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民國刺殺之王王亞樵的“四大金剛”後去哪了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09W

民國年間,王亞樵的大名可謂聲震天下。他專門策劃暗殺上層社會的達官要人及日軍高官,經常奔波在上海、南京、武漢、福州、香港、南寧……哪裏有貪官、漢奸、日寇,哪裏就有除惡務盡的他。其刀槍與利斧,殺向了中國大地上他所能光顧的所有的陰暗角落。

民國刺殺之王王亞樵的“四大金剛”後去哪了

他的身份殺氣騰騰:斧頭幫幫主、抗日鐵血鋤奸團團長等,且有“江淮大俠”、“暗殺大王”、“民國第一殺手”、“遠東第一殺手”之江湖威名。

其實王亞樵不僅自幼習武,還曾經中過秀才,甚至當過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其文采也相當不錯,從他曾寫過的一首詞《念奴嬌.西江煙雨》就可見一斑:西江煙雨哭陸沉,魑魅魍魎狐兔,北土淪亡黃流注。中原烽火彌路,悲恨相繼,萬里煙塵,江山知何處。堂堂中華,難忍東倭猖寇,醉生夢死內戰,媚倭求存,何言對國人!閩海羊城興義師,蒼蒼太無情,天涯海角,足跡無門,千載留淚痕。鷗蒙山重,北顧延河非孤雲。

蔣介石一提起王亞樵,假牙就發酸;戴笠若是聽說這個人又露面了,第一個反應就是檢查門窗是否關好。連上海灘黑社會老大黃金榮、杜月笙遇上王亞樵,也得趕緊繞着道兒走,並告誡手下千萬別惹王亞樵的人。原國民黨軍統骨幹沈醉曾這樣說過:“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卻怕王亞樵。”

王亞樵於1889年生於合肥,早年曾投身辛亥革命,後參加社會黨,任社會黨安徽支部長。1913年冬,倪嗣沖奪取皖權,宣佈社會黨爲“亂黨”,王亞樵亡命於上海。爲在龍蛇混雜的上海灘安身,王亞樵組織起“安徽勞工上海同鄉會”,建立了恐怖暗殺組織——斧頭幫。很快,斧頭幫聲名鵲起,王亞樵名震上海。他所控制的“上海勞工總會”會員最多時達十萬之衆。當時上海灘的幾乎所有人力車伕都是斧頭幫的外圍成員。這幫人力車伕整日混跡街頭見多識廣,消息靈通,爲斧頭幫的勢力擴散提供了很大幫助。

王亞樵和他的暗殺組織始終高舉“反蔣、抗日”的大旗,希望通過暗殺震動社會促使變革。1932年4月29日,剛剛在“一·二八”淞滬戰爭中獲勝的日軍在虹口公園召開慶祝大會,王亞樵聯絡在滬的韓國流亡革命黨人安昌浩等,共同策劃虹口公園爆炸案。當場炸死日軍陸軍大將白川義則(抗戰時死在中國的日軍最高級別軍官),炸斷日本公使重光葵的一條腿。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在浦東被炸,也是出自王亞樵的手筆。

他還組織暗殺了簽訂賣國協定的汪僞政府外交次長唐有壬、爲非作歹的鬆滬警察廳長徐國樑等。蔣介石、汪精衛、宋子文等也險些死於他手(廬山刺蔣、南京刺汪、北站刺宋)。張學良引咎辭職來到上海戒菸,“迎接”他的卻是一枚取去引信的炸彈。這是王亞樵在警告使東北三千萬同胞淪爲奴隸的民族罪人張學良,希望他能重整旗鼓抗日復仇。

王亞樵鐵血鋤奸,也因此遭到了來自日、僞、特、幫數重勢力的圍追捕殺,蔣介石懸賞百萬要王亞樵的人頭;汪僞政權派出特務層層佈防,欲置王亞樵於死地;日本諜報機關屢設陷阱引誘王亞樵落網。多管齊下,多方進剿,機智的王亞樵每每化險爲夷,繼續和惡勢力作頑強的鬥爭。

