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中醫把脈幫你科學養生

欄目: 健康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7.16K

立秋白露過後,雖然暑氣猶重,空氣中的桂花香卻已宣告金秋徐徐到來,人們也開始張羅秋季進補,滋陰潤燥。不過,中醫有云“溼氣去而燥氣來”,秋月燥勝,進補可不能隨便。進補前,不妨先來個中醫把脈,瞭解體質後再對症進補,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一起來看看這篇秋季養生進補,先請中醫把把脈:

中醫把脈幫你科學養生

秋季養生進補,中醫把脈辨明體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瞭解自己的體質,是養生保健的第一步。

很多廣東人都愛說自己是“寒底”或“熱底”,其實中醫區分體質,包括寒、熱、虛、實,具體分爲平和體質、氣虛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痰溼體質、溼熱體質、瘀血體質、氣鬱體質、特稟體質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秦鑑教授提醒市民,如果自己無法辨別,大可以請有經驗的中醫師,給自己來一個“時髦的”中醫體檢。

與西醫體檢不同的是,中醫體檢不是通過量化的標準說明問題,而是根據傳統的中醫診斷學理論,通過望、聞、問、切,對受檢者的神、色、形態進行觀察,加上舌質、舌苔等舌象檢查以及把脈,並詢問受檢者的一般情況,對受檢者的身體狀況做一個綜合判斷。然後根據體質分型的結果,對受檢者的日常生活飲食、情緒、起居等進行恰當的指導。“中醫體檢對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羣特別適用,”秦鑑教授說,“如果平日裏總覺得這裏或那裏不舒服,但經過西醫的檢查又無異常,或者有異常但反覆治療效果不佳,這類患者其實可以向中醫求助。”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體質類型是會隨着環境、生活習慣改變的。比如廣東人愛喝涼茶,又常呆在空調房中,不管生什麼病都吃抗生素,許多人已經轉變爲陽虛體質;長期勞累也會使平和體質轉變爲氣虛體質。因此,和西醫體檢一樣,中醫體檢也不是一檢而終,需定期檢查,以便在養生保健時有的放矢,對症進補。

秋季養生進補,簡易自辨體質法

秦鑑教授指出,一般而言,平和體質的人,秋季適宜用具有滋潤作用的原料進補,如魚膠、淮山、玉竹、黃精等。而陰虛(包括血虛)體質人士,夏季容易生出各種熱性疾病,因此秋冬要注意養陰,此時進行適當的補陰調養,易於吸收利用,效果更佳,這也就是常說的“夏病冬治”。

常見的幾種體質,市民可以學習初步自辨——

平和質:體形勻稱,面色紅潤,精力充沛,胃口好,大小便正常,適應能力強,患病少。

痰溼質:形體肥胖,或曾經瘦現在肥,面色淡黃而黯,血脂增高,口黏多痰,胸悶,四肢沉重,舌苔厚。

氣虛質: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頭昏心跳,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苔薄白等。

血虛質:面色萎黃或蒼白,口脣淡白,心悸少眠,夜熱盜汗,肌膚枯澀,婦人經少色淡或閉經,舌淡紅無苔。

陰虛質:虛火上炎,顴面潮紅,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口燥咽乾,盜汗,多夢遺精,尿少而赤,大便祕結,舌絳無苔。

陽虛質:畏寒肢冷,頭暈自汗,手足發涼,腰痠腿軟,咳喘身腫,黎明腹瀉,陽痿早泄,尿清長,舌苔薄白。

秋季養生進補,還需內外有別

秋燥當令,容易損耗人體的陰精、津液,出現口乾、皮膚燥裂瘙癢、眼睛乾澀、大便乾結等情況。不過,秋燥也分爲外燥、內燥之不同,通過中醫體檢,詳細瞭解自身情況,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達到食補或藥補的最佳效果。

許多人一到秋天就容易咳嗽,卻自以爲是有炎症,自行使用抗生素,其實這種情況往往就是外燥所致,濫用抗生素反而對病情無益。秦鑑教授指出,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常常會有感冒、咳嗽等症狀。外燥還有再分爲涼燥與溫燥的不同。涼燥一般會口乾咽痛,乾咳無痰或是咳嗽少痰;而溫燥則通常邪在肺衛,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呼吸不順,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幹無苔。

內燥是臟腑精虧液耗所引起,例如大病初癒、勞累過度、辛熱太多等。內燥按發病位置不同又分爲上、中、下三個部分。上燥一般是肺燥,乾咳而呼吸不順;中燥一般爲胃燥,伴隨噁心、嘔吐、打嗝、噯氣、食慾不振;而下燥則主要是腸燥,體液消耗、口渴或大便燥結都是其表現。秦鑑教授指出,外燥因爲有外感症狀,市民較易辨別,而內燥則通常要有專業中醫師來辨別,再由醫生開出相對應的中藥方,進行治燥調理。

秋季養生進補,還看這些治燥中藥湯水

秦鑑教授指出,中醫的調理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所以,對於外燥,通常採用輕宣燥邪的方法。涼燥可用杏蘇散,溫燥可用桑杏湯以及清燥救肺湯。而內燥,則通常用滋陰潤燥的中藥湯水。如上焦肺燥,用養陰清肺湯、百合固金湯;中焦胃燥,用麥門冬湯;下焦腸燥,增液湯、瓊玉膏等皆對症,而玉液湯則對上中下焦內燥皆有效。

杏蘇散:蘇葉、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黃芩、枳殼、甘草、陳皮、生薑各6g,大棗2枚,用水煎服。

桑杏湯;桑葉3g、杏仁4.5g、沙蔘6g、象貝3g、香豉3g、橘皮3g、梨皮3g,水兩杯,煮取一杯服用,再翻煮一杯服用;

清燥救肺湯:冬桑葉9g、石膏7.5g、人蔘2g、甘草3g、胡麻仁(炒研)3g、真阿膠2.4g、麥門冬(去心)3.6g、杏仁(去皮炒)2g、枇杷葉3g,水一碗,煎至六分,分兩三次服用。

增液湯:玄蔘30g、麥冬(連心)24g、細生地24g,水八杯,煮取三杯,口乾則全部喝下。大便仍然不通,再煮再服。

玉液湯:生山藥30g、生黃芪15g、知母18g、生雞內金搗細,6g、葛根5g、五味子9g、天花粉9g,以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