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野史祕聞

中國古代最奇葩制度 到大清康熙年間才被廢除

欄目: 野史祕聞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殉葬制度從殷商時期便開始到大清康熙年間才被廢除,經歷了幾千年,因這個制度而死的人不計其數,在很多關於商周時代的考古發現中,都會在帝王以及貴族墓穴中發現幾具女子的屍體,根據年齡判斷都是年輕女子,再從屍體各個方面研究,發現死亡原因竟是給帝王貴族殉葬!

中國古代最奇葩制度 到大清康熙年間才被廢除

殉葬制度堪稱中國古代最殘忍,最嚴酷,最血腥的制度,通常都是帝王駕死後由於捨不得寵愛的妃嬪,想讓她們永遠陪伴在自己身邊,於是殺掉她們陪葬,有被殺死或自殺陪葬的,也有活埋的。因爲這個殘忍制度的存在,不知結束了多少年輕、鮮活、無辜的生命,那些本該在世界上享受着美好與芬芳的年輕美麗的女子,卻只能永遠沉睡在冰冷黑暗的棺材中,不見天日。

比如,在一個古墓中發現在數百具“或坐或臥、亦猶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的女屍中,只有一具男屍,墓葬之奢靡令考古學家咋舌,經過多方面考證,最後考古學家們得出結論,這座華麗的墓的主人,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周幽王!

看來周幽王真的是好美色到了極點,連死都忘不了風流快活。

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社會可以說是進步了,但是視人命如草芥的殉葬制度非但沒有被取消,反而越來越在王公貴族中間盛行,朝代不斷更替,很多典章制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但是殘忍至極的殉葬制度,似乎已經成爲了一種歷代沿襲的習俗

秦始皇死後,其殉葬人數之多爲歷史罕見。秦二世爲了防止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們泄露有關秦始皇陵的祕密,便將他們至於死地,永遠留在墓葬中,工匠人數達萬計。

漢唐時期,殉葬制度沒有前代那麼流行了,他們通常實行的是陪葬制度,一些生前備受帝王欣賞的大臣或將軍,在死後陪葬在帝王陵的旁邊,這項殊榮可不是一般臣子能享受到的。有的大臣的主張在若干年後被後任帝王否定,還會把他們的墓遷離帝王陵。

宋代中後期,北方遊牧民族入住中原,他們沒有受到過儒家文化的薰陶,統治者和王公貴族多多少少保留着一些比較野蠻殘忍的習性,再加上他們一直有着人殉的傳統,因此,殉葬制度又在中原流行起來。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王朝,不可避免地實行了殉葬制度,成吉思汗死後,殉葬的美女也不計其數。

明朝,這個詭異而又黑暗的王朝,在各種監察制度,高度君主專制制度空前發展的同時,殉葬制度也得到了發展。從明太祖開始,到明英宗結束,明朝前期的殉葬制度可謂空前的殘忍,按朱元璋制定的規矩,後宮嬪妃但凡是沒有生養過的都要殉葬。哪個皇帝都不例外,包括以老實仁厚著稱的朱高熾,勤政愛民的朱瞻基,更別說朱元璋和朱棣二位了。

朱元璋是窮苦農民出身,早年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苦日子過來的,當然要好好享受享受皇帝的生活,雖說當皇帝的日子已經夠長了,但是國家大小事物都由他一個人處理,真的身心俱疲,所以,他想在死後真正地風流快活一回。能夠和朱元璋“同墓而眠”還不是每個後宮妃嬪都能享受到的“殊榮”,據考證,跟朱元璋合葬的妃嬪除了比朱元璋早死的馬皇后,只有成穆貴妃孫氏、寧妃郭氏,但是,不要天真地以爲其他後宮女子就可以保住性命,絕不是這樣,堂堂開國皇帝怎麼能就三位妃子就滿足了呢?

其餘的妃嬪在被迫自殺或者直接被殺死後,葬入朱元璋陵寢孝陵旁邊的陵墓。

關於明朝的殉葬制度,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悽美的故事:

民間有才女郭愛,嫁入明宣宗朱瞻基後宮只有二十幾天,朱瞻基便病逝了,至於郭愛有沒有被朱瞻基臨幸過,或者說她有沒有見過朱瞻基已經沒有人去研究,單說她的從死,真的十分動人。郭愛知道自己要殉葬,仿楚辭寫下了“絕命書”:“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悽悽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這段最美麗的年紀,雙親尚在,自己卻要爲一個根本毫不相干的人陪葬,多麼令人同情,令人唏噓感嘆!

殉葬制度斷斷續續地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直到康熙年間才被徹底廢除。這種視人命如草芥的制度之所以存在,拋開古代人們那種相信人的記憶能在陰間繼續保留的愚昧想法之外,有兩點原因:

一是帝王和貴族那無休止的慾望,他們生前覺得享受的不夠,想在陰間繼續過被美女環繞的日子。

二是男尊女卑的社會中,女子是男子的附屬品,特別是在深宮之中,她們的生命,有時沒有絲毫價值可言。

殉葬制度的廢除,是歷史的進步,從開始實行到被廢除,是對女性生命由踐踏到尊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