力建國的方針,就是:一要戒浪費,二要尚節約,三要明禮義,四要知廉恥,五要負責任,六要守紀律。”“禮義廉恥,我和你們一樣要奉行!”

最後,蔣介石表示,決心“追隨全體同胞擁護國民政府,來建立三民主義統一獨立平等自由富強康樂的新中國”。當天晚上8時,蔣介石親自到廣播電臺,又把這篇訓詞向全國讀了一遍。

上午11時30分,首都各界人士在國民大會堂廣場舉行慶祝大會,“到會的民衆達兩萬多人”。美聯社南京(1946年5月)5日電:《南京慶祝還都典禮蔣主席發表演說》,載香港《華商報》1946年5月6日。

下午4時,蔣介石夫婦在國府禮堂舉行了茶會招待外賓,“在京各國大使全體出席,馬歇爾特使夫婦亦應請蒞止”。中央社南京(1946年5月)5日電訊稿,載香港《華商報》1946年5月6日。

爲慶祝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市政府讓全體公職人員放假一天,並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各娛樂場所全日半價開放,各影院放映宣傳片,各郵局加蓋紀念郵戳,空軍作飛行表演並散發傳單,《中央日報》出還都紀念特輯,各報出還都紀念特刊,國民黨元老、軍隊將領、社會名流紛紛在報刊上題詞紀念並致賀忱。

這天,全國各大城市都舉行了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人們渴望多年的抗戰勝利國府還都實現了。人們對蔣介石、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們能真正地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爲重,遵從人民意願,順乎時代潮流,儘快地着手建設,早日同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無黨派社會賢達聯合起來,帶領全國人民將中國建設成爲一個民主、安定、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但是,蔣介石控制下的國民黨的反共政策沒變,獨裁專制沒變,人們的善良願望落空了。《民國日報》在《慶祝國府還都》的社論中,極力誹謗“共產黨別具用心,稱兵作亂,攻城掠地,割據稱雄”,並氣勢洶洶地威脅共產黨要“懸崖勒馬”。言下之意:共產黨如果不聽話,國民黨就不客氣了。

事實上,蔣介石要消滅共產黨的決心早就下定了。在3月份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期間,他就做好了“關外大打”的部署,打響了向共產黨爭奪東北的戰鬥;到了5月底,“關內小打,關外大打”的局面就已經形成。

毫無疑問,“衣錦還都”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對人心的向背和自身的腐敗,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至於它那“熱熱鬧鬧”的景象背後所潛伏着的“敗象亡徵”和在反共的“春風得意”中必將馬失前蹄、一蹶不振,自然更是它所無法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