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壓力大會加大中風發病率

欄目: 心理健康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不少正當盛年的金領、高管們,一邊擔負着“能者多勞,智者多慮”的沉重擔子,一邊卻也自負地認爲萬事不足懼。對此,專家提醒:壓力太大不一定化爲動力,還可能化爲突然性中風。神經這根弦繃得太緊,就可能增加中風危險。“隨着科普宣傳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重視藥物治療以預防中風,反而是中壯年人羣,自認爲這種‘老人病’永遠不會近身,這種盲目自信很可能要付出慘重代價。”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彭英教授說。

壓力大會加大中風發病率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彭英教授

調查:心理壓力與中風發生率呈正比

近日,丹麥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工作壓力可能會增加患中風的危險。

研究人員對近5000名男性進行了研究,這些男性的年齡介於40~59歲之間,問卷調查包括是否接受糖尿病治療、酒精飲用量、吸菸習慣等,跟蹤時間長達30年。研究期間,共有779人患了中風,平均每167人中就有一人因中風而死。

研究結果顯示,中、高階層白領上班族如果經常承受壓力,最易患中風,而且患中風的風險會增加約38%。研究人員指出,這種現象在年輕男人身上最爲明顯,因爲年輕男性所承受的壓力時間往往較長。不過,除了工作壓力,吸菸、高血壓和糖尿病等也會增加患中風的風險。

而最近《歐洲心臟病期刊》公佈了另一項針對514位平均年齡在62歲的志願者的研究,這些人被安排在通常情況下認爲是高壓力的環境中,並且要求接受複雜的精神測試。

研究中,工作人員發現,當人的精神或者肉體處在壓力之下時,身體會分泌一類固醇激素,而這種激素會導致血管狹窄,並且通過儀器檢測血管後發現,血管壁中包含的脂類物質明顯增加。這意味着長期的心理壓力可造成血壓升高、內分泌失調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大大提高中風的發生率。

四五十歲中壯年中風者越來越多

彭英表示,這些研究結果足以提醒中壯年朋友,尤其是工作忙碌的都市白領,調整或降低自己的壓力,遠離中風威脅已經刻不容緩。別以爲自己年富力強,離這些“老人病”很遙遠。

彭英認爲,調查結果和臨牀感覺基本相吻合。近年來,腦中風病人日益增多,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40~50歲年齡組的患者比例不斷提高。“很多中壯年都市人羣開始逐漸在乎肥胖、高血壓對身體的危害,卻忽視了心理壓力對健康的威脅,也從來不知道壓力會導致中風。”彭英表示,現在中國的中壯年人羣,普遍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其中最明顯的有兩種:生活壓力,如住房、醫療、小孩上學、物價上漲、夫妻關係等;工作壓力,如升職、調薪、加班、熬夜、過多應酬、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等。

“雖然我國暫時還沒有心理壓力與中風關係的大型調查研究報道,但在西方國家已多見類似結論。臨牀也發現,大多數早早中風者皆爲勞心勞力、生活和工作‘負重累累’者。”彭英表示,長期的心理壓力,可造成失眠、情緒波動、血壓升高、內分泌失調,從而帶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致中風。

心理壓力大、患基礎病導致中風高發

我國是全球中風第一大國,其在我國發病率僅次於惡性腫瘤,位居第二。不僅如此,中風在我國還呈現出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的“四高”特點。

“不少人有疑問,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環境下,爲什麼中風現象反而只多不少?”彭英解釋,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單一或多處腦血管損害所導致的暫時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它分爲缺血性中風(血管阻塞)和出血性中風(血管破裂)。

“目前,我們臨牀上常見的中風主要是缺血性,約佔中風病人的七八成。中風直接與生活習慣、飲食方式、多種都市化疾病息息相關。”專家表示,很多危險因素都可能刺激其突然來臨。

“誘因包括心理壓力及情緒波動、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菸酒嗜好、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而這些因素的增多都與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分不開。”彭英表示。

預防:中壯年應從調整心態、生活習慣入手

專家指出,一旦真正步入老年,很多人都意識到要防止中風發生,所以老人們的預防“功課”做得比中壯年紮實多了。“隨着醫學知識的普及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很多老人都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會配合醫生進行規範的藥物治療。反而是年輕人,自認爲中風這類疾病不會跟自己沾邊,所以肆無忌憚揮霍健康資本。”彭英說。

中壯年人羣如何才能遠離中風威脅?彭英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每天保持輕鬆樂觀的心情,堅持有規律的生活,多和同事、上級、家人交流溝通。

勞逸結合的工作方式:不熬夜、不過多應酬、多做戶外活動等。

和諧的家庭鄰里關係:和諧的關係可保持良好的心情。

健康的飲食習慣:少菸酒或不菸酒,少油膩、高鹽飲食,多清談飲食,多吃蔬菜。

娛樂有度:工作結束後,每天晚上連續看電腦、電視的時間最好不超過2小時,否則容易引起大腦疲勞。

及時就醫處理:如果出現失眠,情緒波動,血壓升高,內分泌失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應儘快去正規醫院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