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解密革命黨爲何鬥不過北洋軍?都是缺錢惹得禍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8.82K

你方唱罷我登臺,歷經多年艱苦,終於找到外國勢力扶持的國民黨在蘇聯的幫助下北伐成功,結束了由北洋系操縱時局的局面,多年的小媳婦終於熬成了婆婆。國民黨的前身是推翻滿清的同盟會,經宋教仁改組變成了直至今日還活躍於中國政壇的國民黨——雖然國民黨在大陸失去了發言權,在臺灣前幾年也被壓制,但在矮子裏拔尖的臺灣政壇,國民黨還是又起身了。先說說同盟會,顧名思義,只要有反清志向的團體和個人都是同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在高呼民主共和但卻曲高和寡的孫公眼裏當然是最重要的道理——沒錢沒人,只有主義能夠推翻滿清嗎?理想是一碼事,但現實又是另一碼事,所以就跟共產黨一直提倡的統戰一樣,反清也得搞統戰,而同盟會就是統戰的產物。

解密革命黨爲何鬥不過北洋軍?都是缺錢惹得禍

但是雜交的政治集團畢竟不像雜交水稻一樣能夠優質地解決問題,搞統戰的同盟會人員複雜,龍蛇混雜,尤其是缺乏向心力,基本上各地各幹各的,缺乏必要的統一管理,弄得武昌事成之際,名義上的領袖孫中山居然還在國外宣傳他的主義。這樣一個鬆散缺乏明確政治方向的集團是當然缺乏戰鬥力,就算是推翻了滿清,也只能讓局勢導入後滿清時代,他缺乏改變社會結構,解決中國沉痾的實力。所以同盟會推翻了滿清——到底是誰推翻的,是同盟會功勞大還是袁世凱功勞大其實是值得推敲的——但是卻沒有能夠改變中國,除了剪了條辮子,其他的一切照舊,地方長官沒有變,實權人物也沒有變。

同盟會達到了同盟的目的——推翻滿清之後,人心渙散,失去了政治目標,組織名存實亡,於是理想主義者宋教仁決心對同盟會進行改組,他聯合其他一些中間政黨如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派共同組建了國民黨。醉心於政黨政治,並且確有其才的宋教仁試圖依靠政黨民主的方式來控制政權,當然,最終的結果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了,儘管作爲選舉工具的國民黨遭受了強權的打壓,但是作爲一個現代政黨的國民黨卻因此得以發展壯大。民國時期的中國,洋人在政治舞臺上扮演了裁決者的角色,但凡能最終成事的政治集團都必須得到洋人的支持。史家在評價武昌起義之後革命黨的裁軍舉措時通常將其當作資產階級軟弱妥協的例證,但是軍隊需要軍餉,連政府開銷都沒有的革命黨拿什麼養活軍隊?以前可以通過華僑籌款,但是現在既然滿清已經滅亡,還拿什麼理由去籌措款項?沒錢還談什麼?

那麼北洋軍閥的錢是哪來的呢?當然是向國外的貸款,其中最積極的當屬日本,袁世凱,段祺瑞,張作霖等人均是得到了日本的財政支持才得以應付消耗巨大的戰爭——但是,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借款所付出的通常是礦產的開發權和鐵路的建造權。孫公雖然爲了博得外國友人一笑費盡心力,什麼都願意談,但無奈其基礎太差,扶持成本太高,所以儘管孫中山很賣力,但還是毫無音信,到後來孫中山生氣了,便把不合作的洋人簽署的條約定性爲不平等條約,其實此不過爲譁衆取寵耳。國民黨真正具備逐鹿天下的資本是在得到了蘇聯的支持後,辦了黃埔軍校,有了自己的軍隊,然後纔有了縱橫天下的能力。至於蘇聯爲什麼會貌似無條件的支持國民黨,這是我們下文要探討的話題,這裏就不展開了。

好,閒言少敘,在簡單介紹了國民黨的發家史後,我們就要請出在民國時期國民黨內縱橫捭闔的頭面人物。首先是國父孫中山,作爲一個少有的得到國共兩黨共同承認的政治人物,孫中山一生可謂際遇坎坷,敗多勝少,但其一生不屈不撓,屢敗屢戰,旺盛的鬥志和勇氣堪稱第一。但是,對於孫中山的負面評價近來也有所擡頭,而筆者呢,對孫中山其實也無好感,用清廷戲謔孫中山的詞來說,就是大炮,名不副實。但是孫公並沒有交代後事,他死後,蔣介石,汪精衛和胡漢民各自爲陣開始爭奪國民黨內的頭把交椅,這個時候政壇上最本質的規則開始顯靈了,就是實力決定一切。

最終成爲國民黨首席的是蔣介石就是實力派典型,比起偶像派汪精衛,老戲骨胡漢民,蔣介石擁有其餘二人不具備的槍桿子——槍桿子裏出政權。儘管黨內另兩個人比蔣介石擁有更雄厚的政治資本,從威望,資歷上來講,胡漢民和汪精衛都強於蔣介石,蔣介石能脫穎而出就在於他擁有另兩個人所不擁有的軍事資本。蔣介石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了,但是在民國舞臺上,他和一生的對手毛澤東一樣是絕對的主角。就跟前輩孫中山敗給袁世凱一樣,蔣介石也敗給了毛澤東,所不同的是,孫中山敗於袁世凱是實力不濟,而蔣介石敗給毛澤東則是紙面實力以外的東西,這個將是本文日後重點探討的東西。汪精衛由於最終投日叛國,是一個基本被忽視的人物,而實質上,在孫中山逝世後,他的政治集團纔是正統,也得到國民黨內大多數政客的支持。胡漢民儘管也自成一派,但是年齡和性情所囿,最終行之匆匆,沒有能夠更多的在民國留下自己的足跡。

從軍事集團而言,國民黨內主要分爲蔣介石的黃埔軍,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閻錫山的晉系,以及從直係軍閥中蛻化出來的馮玉祥的西北軍。在早期,東北軍是這幾股勢力成敗的裁判,但是隨着西安事變,東北軍最終瓦解。一直能夠貫穿民國始末的只有黃埔軍,桂系和晉系,而三姓家奴,投機分子馮玉祥的西北軍最終也是支離破碎。這幾個集團的當家老大當然也是民國的重點角色。當然還有一些角色也在國民黨內部舉足輕重,比如黃埔系的二號人物何應欽,以及控制黨務的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等等。作爲民國曆史中的正統政權,國民黨對中國影響甚巨,但是對國民黨在民國中的表現目前臉譜化比較嚴重,如何正確的評估國民黨也是我們要探討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