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風雲人物

抗日名將張靈甫的四任漂亮夫人與悲情婚姻

欄目: 風雲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2.87W

張靈甫,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蹟:他是愛國抗日名將、傑出軍事指揮家,是抗戰八年裏打勝仗最多的將軍之一,在十大國軍名將裏排名第九位;又是民國風流倜儻,儀表堂堂,容貌英俊,最著名的大帥哥,一生先後娶了4個如花似玉的漂亮夫人,但又是悲情婚姻。

抗日名將張靈甫的四任漂亮夫人與悲情婚姻

張靈甫(1903—1947),原名張鍾麟,字靈甫,後因殺妻案改名張靈甫,字鍾麟,出生於陝西省長安縣(今西安市長安區)東大鄉東大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民國時期高級將領,陸軍中將軍銜。曾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任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74軍軍長、整編第74師(王牌師)師長等職。張靈甫文武雙全,既讀過當時最好的“文校”——北京大學歷史系,又讀過當時最好的“武校”——黃埔軍校四期,與胡璉、林彪、劉志丹是同學;書法也很好,從小酷愛習字,常到西安碑林臨摹碑帖,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稱其“奇才”。

王玉齡(1928.6.26— ),張靈甫第四夫人,張靈甫陣亡之後,一直孑然一身,始終未再嫁。1949年4月王玉齡到臺灣,1952年考入美國紐約大學,讀書打工,畢業後在航空公司工作了20年,退休之後,隨兒子回國定居上海。

張靈甫的愛情線很是不順,前面三段婚姻都可以說是悲劇收場。而最後一段婚姻,雖然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卻因爲他1947年5月16日陣亡於孟良崮戰役而過早結束,只留下短短兩年的恩愛回憶和一個女人對他一輩子的懷戀。

第一任:邢夫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樁包辦婚姻

張靈甫的元配邢鳳英,是一個勤勞樸實,心地善良,受教育少的農村女性。但邢鳳英又是一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女人。張靈甫的父親早在張靈甫還在陝西省立師範學校讀書時,就給他說了這門親事,大概是希望兒子能安安心心的成家立業紮下根來。張靈甫想的是走出去讀書,對這段婚事很不滿意,心思不在邢氏身上,根本不去碰她。師範畢業後,又離家去北大讀書,接着又從軍,去了黃埔軍校,然後,便開始20年的戎馬生涯,長年在外,幾乎對這個元配不聞不問。

張靈甫的第一個孩子也不是邢鳳英生的,而是直到他大概30歲時,自己在廣元娶了第二任夫人吳海蘭,婚後不久生一女兒。然而,1935年冬的一天,張靈甫因瑣事怒髮衝冠殺紅顏。吳海蘭被張靈甫殺後,女兒無人照看,便送回鄉下老家。張靈甫在去南京投案前,回了一趟鄉下老家,進門就看到一直被他冷落的元配邢夫人正在溫柔細心地喂他與吳海蘭生的女兒吃飯,他也不免覺得感動和歉疚,而此去南京,生死未卜。他就此在家裏住了幾天,給邢氏留下了一個種子,1936年,在家裏給他生下了他的第二個孩子,也是第一個兒子張居禮。

張居禮手捧父親的照片留影

張靈甫和邢鳳英第二次在一起,就已經到抗戰結束後,張靈甫回家住了十幾天,邢鳳英苦守八年,就守來這十幾天。

這之後,內戰爆發了,張靈甫又娶了第四任妻子,仍是長年在外、過自己的生活,邢鳳英繼續默默無聞地守在鄉下,照顧她唯一的兒子和那個失去了母親的可憐大女兒。

1947年,11歲的張居禮跟母親邢鳳英到南京去的前一天,也許就是他幸福童年的結束,那一年,還少不更事的張居禮失去了父親。

從國小到國中,張居禮學習成績都是班上的佼佼者。1953年,張居禮國中畢業考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汽車學校。1957年畢業,在那個年代,張居禮自然不能從軍,同年又考入西安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前身),1959年畢業分配到西安四十一中任教,當了一名物理老師。這一干就是20年。後因各種原因,到了工讀學校,後又調入西安市三中,初爲物理老師,後爲副校長。物理教學水平非常高,深受學生好評。

1966年以前,雖然因爲出身,張居禮也遭受到了不少常人沒有遭受到的難堪和苦難。文革一開始,張居禮就被關進了學校的牛棚,天天挨批鬥、打罵,好幾次差點都自殺了。但文革結束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國內政治環境改善了,張居禮的處境也好轉了,他擔任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陝西省政協常委,西安市政府參事,民革西安市的副主任委員等職。現已退休。