軍統頭子戴笠(曾是王的弟子,是王舉薦他入黃埔軍校學習)針對王亞樵足智多謀剛烈勇猛而又善感多情的特點,深知強攻難以得手,遂採用陰險卑鄙的手段來騙殺他。1936年9月,同道中人餘立奎被捕入獄。王亞樵爲了朋友義氣,去幫助餘立奎的老婆佘婉君(因餘立奎被捕而生活困頓),但遭到已被敵人收買的佘婉君的無情出賣,自投羅網,死於戴笠的奸計,時年四十九歲。

鮮爲人知的是,王亞樵的斧頭幫以及抗戰時期組建的鐵血鋤奸團骨幹“四大金剛”,解放後均在人民政府任職。

“四大金剛”中,鄭抱真負責聯繫、行動及武器保管;餘立奎負責軍事;餘亞農負責政治;華克之負責鋤奸。

1936年王亞樵在廣西梧州被軍統特務殺害後,鄭抱真回到家鄉壽縣組織抗日武裝,擔任安徽人民抗日自衛軍第一路軍第二支隊支隊長。1938年秋,率部參加新四軍,歷任新四軍第四支隊淮南抗日遊擊縱隊縱隊長、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副司令、新四軍淮南津浦路西聯防司令部司令、淮南津浦路西專員公署專員、蘇皖邊區參議會副參議長。在抗戰的長期艱苦歲月中,鄭抱真始終不渝地執行黨堅持敵後根據地的方針,緊緊依靠羣衆,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積極擴大人民武裝,配合主力部隊作戰,爲贏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貢獻。1946年8月,鄭抱真率部奉命北撤,歷任華中分局駐魯辦事處副主任、政委,華東駐通化辦事處主任、黨委書記。1949年解放後,鄭抱真先後擔任新中國首任合肥市長、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一祕書長、安徽省政府政治法律委員會副主任。1954年12月病逝於上海,享年57歲。

餘立奎1935年由於參加行刺汪精衛的案件在香港被捕,1936年被引渡至南京後,被國民黨政府判處死刑,遭到長期監禁至1948年釋放。1950年任南京救濟分會監委會副主任,並由李濟深先生介紹任民革南京分部常務委員。1951年餘立奎先生回安徽後,歷任皖北行署委員、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員,省政協第一、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祕書長,1967年去世,享年78歲。

1938年春,餘亞農任皖北人民抗日自衛軍第5路指揮。因餘亞農與新四軍第6支隊司令員彭雪楓合作較好,遭國民黨內反共頑固派忌恨,同年冬自衛軍爲廣西軍黃瑞華、蒙若剛部包圍繳械。餘亞農被逮捕後,經安徽省民衆總動員委員會及社會人士營救始獲釋,在淮北經商耕地,以資餬口。李品仙、廖磊數次說其出山,均遭拒絕。日軍投降後,餘亞農應中共華中局鄧子恢之邀,赴蘇北與蔡蹈和、鄭抱真等共商大計。回滬,經沈鈞儒、沈志遠介紹,加入民主同盟,復以“民革”名義開展兵運工作。1949年冬,餘亞農與中共地下工作者一起在寧、滬、蕪間進行策動起義活動,以協助大軍渡江。解放後,餘亞農先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皖北政治協商委員會副主席、皖北行署監委會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員、副省長等職。1959年去世,享年72歲。中共安徽省委員會在餘亞農病危時,根據他本人的請求,批准他爲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937年5月,在國民黨反動派和日僞反動勢力的追殺下,華克之奔赴延安,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事業。同年5月4日,他在毛澤東面前立下了“不怕死,不怠工、不撒謊、不貪財、不想出頭、不埋怨組織、不討價還價”的“七不”誓言,並用“七不”誓言激勵自己的一生。1939年,在毛澤東、朱德同志的派遣下,受廖承志和潘漢年同志的直接領導,華克之在香港、上海等地從事黨的祕密聯絡工作。他多次出生入死、深入虎穴,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艱難的使命,爲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新中國成立後,華克之任國務院內務部副部長。後受潘漢年冤案的株連,長期蒙冤受屈,但對黨的信念和人民的熱愛始終沒有動搖。1998年1月7日,96歲的華克之走完了傳奇的一生,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