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杜聿明之所以會戰敗都是因爲蔣介石?無力迴天!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1.6W

杜聿明,一九零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於陝西省米脂縣,字光亭,著名抗日將領,他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曾畢業於黃埔軍校。他憑藉與西方化結合的戰術與蔣介石的信任寵愛,他的一生取得無數輝煌成就。

杜聿明之所以會戰敗都是因爲蔣介石?無力迴天!

但是同樣,因爲蔣介石,一九四九年一月九日,杜聿明帶領的軍隊在淮海戰役全軍覆沒,被人民解放軍所俘,後得特赦釋放,一九八一年五月七日病逝,爲他的生命畫上一個句點,享年77歲。

杜聿明進入黃埔軍校後,全身心投入軍校設置的軍事課程、戰術戰法等的學習

而且曾參加真刀真槍的討平廣州反動商團的衝殺,在黃埔軍校的經歷爲杜聿明的軍事生涯奠定基礎。

杜聿明三十六歲任第五軍軍長,率領部隊抗日,重創有着“鋼軍”稱號的日軍第五師團,三十九歲,任命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他的輝煌戰績基本都是在抗戰八年時期締造的,他獲得崑崙關大捷,殲寇四千餘人,雖然消滅敵人的數量雖不及薛嶽,但他所消滅的都是日本精銳部隊,這大大縮小日本戰鬥力,另外他手上有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坦克部隊,所以說,他的勝利,對中國陸軍的發展意義重大。

很多人都說:他成就非凡,離不開蔣介石,這位統一中國有功,守不住江山有罪的兩面人物。杜聿明是蔣公十二門徒最聽話的學生。當他接到蔣介石的電話時,他畢恭畢敬,惟其命不從,不管蔣介石的命令是對是錯。因爲聽話,他兩次將主力軍置於絕境,無逢生之力,損失慘重。

第一次是在遠征軍入緬作戰慘敗之時,杜聿明同時收到來自史迪威和蔣介石的兩方指示,前者要求撤退進入日本,後者要求撤退回國。杜聿明無從抉擇,但他想起出發之際請示蔣介石的一個問題“如果史迪威的命令不符合您的決策時,應如何辦?”蔣介石回答:“打電報向我請示之後再說。”因爲這句話,杜聿明選擇了蔣介石的指示,而這樣的做法到底是對是錯呢?

我想從孫立人率領的新三十八師的做法便可見證。杜聿明帶領的軍隊翻野人山回國,進山途中,重武器被全部炸掉,而且山上處境艱難,食物環境的問題都無法克服,官兵相繼死亡,屍橫遍野,滿目蒼涼。而相反,孫立人率領的軍隊安全撤退到印度,之後成爲駐印軍,幾乎無傷亡。

這一次,雖傷亡慘重,但杜聿明卻深受蔣介石信任,不但未曾得到處分,反而晉升成爲第五集團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

其中還有一次是杜聿明任命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二兵團司令官不久之後,奉命率領第二、十六、十三兵團增援濟南。而這次的增援明顯是解放軍的手段,杜聿明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所幸,在前進途中,便聽聞濟南淪陷的消息,杜聿明停止前往,這才避免了又一次損失的發生。

第二次發生於淮海戰役之時,正值黃百韜帶領的兵團失敗之際,杜聿明率領的部隊多次與解放軍交鋒,均已失敗而歸,已失去作戰的鬥氣和勇氣。杜聿明識明此時的兵隊已沒有與解放軍兵隊抗衡的能力,他提出“打則不走,走則不打”的作戰原則,即徐州是和解放軍決戰的最好的地方,沒有徐州就避免和解放軍接戰。

這句話對當時的處境百利而無一害,而且蔣介石當時也是滿口答應。而杜聿明也是選擇放棄徐州,避免與解放軍直接交戰,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蔣介石臨時的一紙空投信將杜聿明的永城撤退計劃打亂,轉而向濉溪口前進,與李延年兵團一起解決黃維兵團之圍。

這個決定也是杜聿明軍事生涯最後一個決定,最終,他也無力挽回全局,面對解放軍的全面進軍時,他萬念俱灰,勝王敗寇,他也“聽話”的成了共產黨的俘虜。

不曾知蔣介石所作決定的原因,但也不能只將錯誤歸於杜聿明的聽話,我相信杜聿明並非毫無原則性聽從蔣介石的話,這從歷史便可窺得一二。

一九六一年三月,杜聿明被任命爲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文史專員。於是,他積極撰寫文史資料,力求忠實地把過去的經歷記錄下來。

臨死時還不忘囑其妻率其子女爲祖國現代化繼續作出貢獻,甚至說:“盼在臺灣之同學、親友、同胞們以民族大義爲重,早日促成和平統一。”

歷史上慘重的損失從來都是各種因素決定的,不能由一個人承擔責任。總之,杜聿明在這段歷史是創造過奇蹟的人,他是我們的驕傲,他值得尊敬。無論是誰,只要是誰,在那個時代,只要是敢於肩負起抗戰責任的人,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