2005年,抗戰勝利六十週年之際,張居禮光榮地得到了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頒發的一枚紀念章。

第二任:吳夫人

——本是恩愛夫妻,卻落得怒髮衝冠殺身紅顏。

吳海蘭,四川廣元人,家道小康,上過女子學堂,年輕漂亮有文化。張靈甫當時任胡宗南第1師下屬的某團團長,時年大概30歲,部隊在廣元駐紮。1933年,經部隊朋友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兩人一見傾心,同年冬在廣元拜堂成親。婚後夫妻琴瑟和鳴,感情篤深。一年後,女兒張清芳出世,一家人其樂融融,小日子過得相當不錯。

1935年,張靈甫隨第1師在松潘高原追擊紅軍,吳海蘭借住在西安張靈甫的堂哥家中。1935年冬,張靈甫也得以告假回西安家中探親,但就在這次探親過程中,發生了轟動一時的“團長古城殺妻案”。

關於張靈甫殺妻,流傳最廣的便是“因妒殺妻”版本。說張靈甫在部隊裏聽到謠傳妻子有外遇,就請假回家,也不問青紅皁白,就讓妻子到後院菜地割韭菜做餃子,當妻子彎腰割韭菜時,就掏槍從背後將妻子一槍擊斃。

但從張靈甫身邊的家人的所見所聞,卻似乎與以上版本有些矛盾。

張靈甫的侄子(堂哥的兒子,當時吳海蘭就借住在他家裏)當時十多歲,他回憶說:張靈甫剛回來時與吳海蘭關係很好,小別勝新婚,兩人出雙入對,經常出去玩得很開心,晚上還帶着這個侄子一起去看過戲。但不久,有一天晚上,他們夫妻倆不知爲什麼事發生了爭吵,張靈甫在發脾氣,他堂哥還出來調解。第二天,張靈甫帶吳海蘭回鄉下老家,然後便發生了悲劇。

案發時張靈甫的元配邢夫人就在現場不遠處,據她說當時張、吳兩人正在談話,但不知道在談些什麼,後來就聽到一聲槍響,她嚇得趕緊跑了,也顧不上看是怎麼回事。但割韭菜就顯然是在編故事了,大冬天的陝西,哪塊地裏會長韭菜?

不管怎樣,殺妻案是發生了。吳海蘭的家人得知此事後,趕來西安找張靈甫算賬,先把狀子遞到西安的法院和第1師,但都被置之不理。吳家人又找到西安的婦女協會,這下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了,正好張學良的夫人于鳳至來了西安,婦女協會便把此事告訴了于鳳至,于鳳至又告訴了宋美齡,美齡再告訴老蔣,老蔣怒了,立即命令把這個罪犯送到南京查辦。

上司胡宗南倒也放心,就讓張靈甫自己一個人去南京投案。張靈甫把自己的積蓄送回鄉下老家,隻身踏上了去南京的路。他也不帶什麼盤纏,一路上就靠賣字爲生,到了南京,一審被判處死刑,關進了死囚。張靈甫在監獄裏又生了病,正是心灰意冷,不如死了算了。卻正好監獄長和他的關係不錯,請醫給他治病,又勸他上訴。正是張靈甫命不該死,病好了,他也遞了申訴狀。

據張家人回憶,1936年冬,南京派了人到西安重新調查張靈甫的案子,來人走後不久就發生了西安事變,之後不久,1937年初,張靈甫在蹲了不到一年的監獄後,便獲釋回到了西安。

要說是老蔣特意把張靈甫放了,又有點說不過去,那時的老蔣正因爲西安事變而焦頭爛額,哪裏顧得上管一個尚不出名的小小團長的小小案子?

由此,似乎案情指向了殺妻案的另一種說法:因吳海蘭“通共”而殺妻。

多年以後,張靈甫的最後一任夫人王玉齡聽說了這樁案子,年輕的她天真地跑去問張靈甫:“要是我在外面亂交男朋友,你會怎麼處置我?”張靈甫苦笑,只是沉默地擁抱她,後來才告訴她:“是她拿了我的東西,我問她又死不開口。事發前晚,我們已經發生過爭執,我心裏很不痛快。第二天坐馬車回長安鄉下,路上經過我母親的墳地,以前我們都會一起下車祭拜過後再回家,但那天她拒絕下車,我當然很生氣。回到家查問她一些事她也不肯說,那我就火更大了…….”

