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宣統辛亥年發生了什麼 宣統元年是哪一年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1.26W

1911年,宣統辛亥年,在中國歷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年在世界上發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對於世界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其中又以中國發生的事情產生的影響最爲深遠。

宣統辛亥年發生了什麼 宣統元年是哪一年

在宣統辛亥年間發生了很多的大事件,其中最爲有名的應該要算是保路運動、辛亥革命和外蒙分裂這三件事情了。當時的清政府將原本已經收集了很多民股的鐵路收歸國有,並且還和外國人合作一起走修建鐵路,這樣的行動是將當年辛辛苦苦搶回來的鐵路權再次給到了外國列強的手中,而且嚴重的侵害了付出了很多錢財的人民的利益,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抵制,清政府的一些官員甚至還血腥鎮壓,一時之間腥風血雨,死傷慘重。

後來在十月份的時候改變中國歷史的辛亥革命發生了,在武昌打響了武裝解放中國的第一槍,自此之後,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中國就有15個大省宣佈不再受清政府的統轄,正式的獨立,在辛亥革命帶來的巨大的壓力下,清政府不得不選擇了放棄抵抗,從此中國完全的進入到了民國時期,封建王朝永遠的遠離了中國。

在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外蒙古在俄國的陰謀之下,從此離開了中國的懷抱,在之前內外蒙古都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在俄國的支持下,外蒙古的當地勢力強行的驅逐了清政府的大臣,並且宣告從此獨立,之後中國就再沒有重新拿回這片土地。

宣統元年是哪一年

宣統元年,也就是1909年在中國政治歷史上有着不小的影響力,前一年的時候,光緒和慈禧的相繼去世,給了搖搖欲墜的清王朝沉重的打擊,使得原本就已經命不長久的清朝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當時清朝政府已經開始協商實行君主立憲,希望能夠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清,在宣統元年的時候,清朝政府首先派遣內閣大臣前往國外考察君主立憲制度的可行性,並且讓各地都成立相應的諮議局。各地的立憲人士都非常激動,希望清朝政府能夠快速完成整個制度的架構。之後的日子裏,各省各地的諮議局經常有代表在京城,並且還一起組成了請願國會代表團,集體向清王朝請願,希望清王朝能夠在一年之內完成改革,但是被清王朝以準備不夠充分給拒絕了,其實這只不過是清王朝拖延時間的藉口罷了。

同時當時的不少有志文人聚在一起,建立了南社,倡導各地文人能夠學習古代能人義士的風采,沿襲一直以來文人的傳統,參與到反清大業之中。在短短的一兩年的時間南社就迅速發展到了200多人的程度,很多的愛國文人都參與其中,在政治上明確的反對清朝,反對外敵,渴望民族獨立。在文學上也有着不低的成就,對於近現代文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一年還發生了不少的革命義士刺殺高官的事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汪精衛等人謀劃的刺殺攝政王,雖然計劃沒有成功,但是也表現了中國進步青年的氣節,展現了不屈不畏的氣勢。

大清宣統三年是哪一年

宣統可以說是清朝統治時間最短的皇帝了,他在位總共只有三年,在這三年之中都發生了很多改變中國的大事,這裏要說的是宣統三年。

在宣統年間,全國各地的革命人已經非常多了,尤其是有很多從國外留學回來的,他們在思想上都較爲先進,認識到了現在改變中國的封建局面已經是迫在眉睫,所以很多人都聯合起來組建了不少的反清組織,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孫中山等人領導的同盟會,早在上一年的十月份同盟會就曾經策劃了一次起義活動,但是這次武裝起義以失敗告終,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革命人士的士氣。但是孫中山先生召集了當時的同盟會員,激勵大家繼續努力,並且籌集資金購買武器,約好宣統三年再次起義。

本來約好了是要在二十九日起義的,但是因爲溫生突然的刺殺孚琦,導致了當局的警惕,起義被迫延後,之後廣州當地的清朝軍隊開始搜捕革命黨人,起義計劃已經泄露,要是再次延遲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所以決定就在二十九號起義,在這一場起義中革命黨人戰死了很多,許多的有志之士都慷慨就義,孫中山因此嘆息“吾黨菁華付之一炬”。之後當地人民收斂了他們的屍骨,埋葬在了黃花崗之中。

之後又發生了很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其中產生影響最爲深遠的就是震驚天下的辛亥革命,在革命之後,袁世凱等人就和革命人士聯合一起逼迫清帝退位,最後中國結束了漫長的封建時期,迎來了新的生機。

宣統元年是公元哪年

宣統是一個年號的名稱,是清朝的第十二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年號。那麼宣統元年是哪年呢?

