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傳統文化

回族舞蹈 回族舞蹈發展史簡介

欄目: 傳統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22W

回族舞蹈不僅感人,而且很富有回族生活的真實性,使回族人民的真實生活以及精神面貌得以體現。舞蹈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符合回族人民的精神氣質,因而也得到了全國回族人民的承認。

回族舞蹈 回族舞蹈發展史簡介

回族舞蹈產生與發展有着歷史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各種文化不斷交流融合。作爲舞蹈藝術的一種—西域樂舞陸續傳入中原。魏晉六朝時,呂光佔據涼州得《龜茲樂》。北周突厥族皇后阿史那氏曾帶來一批中亞樂舞藝人獻於中原。至北朝時西域樂舞較多地傳入中原,到隋唐兩代則廣爲傳佈。《新唐書·回鵲傳》內載:“昭武九姓國與回鵲同來。往來京師至千人。”在與中原文化交流中,他們傳授了大量的西域樂舞,使中原樂舞受到很大影響。由於中亞各國在唐以後大多改信了伊斯蘭教,併成爲中國回族先民的主要來源之一,因而這些國家傳入中原的民族舞蹈,就不能不成爲回族民族舞蹈的源頭之一。

據《中國回族簡史》介紹:從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隨着絲綢之路的繁榮和中西交通的打開,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波斯人及中亞各國人大量進入中國,他們和唐宋時期由海道進入中國沿海地區(今廣州、泉州、杭州、福建等地)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一道,成爲了回族較早的先民。此外在《中國通史》簡編中還記載了有關西域的樂舞,如《胡騰舞》、《胡旋女》、《劍舞》、《拓技舞》等,在中國頗有影響,很爲唐朝人所喜愛。

元代,是回族的主要形成期,元代有專門的回回樂舞機構,由回回人掌管,這說明回族藝術受到元代的重視,可見回族對元代社會各領域的發展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元末明清之際,回族藝術便開始受到歧視而衰落。而清代的禁律更嚴。廣大回族人民爲了尋求生存,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與漢族兄弟及其他民族兄弟混居,頑強地生長在祖國的土地上。

在文化上代之而起的就是民間武術與花兒曲調的形成和發展。回族在與衆多民族的雜居中,爲了促進自己的進步,自元代以後大量吸收了漢族的文化,使自己的語言、文化及生活習俗和漢族在許多方面有共同之處。像民間“社火”、傳說、歌謠等很大一部分都融合了漢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