再到張靈甫死後多年,曾經長期在他手下任職的劉光宇與王玉齡談到此事,才說是吳海蘭拿走了張靈甫的軍事文件,張靈甫當時剛和紅軍作戰回家,發現後自是氣急敗壞,懷疑妻子與GCD有關,問她她又不解釋,便一發不可收拾……..

究竟是因“外遇”還是“通共”而殺妻,至今仍無定論。但不管如何,殺妻一事,總是張靈甫一生中最大的污點。

第三任:高夫人

——兩個孩子夭折的悲劇

高豔玉,西安名門望族的千金小姐,高家大院好像現在還在西安可以供遊人參觀。張靈甫1937年出獄後不久,他在陝西省立師範學校的恩師韓兆鄂便給他介紹了高家這門親事。

張靈甫當時剛剛出獄,前途未卜,而且他殺妻一事一年前纔在西安鬧得沸沸揚揚,高家又是西安的大家族,是怎麼捨得把自家的千金小姐嫁給一個剛出獄的殺妻犯的?難道真是張靈甫魅力太大?

婚後不久,抗日戰爭便爆發了,張靈甫也開始了八年抗戰生涯,高豔玉卻沒有待在後方西安相對安全舒適的家中,而是隨着丈夫東奔西走。不過張靈甫在前方和日本人打仗,高小姐肯定不可能緊跟着他上戰場,應該是住在部隊鄰近的城市裏。兩人先是生下了一子一女。

可惜高豔玉富家出身,卻似乎並不能幹,還有些思想守舊,不大會爲人處事。高豔玉晚上喜歡躺在牀上點着油燈看書,張靈甫曾經說過她這樣很危險當心出事。果然就出了事,一天晚上不小心油燈點着了蚊帳引起了大火,高豔玉嚇得驚慌失措的跑了出來,等隔壁的勤務兵衝進屋子把兩個孩子搶出來時,兒子死了,只有女兒倖存。

禍不單行,後來他們的小兒子出生,一個孩子的杯具升級成了兩個孩子的餐具。小兒子得了盲腸炎,高豔玉卻只把孩子關在屋子裏燒香拜佛禱告。張靈甫回家一看,屋裏烏煙瘴氣,孩子奄奄一息,立即抱了孩子往醫院送,但已經晚了,孩子死在了手術臺上。

高豔玉不知避風頭,還要自己往槍口上送,衝上去責怪張靈甫讓孩子開刀才害死了孩子。張靈甫正是氣不打一處來,新賬舊賬一起算,直接把高豔玉休回了孃家。

高豔玉的故事並沒有結束,還有兩個八卦,可見高小姐的腦子裏確實不知道在想些啥…….

張靈甫死後,高豔玉也從西安到南京去弔唁,張靈甫的最後一任夫人年輕的王玉齡接待了她,王玉齡正傷心恩愛丈夫的離世呢,高小姐卻不識趣地直絮叨張靈甫怎麼怎麼樣對她怎麼怎麼不好(莫非是想從王玉齡那兒找共鳴?),被王玉齡直接給頂了回去:“我接待你,是因爲我先生的緣故。你說他不好,這話我很不愛聽,你最好不要再講了。”

解放後,高家家道也衰落了,高豔玉大概生活困難,就跑去找張靈甫的大哥。

“大哥,我要和張靈甫復婚!”高豔玉。

“人都死了,復哪門子的婚?”張大哥。

高豔玉說:“我不管,我是張家的人,張家得養我!”

高豔玉說:“那我要分張靈甫的房子!”

張大哥說:“沒門”

“那我就去法院告狀!”高豔玉。

人民法院一查,這還得了,居然是張靈甫的房子。得,誰也別分了,直接充公。

他確實很帥,然後,那個時代的人,我覺得只要抗日這個大節沒錯,其他就不是太重要了

抗戰期間,張靈甫在王耀武、薛嶽等將軍麾下對日寇南征北戰,經歷硬仗、惡仗、勝仗無數,書寫下了自己人生中最爲風光的一頁。蔣介石以其作戰有功,視爲嫡系門生、王牌皇軍,一再擢升,幾乎年年晉級受獎。在國民黨朝野,張靈甫也被視爲“常勝將軍”。“興起于軍旅,而死於行伍,此爲天經地義之事。”可謂其一生命運的概括。

第四任:王夫人

——兩年夫妻一世情

王玉齡,長沙名門望族之後,其父親、伯父都是保定軍校學生,跟蔣介石算是校友啦,王的伯父跟宋美齡關係也很好,據說是義兄妹關係。王玉齡和張靈甫的愛情故事非常感人。

1945年秋,張靈甫與王玉齡在上海金門大飯店舉行的婚禮,他們相差25歲,他的年紀足以當她的爹,他們的婚姻不滿兩年,她僅僅19歲就守寡至今,可是60多年來,她一直把他珍藏在心裏,愛了他一輩子,唸了他一輩子。

張靈甫死後60年,有記者問她如果早知道婚姻如此短暫還會嫁給他嗎?

