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 神祕的壯族駱越文化有著怎樣的歷史來源和意義
    發表於:2020-03-22
    壯族文化形成的歷史可以追溯的先秦時期,那時候的還沒有壯族這個稱謂,在廣西存在的古國是駱越國。駱越國是嶺南壯族祖先著名的方國,但是還處在氏族社會的階段。可以說壯族人民是繼承了古駱...
  • 壯族文化 各色的壯族舞蹈是怎樣傳承與發展的
    發表於:2019-12-19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絡。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最早記錄,花山壁畫中壯族舞蹈的實際是當時壯族先民對蛙神的頌歌。這種舞姿的形狀是兩臂...
  • 壯族節日 壯族霜降節是為了紀念什麼
    發表於:2018-03-29
    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節日,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明朝末年,安南番王莫多佬親自率領一萬多兵馬犯境,下雷州守關土兵因兵力懸殊節節敗退,朝廷又未給予支援。緊急關頭,土...
  • 壯族宗教 佛教是怎樣傳進壯族的
    發表於:2020-08-16
    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後,由於歷代統治者較重視甚至加以倡導,很快紮下了根基,寺院佛塔遍及全國。佛教傳入廣西,至少可以溯至東晉。據《南朝梁會要》載:“鹹安元年(371年),交州人董宗之採珠...
  • 壯族葬禮:壯族人的葬禮有什麼樣的特殊儀式
    發表於:2018-11-17
    人死後,停屍於正廳。以柚葉、桃葉或姜煎水浴屍換裝。入殮時孝男孝女放聲號哭,也有唱《喪歌》的習慣,表示訣別。一般停屍三日。親戚故舊來吊,灑酒供祭。將死者生前喜愛的器物置於屍旁,用銅錢...
  • 壯族節日 壯族霜降節是怎樣由歷史演變而來的
    發表於:2018-03-29
    霜降節以大新縣下雷鎮最具特色,其來源與下雷土司傳說和慶豐收有關。相傳土司第十四世許文英,其妻岑玉音為湖潤土司的女兒,曾和其夫於清末一道騎牛到閩越沿海抗倭(一說抗安南)。因為岑玉音...
  • 壯族樂器 壯族樂器“天琴”外形簡介
    發表於:2020-07-27
    形制獨特,天琴的外形、構造和用料均獨具特色,琴筒與板胡相似,琴頭正窄側寬,琴桿既細又長。尤為特殊之處,是琴頭、琴桿用三節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個釘,未塗一點膠。這種樂器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
  • 壯族歷史 壯族的“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
    發表於:2020-08-16
    神靈崇拜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①土地公。壯族認為土地公是一方之主,主管一方水旱蟲災及人畜瘟疫的神靈。因此,村村設有土地...
  • 壯族的起源是什麼?又有哪些歷史文化
    發表於:2019-12-20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現代民族學、歷史界一般公認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她與周奉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譯音“俚”字,實是壯語中...
  • 明朝讓倭寇聞風喪膽的壯族女英豪
    發表於:2018-07-24
    在明朝中期,出過一位抗擊倭寇的壯族女英雄,她姓岑名花(公元1496~1555年),是歸順州(現在的廣西靖西縣)人。岑花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明朝的武將,她自幼聰明好學,飽讀詩書,習練武藝,精通兵法,後嫁給...
  • 壯族舞蹈 壯族的紙馬舞是怎樣跳的
    發表於:2020-07-27
    紙馬舞又名跳紙馬,是流傳於文山、馬關、硯山等地的壯族祭招性喪葬舞蹈。在文山縣,又主要流行於攀枝花下寨、水車寨、新平壩、高末一帶的壯族土支系居住區。紙馬是用竹篾紮成馬的形狀,再以...
  • 壯族螞拐節:壯族螞拐節上都有些什麼特色節目
    發表於:2018-11-17
    螞拐節活動主要流行東蘭縣紅水河兩岸的金谷、巴疇、長江、隘洞、東蘭、長樂、大同等鄉鎮的壯族村寨,同時,與東蘭縣相連線的天峨縣六排鎮納洞村、雲榜村,巴暮鄉板麼村,南丹縣吾隘鎮那地村也...
  • 壯族節日三月三:壯族三月三都有啥傳統習俗
    發表於:2018-11-12
    1、包五色糯米板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
  • 壯族舞蹈 壯族人是怎樣跳火貓舞的
    發表於:2020-07-27
    在眾貓咪隊伍前方,由一位頭插銀釵、身披花團錦簇、下墜流蘇繡花披肩的女子率隊、後隨兩名手提書寫祈求吉祥語句六角宮燈的妙齡少女和三名吹羊角喇叭的男子共同組成祭祀行列前導,在一旁鑼...
  • 壯族樂器 壯族樂器“琤尼”發展史簡介
    發表於:2020-05-19
    歷史悠久的琤尼,以前曾稱作壯族七絃琴、瓦琴、唐琴、福琴、神琴等,這大多是今人根據琴的形狀,並附會漢族樂器而來的,很不確切。它必須與漢族的七絃琴(古琴)有所區分,“琤尼”字也並非古箏之...
  • 揭祕:壯族米洛甲造人的傳說
    發表於:2020-03-21
    米洛甲(米:壯語媽媽之意),壯族裡的創世女神,一說為布洛陀之妻,另一說為布洛陀的母親。在漢語裡又譯作“姆洛甲”或“姆六甲”。廣西六甲鎮的姆洛甲女神峽便由此命名。相傳姆六甲是一位造天...
  • 壯族音樂 壯族“劉三姐歌謠”現狀簡介
    發表於:2020-07-27
    發展現狀"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是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日。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
  • 壯族武術有何歷史? 壯族“壯拳”簡介
    發表於:2020-05-19
    壯拳拳種在桂西南源遠流長,據《寧明州志》載:“花山距城五十里,江上峭壁畫有赤色人形,皆裸體,或大或小、或持干戈、或騎馬。而且沿江兩岸崖壁上如此類者多有。”壁畫是二千年前古越人所作,歷...
  • 壯族飲食 壯族日常飲食簡介
    發表於:2020-05-19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
  • 壯族文化 銅鼓是壯族怎樣的一種藝術
    發表於:2020-06-28
    銅鼓是我國南方濮、越人創造的一種打擊樂器。是我國藝術寶庫中之瑰寶。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曆史,以廣西數量最多,分佈量最廣。最初銅鼓是作飲器之用(即釜),後才演變為敲擊樂器。不管銅鼓...
  • 壯族人們的飲食習慣是什麼?又為何喜愛飲酒
    發表於:2018-11-17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
  • 壯族飲食:壯族的日常和節日飲食各有何特點
    發表於:2019-07-03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其中絕大部分分佈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70%以上的土地屬亞熱帶氣候,而壯族多居住在平壩的臨水地區,土地肥...
  • 壯族節日:壯族的三月三究竟是怎樣過的呢
    發表於:2018-11-12
    壯族三月三“三月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在歌圩旁邊,攤...
  • 壯族工藝品“壯錦”是怎樣發展至今的
    發表於:2020-06-28
    壯錦作為工藝美術織品,是壯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創造之一,其歷史也非常悠久。據說,早在漢代,當地就已經產生了"細者宜暑,柔熟者可禦寒"的"峒布"。聰明智慧的壯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纖維,織製出...
  • 壯族文化:壯族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及藝術
    發表於:2018-11-17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壯錦是壯族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的織錦藝術,已有一千年的發展史,與南京的雲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