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風雲人物

揭祕:洪秀全手下的太平天國名將到底是些什麼人

欄目: 風雲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3.19W

1851年9月,太平軍奪取了他們的第一座城池永安州城(今蒙山縣)。在此停留的7個月裏,洪秀全完成了一系列的軍政建設,還封了5個王。東王楊秀清是個燒炭的山民;西王蕭朝貴是自耕農;南王馮雲山和洪秀全一樣,在鄉下讀過幾年私塾,可以算小知識分子;北王韋昌輝有幾家店鋪和大片田地,翼王石達開出身於富貴之家,這兩人可以算士紳或地主。

揭祕:洪秀全手下的太平天國名將到底是些什麼人

他們的出身不盡相同,學識有限倒算是共同點。

據說,太平軍圍攻長沙時,左宗棠曾去拜見洪秀全,獻攻守建國之策,並勸天王尊崇儒教,放棄拜上帝會。因洪秀全不以爲然,左某悄然離去,成爲湘軍中平定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之一。忠王李秀成日後的自供詞一語破的:“天王不用讀書人。”

知識分子常有自己的想法,頭腦不容易改造,自不能輕易信任。書生文士在天朝是不可能得志的。太平軍視爲至寶的是孩子。每攻陷一座城市、路過一個鄉村,必定竭盡可能把他們帶走。孩子最天真無邪,加以訓練,將來就可以成爲死士。天朝晚期的將領,許多都是被帶上路的孩子,例如英王陳玉成。

至於普通將士,大多出身於苦寒之家。除了廣西山民,“所據之地,男子一律‘隨營’,先動以甘言,再施以威劫。所謂甘言,即傳集百姓聽‘講道理’,如有不從,定斬不留。”——史家郭廷以總結。湘軍的張德堅在《賊情彙纂》中記錄,太平軍擄人常常要“看手相”:如果掌心紅潤,手指上沒有老繭,“恆指爲妖”。反之,“挖煤開礦人、沿江縴夫、船戶、碼頭挑腳、轎伕、鐵木匠作、艱苦手藝,皆終歲勤勞,未嘗溫飽,被擄服役,賊必善遇之。”

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創始人之一陶成章認爲,太平軍有中國民間祕密會社色彩。“非盡本於耶穌,而實有根於洪門之舊規而然也。”

洪門又稱天地會。爲了壯大其隊伍,太平軍曾大量收納會衆,尤其是天地會黨徒。不過洪秀全並不認同其“反清復明”的宗旨,“此種主張在康熙年間該會初創時,果然不錯的;但如今已過去二百年,我們可以仍說反清,但不可再說復明了。……如我們可以恢復漢族山河,當開創新朝。”

太平軍號稱平等,其實分別心甚重。入上帝會的稱爲兄弟。來自廣西的稱爲“老兄弟”,享特殊待遇,後入會的稱爲新兄弟,一般百姓則一律稱爲“外小”。天王許諾“兄弟”們:“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勳等臣,大則封丞相、檢點、指揮、將軍、侍衛,至小亦軍帥職,累代世襲,龍袍角帶在天朝。”按太平天國軍制,每軍置軍帥一,下轄一萬三千多人。

“凡是拜上帝之家,房屋俱要放火燒了。寒家無食,故而從他。鄉下之人,不知遠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頭,後又有追兵。”他們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

錢穆先生曾分析說:“農民騷動的主因,必由於吏治的不良,再促成之以饑荒。在官逼民反的實況下,回憶到民族的舊恨。這是清中葉以後變亂的共通現象。”“因一時一地的饑荒而激動變亂,要想乘機擴大延長,勢必採用一種流動的恐怖政策,裹脅良民,使他們無產可依,只有追隨着變亂的勢力;這便是所謂‘流寇’。這一種變亂,騷擾區域愈大,虐殺愈烈,則裹脅愈多。”“饑荒可以促動農民,卻不能把農民組織起來,要臨時組織農民,便常賴於宗教。”“用邪教的煽惑起事,用流動的騷擾展開,這是安靜散漫的農民所以能走上長期叛變的兩條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