王玉齡說:“如果早知道,我就要早一點嫁給他,這樣可以多一點相處的時光。我一直耿耿於懷的,就覺得他在最痛苦的時候,在無依的時候,我沒有跟他在一起。我從來沒有講過,告訴過他我愛他,所以後來他死了以後,我倒挺後悔的,我就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會這樣吝嗇啊,連一句話都不肯講。

王玉齡攝於1946年新婚後。王玉齡喜歡這張照片,在照片背面題寫“贈靈哥”送給張靈甫。

王玉齡

我們結婚以後,沒有那種,好像是隔閡什麼。他也從來不講什麼很肉麻的話,但是他有時候講些話就會讓你很感動,他說我討了個好老婆,比什麼財富都重要,我要討飯的話,我老婆可以給我拿碗。”

王玉齡還說:“他從來沒對我發過脾氣,只有我發脾氣的。我挺着9個月的肚子,坐着顛簸的車在戰爭間隙去前線看他。那時候什麼也沒想,不覺得苦,只想着能見他一面就好了。那時候我就每一天也不知爲什麼,只是暈暈沉沉,我們從前去過的地方,我再去坐坐這樣……大概很久了我也不相信這是事實……我一直都不相信他是真的會死掉。走出來…日子久了總歸傷口總會癒合的,人家不都講嘛,時間沖淡一切。

但是,我就覺得時間越是過得久,我覺得他寫字也寫得好,他念書也念得很好,他打仗也就像他寫字唸書這樣的。我現在還看很多雜誌啊,看到他的書啊,很奇怪的,我像看到他還在打仗,打日本人的時候,那我就覺得,他還活在那裏,所以我就一直看下去,晚上睡覺以前,很多書都堆在旁邊的,就看看書啊,看累了就睡覺。一個人能夠真正愛一次,也能夠被愛一次,我覺得就值了。這個不管多長,多久。”

1947年3月9日,王玉齡生下兒子張道宇,在孟良崮戰役之前,王玉齡和張還通過電話,此時,他們的兒子張道宇剛好出生10天。王玉齡得知5月16日張靈甫陣亡的消息,那時她才十九歲,卻與丈夫陰陽相隔,天各一方,從此與兒子相依爲命。

1948年,王玉齡摯母將雛,坐海輪赴臺灣。王玉齡在臺灣與抗日名將孫立人關係也很好,王玉齡稱孫立人爲姨父。1952年,王玉齡和兒子張道宇一道赴美留學。去美國留學的手續就是孫立人幫忙辦的,當然,蔣也給王玉齡特批了5000美金,因此王才最終去了美國。

張道宇在美國讀完了中學和大學,後居臺灣、上海等地。張道宇大學畢業後與一位抗日名將方先覺的女兒方曉梅喜結連理。人家開玩笑,張靈甫善攻,方先覺善守,這倒是一對璧人。衡陽守衛戰之後,張靈甫還跟王玉齡感嘆,說方先覺失去一個死重於泰山的好時機,汗。1995年王玉齡支持兒子在上海投資,並安了家。而今張道宇與妻子在上海擁有思菲與美菲兩家公司,張道宇現任臺灣中華黃埔後代聯誼會會長。

1953年,王玉齡考入美國紐約大學財會專業。爲了解決生活問題,她上午做文祕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大學聽課。通過4年的苦讀,王玉齡以品學兼優的成績畢業。畢業後,王玉齡在羅斯福醫院任會計2年,後在五星級飯店(樸拉沙飯店)工作3年,最後在美國航空公司工作21年直到退休。

1973年秋,周恩來從海外華人口中得知王玉齡女士在美國的情況後,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向她發出邀請,希望她回來觀光旅遊,歡迎她葉落歸根。從此,她每年回國一次,她熱愛祖國,堅決反對臺獨,爲中美兩國民間交往和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做了許多鮮爲人知的有益工作。

2003年,王玉齡在上海浦東玫瑰園爲丈夫立了一座衣冠冢,碑銘是她爲丈夫題的一首詩:“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四七硝煙傷永訣,悽悽往事怯重溫。”

2008年7月2日,王玉齡在北京參加張靈甫將軍的文化衫首發活動,身體健康,精神很好,只是提起丈夫,還是會動情落淚。

2008年,兒子來上海投資經商,王玉齡便隨之定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