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 被儒家抹黑兩千多年的秦始皇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發表於:2019-09-17
    說起秦王嬴政,相當一部分人都認為這是個譭譽參半的主兒。其實嬴政真的很想從墓裡跳出來大喊一聲:寶寶心裡苦!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在說嬴政決定叫自己“始皇”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
  • 漢武帝為何尊儒:並非排斥諸子只因儒家太優秀
    發表於:2019-06-24
    歷史學家評說漢朝,多以“內用黃老,外用儒術”總結。我覺得這話有道理。漢初的局面有點小百家的樣子。前文說過的蕭何、韓信、張蒼、叔孫通、陸賈,都注重在筆頭上練點功夫,於是“文學彬彬稍...
  • 自小受儒家教育曾國藩死也不願做漢人皇帝
    發表於:2020-06-07
    對於清王朝來說,最幸運的就是在末年的時候出了幾個中興之臣,一個是左宗棠,一個是李鴻章,一個就是曾國藩,曾國藩一輩子和左宗棠不和,但是李鴻章卻是曾國藩的弟子,可以說曾國藩這個人確實是很有...
  • 秦始皇根本不是暴君 儒家抹黑秦始皇?
    發表於:2020-07-14
    對於很多歷史上的皇帝我們都有值得尊敬的,也有為之感嘆的,更有的是咬牙切齒的,對於秦始皇的評價,一貫抨擊他的是“暴君”的名字,但是他的豐功偉績可謂是所有皇帝中最顯眼的,最近有人整理出來...
  • 儒家政治學說的核心是
    發表於:2024-03-08
    仁政。儒家政治學說的核心是仁政,主張為政以德,修己治人。仁政最早是孔子提出為政以德,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爭取民心的政治方略,即指仁慈的統治措施。儒家的政治主張認為統治者寬厚待民,施...
  • 豪強趁儒家化轉型控制基層架空鄉賢致西漢滅亡
    發表於:2019-10-12
    田制崩壞漢代迎來兼併漢初實行國家授田制度,按軍功授田,創造了一大批大小地主和自耕農,並迅速安定了漢初的政治局面。國家授田制度是在地廣人稀的背景下實施的,由於當時人地矛盾並不突出,再...
  • 《荀子》簡介 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
    發表於:2020-06-24
    《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國後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時避漢宣帝劉詢諱稱為孫卿。年五十,始遊學於齊國,曾在齊國首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的稷...
  •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辦學經費從哪裡來?
    發表於:2019-04-07
    都知道孔子是民間教育的鼻祖,好多人都想孔子的辦學經費是從哪裡來的。眾所周知,孔子的家境也不富裕,父親去世的早,而且孔子的母親又是父親的小老婆,如此,孔子的辦學經費是從哪裡來的呢?其一,官...
  • 儒家思維 羅貫中貶損曹操背後存在的政治偏見
    發表於:2020-06-11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觀上看待政治,評價人物,因此對劉備的所作所為作了充分肯定。同時可能是對法家思想有那麼一點偏見,也鄙視曹操的人格,因此對曹操的政治行為作了較...
  • 秦時明月伏唸作為儒家第一高手實力有多可怕
    發表於:2020-03-15
    伏念是桑海儒家小聖賢莊的掌門人,和顏路、張良並稱為齊魯三傑,他推崇的王道治國成為統治者欣賞的治國之道,伏念從小就表現出特殊的氣質,被預言成為儒家未來的希望,儒家子弟對他都格外尊敬,稱...
  • 漢武帝為何尊儒 並非排斥諸子只因儒家太優秀
    發表於:2020-09-03
    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說:“至秦漢以後,中國學術大致歸宗於儒家,此非各家盡被排斥之謂,實是後起儒家能薈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義,將之盡行吸收,融會為一。故在先秦時,盡有百家爭鳴...
  • 漢朝時期法律制度開始走上“儒家化”道路
    發表於:2019-12-22
    公元前206年,秦朝敗亡。漢高祖劉邦在三年多的楚漢戰爭中擊敗項羽,於公元前202年稱帝,國號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或前漢。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漢,西漢即告結束。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建都...
  • 李斯是儒家出身嗎?為什麼李斯堅持的是法家思想?
    發表於:2020-04-13
    千古一相李斯,秦朝時代曾立下過大功,但是扶持二世胡亥繼位後不出三年便被胡亥腰斬於市,落得家族三代都遭此難的結局。據歷史資料的記載來看李斯分明是師承儒家,為什麼卻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
  • 儒家創始人孔子很理想主義 一生仕途毀於不現實
    發表於:2019-02-02
    春秋戰國550年,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結構大調整的一段時期。很多仁人志士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構建理想社會的看法。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就是這場文化運動的先驅者。然...
  • 儒家制衡 曹操成為壞典型是國情和歷史的必然
    發表於:2019-09-28
    許多人認為,曹操是遭誤解、被歪曲的歷史人物。對這種看法,我實在難以認同。在我看來,曹操被變成壞蛋,是國情的必然,也是歷史的必然。之所以會有這兩種必然,原因當然出在曹操本人身上。具體地...
  • 什麼是原始儒家精神
    發表於:2024-03-08
    原始儒家精神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廣泛滲透,在諸子百家中,歷史之所以選擇了儒學,並不是偶然。一方面,六經為春秋以前中華文明之結晶,而孔子以六經為教,最為全面地繼承了傳統文化。在這個意義上...
  •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 儒家傳統文化中的四書五經
    發表於:2019-07-02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我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
  • 《孟子》曾只是儒家輔導書 五代時列入“經書”
    發表於:2019-10-10
    儒家的經典書籍“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
  • 儒家人物 孟軻為何被後世尊稱為“亞聖”?
    發表於:2019-12-30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為何這樣稱呼他呢?說起儒教,人們便會很自然地想到“孔孟之道”。似乎孔、孟兩家的思想代表儒學的全部。的確,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孔孟之道作為統治...
  • 漢武帝為何尊儒 並非排斥諸子 只因儒家太優秀
    發表於:2020-10-24
    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說:“至秦漢以後,中國學術大致歸宗於儒家,此非各家盡被排斥之謂,實是後起儒家能薈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義,將之盡行吸收,融會為一。故在先秦時,盡有百家爭鳴...
  • 洪武帝朱元璋為何貶低孔子在儒家的地位
    發表於:2020-07-26
    孔子的《論語》,都說是一部天書,一部能治天下的天書,而宋朝宰相趙普認為憑藉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了。於是,世上便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之說。其實,這種說法出自《宋史》。相傳...
  • 中國影響世界的名人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發表於:2020-09-16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商朝我們便有了文字,可見文化之發達。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中國出現了不少偉人,他們改變了當時,也改變了世界。接下來給大家盤...
  • 漢族文化 儒家哲學代表人物簡介
    發表於:2020-06-14
    孔子透過對夏、商典籍的整理與對周文化的反省,開啟了儒家哲學的廣大思想內涵,其與弟子們的討論,被整理成《論語》、《易傳》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作。孔子創造出"仁"的哲學,在政治、教...
  • 孟子簡介 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發表於:2020-09-26
    孟子簡介: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漢族,東周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市是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
  • 同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孔子與孟子有何異同?
    發表於:2019-12-16
    “忠”,盡力為人謀;“恕”,推己及人。“忠恕”,簡而言之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從深層次看,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