愛新覺羅·溥儀出生於1906年,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孫子,在1908年的12月2日即位爲皇,那時的溥儀只有兩歲。1909年正月七年級,溥儀將年號改爲宣統。

元年指的是某一個事物或者時間開始發生的時間,所以宣統元年指的便是宣統年號開始實行的那一年,也就是1909年。

因爲溥儀在位期間的年號是宣統,所以歷史上也將他稱作是宣統帝。但是愛新覺羅·溥儀在位不久,便爆發了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的統治在溥儀退位的結局之下宣告結束。溥儀因爲只當了三年的皇帝便被迫退位,所以還有一個清廢帝的稱呼。

但是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日軍侵佔了瀋陽之後又侵佔了東北三省,之後整個東北在日軍的侵佔之下全部淪陷,處在日軍的控制之下。日本在侵佔的東北境內建立僞滿洲國傀儡政權,而溥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次“登基爲皇”,成了一個“傀儡皇帝”。他將原先的年號宣統改爲了康德,所以有時候也把他叫做“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成爲蘇聯紅軍的俘虜,五年之後被押解回國。在回到中國之後一直在撫順的戰犯管理所進行學習和改造,直到1959年,53歲的溥儀才被毛澤東特赦成爲了全國的政協委員。1967年10月17日,61歲的溥儀在北京逝世。

宣統復辟具體發生了什麼

在宣統皇帝宣佈退位之後,中國正式進入到了民國時期,在當時溥儀的生活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畢竟他還年幼,就算是還當着皇帝也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的影響還有很多清王朝的老臣的影響下,溥儀心中其實還是有着不甘,希望能夠重新恢復愛新覺羅氏的榮耀。

在辛亥革命之後,張勳這個清朝的死忠份子就對於民國政府非常的不滿,在之後頑強地抵抗着革命軍,還曾經在南京屠殺了幾千人,在清帝退位之後,他甚至還禁止手下的士兵把辮子給剪了,來表示自己對於清朝的忠心。在那段時間他一直在徐州當地盤踞着,大肆的殺戮徐州的革命黨人,並且毫無顧忌的收刮百姓的財產,搞得徐州的民衆都苦不堪言,同時張勳一心想着推翻民國,恢復清朝,因此經常在當時進行宣傳,爲之後的復辟打下了一定的輿論上的基礎。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在袁世凱病逝之後,張勳藉着調解民國內部的矛盾爲由,帶着手下的幾千士兵進到了京城,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京城,第二天的時候年僅12歲的溥儀就在一羣人的護持下成功復辟,再次當上了皇帝,但是這樣明顯和歷史潮流對着幹的事情受到了全國上下的反對,各個有志之士都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憤怒,很快的,段祺瑞等人就組成了一支軍隊,對於張勳進行了討伐,於是張勳戰敗逃走,溥儀也不得不再次退位。可以說這一次復辟都是由張勳一手策劃的,宣統皇帝只是一個吉祥物,沒有發揮什麼實際上的功用,所以說這次復辟在歷史上被稱爲“張勳復辟”,而不以“宣統”命名。

滿清十三皇朝之宣統的故事

《滿清十三皇朝之宣統》是一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由香港拍攝,內容是根據清朝的歷史改編而成,爲了加入故事的趣味性,這部電視劇中也加入了野史。

當時,拍攝這部電視劇時,動員了多方面的力量,在請演員上,更是動員了亞種電視臺門下的大多數演員參與了拍攝。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系統的清朝故事,所以在香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除此之外,臺灣等一些地方,同樣有大批的受衆,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爲這部電視劇演員問題,一度在臺灣被禁播,到90年代中期後,臺灣地區纔對《滿清十三皇朝之宣統》進行解禁。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會走紅,是因爲這部電視劇之前被禁播,這引起了很多觀衆的興趣,加上這部電視劇本身就有可觀性,所以《滿清十三皇朝之宣統》至今還有電視臺播出。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倆人身患疾病,面對未來立帝問題,倆人召見了相關大臣,在慈禧太后的堅持己見下,決定立年僅三歲的溥儀爲下一任皇帝。光緒皇帝認爲,溥儀是自己的親侄子,朝中輔佐大餐也值得自己信賴,便放心的離開了人世。

光緒去世後,溥儀登基成爲皇帝,他便成爲了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直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封建統治,而溥儀也離開了皇宮,離開之前,北京鐘鼓樓上的銅鐘最後一次敲響,《滿清十三皇朝之宣統》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