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飲食 > 疾病調理

食品安全的說法有什麼

欄目: 疾病調理 / 發佈於: / 人氣:2.01W

食品安全是大家的一塊心病,頻繁爆出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大家防不勝防,也很是頭疼,面對生活壓力的同時,還要防備着某些食品對身體的威脅,那麼,我們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去改善,但是我們必須學會保護自己。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學習食品安全內幕,讓大家可能的吃到安全的食品。

食品安全的說法有什麼

《內幕》說法一:魚吃本地產的。鮮魚在常溫下的高密度運輸中,存活時間是8小時。很多商家爲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就會選擇添加孔雀石綠。孔雀石綠是種工業染料,殺菌效果好又便宜,但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所以最好吃本地的魚,越近越好。

食品專家點評:有些商販在運輸、售賣過程中,會給魚添加孔雀石綠,但這並不代表本地魚就是安全的。除運輸環節外,一些儲放活魚的魚池或酒店爲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也會用孔雀石綠進行消毒。

有三種方法可以用肉眼大致辨別出來,一是看魚鱗的創傷處。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表面會發綠,嚴重的呈現出青草綠色。燒熟後的魚肉、魚湯甚至是魚骨都有可能發綠;二是看魚的鰭條。

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經過浸泡後的鰭條易着色;三是如果水產品通體色澤發亮,也可能受過孔雀石綠污染。

專家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孔雀石綠是人類致癌物,只能算潛在的隱患。從安全角度說,買冰鮮水產比活的更好。冰鮮魚一般捕撈後就直接加冰保存,避免了運輸途中死亡或發病,更安全。

《內幕》說法二:用水泡不掉蔬菜上的農殘。種植蔬菜使用最廣泛的有機磷農藥是脂溶性的,不溶於水,很難用水泡沒。用鹽水洗的效果也不好,因爲氯化鈉能增加有機磷在水中的溶解度。

食品專家點評:專家說,僅用水泡確實不易清除農藥殘留,但是用鹽水浸泡更不可取。尤其對於嬌嫩的綠葉菜,鹽水會破壞菜葉的細胞膜,不僅損失營養,還可能讓農殘進入菜中。最好的辦法是用洗滌劑進行清洗;對於葉菜類,可以用稍大的水流沖洗;而結實的瓜果可用小刷子刷。

《內幕》說法三:少吃青蛙和黃鱔。現在農藥的使用率較高,而青蛙食量很大,體內富集的農藥會比其他動物多。在養殖黃鱔中會使用避孕藥催熟,甚至還有廠家研究避孕藥催熟的代用方法,成爲了一種行規。

食品專家點評:青蛙吃害蟲,而害蟲以植物爲食,生物鏈的放大作用使青蛙體內的農藥水平會超過蔬菜等農作物。即使它的農藥含量達不到傷害人體的水平,也不建議食用。

因爲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殺,會破壞周邊農村的生態系統,增加害蟲數量,間接導致要加大農藥使用量,造成食物中的農殘量更高。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部分不法商販會使用避孕藥使黃鱔變爲同一性別,以增大養殖密度,避免繁殖帶來的消耗,使水產品的體積變大、重量增加。除黃鱔外,在羅非魚和蝦的養殖過程中也有添加性激素的現象。

《內幕》說法四:少吃貝類。原來廣州流行吃生蠔,放在十幾年前,沒有什麼大問題。但現在江河湖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屬元素就是其中之一。貝類大部分以水和泥沙中的浮游動植物爲食,而重金屬就沉在泥沙裏,常吃貝類會吃進不少重金屬。在加工過程中,貝類很難達到食品安全要求的溫度,容易導致腹瀉。

食品專家點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水產問題專家說,貝類具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它在攝食的時候會把重金屬離子帶進體內,但沒有能力消化和排出,造成重金屬殘留,時間長了就越攢越多。

小編提醒,最好不要長期、大量食用貝類食物。如果只是偶爾吃一些,也無需太擔心重金屬中毒的問題。此外,貝類一定要加熱至全熟,最好採用蒸、煮的方法。如用要炒加工,一定要炒至貝殼全部開口,不能自然開口的最好別吃。

Tags: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