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休閒 > 世界之最

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薩特放棄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欄目: 世界之最 / 發佈於: / 人氣:2.12W

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是誰?讓-保羅·薩特(Jean-PaulSartre,1905年—1980年),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戰後的歷次鬥爭中都站在正義的一邊,對各種被剝奪權利者表示同情,反對冷戰。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等相關內容。

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薩特放棄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薩特於1905年生於法國,是世界著名作家、哲學家,法國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薩特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一點也不遜色於他在哲學上的成就。他從小就對文學創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就立即投入文學創作。

他的處女作是出版於1938年的《噁心》。《噁心》一出版就受到了讀者的喜愛,被認爲是薩特哲學內涵最豐富的小說作品。薩特的小說帶有濃厚的哲學色彩,很有特色,爲很多人所喜愛,尤其是他的自傳體小說《詞語》,這部自傳體小說讓薩特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但是薩特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拒絕諾貝爾文學獎!這讓當時的薩特在世界上名噪一時,他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薩特拒絕的理由是他認爲諾貝爾獎有着強烈的政治傾向性,這可能與他自己所倡導的存在主義哲學有關。

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薩特放棄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第2張

薩特輝煌時期

1943年薩特完成並出版了他的哲學專著《存在與虛無》(L'êtreetleNéant)。仍由伽利瑪出版社出版。薩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對人與世界關係的思考寫進這本哲學專著中。寫作是在艱苦的環境下完成的。因爲煤炭短缺和電力供應不足,薩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個叫弗洛的咖啡館,用乙炔照明來寫作。書問世後在知識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1944年,薩特的新戲《間隔》(Huis-closNOEXIT)(又譯《密室》)公演。這部戲只有三個演員,同時自始至終同時在舞臺上。大致情節是:三個人,一男兩女,他們死後被安排在一個房間裏。每個人都需要其中另一個人,而每一個又都妨礙另外兩個人彼此依靠,最後終於沒有任何一個人達到自己的願望。這次演出大獲成功。戲劇中的臺詞“他人,就是地獄!”成爲薩特最爲人熟知的一句話之一。薩特甚至被邀請作了一個關於《間隔》的演講。而後薩特又創造了一些戲劇。1945年與他人合作創辦了《現代雜誌》,評論當時國內外重大事件,並從此成爲職業作家。10月,薩特在現代俱樂部作了“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L'Existentialismeestunhumanisme)的演講。演講中薩特向公衆闡明瞭些基本觀點。指出存在先於本質。

1946年創作《死無葬身之地》(Mortsansépulture薩特戰後的第一個劇本)1946年《畢恭畢敬的妓女》(LaPutainrespectueuse或譯《可敬的妓女》曾改編拍攝爲同名影片),1948年2月薩特接受邀請擔任革命民主同盟(Rassemblementdémocratiquerévolutionnaire)執行委員。開始“介入”政治活動。但不久就和其領導人胡賽之間產生分歧並且日趨嚴重。第二年四月,薩特自己召開了一個革命民主同盟大會,在會上宣佈同胡賽對着幹。而此時,薩特的政治立場介於左翼與右翼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因此倍受兩方面的攻擊。同年,《骯髒的手》(LesMainssales)。50年代初期,薩特在政治上逐漸傾向共產黨。成爲共產黨同路人。1952年暑期的共產黨人雅克·杜克洛被捕和6月4日發生的罷工失敗對薩特造成很大的刺激。他撰寫並發表《共產黨人與和平》試圖說明共產黨和工人間的關係,分析造成罷工失敗的根源。1951年《魔鬼與上帝》(LeDiableetleBonDieu薩特本人非常喜歡這本劇本),1952年,阿爾貝·加繆的《反抗者》一書由於宣揚“純粹的反抗”、即反對革命暴力而導致了他和薩特的決裂。(另一說是《現代》雜誌的一個叫尚鬆寫的關於《反抗者》的評論文章惹怒了加繆。而加繆卻把這篇文章歸罪到薩特身上)。1955年,薩特和波伏娃訪問中國。

1953年《基恩》(是對大仲馬戲劇《基恩》的改編),1954年5月,薩特應蘇聯作家的邀請,訪問了蘇聯,發表了後來自己也承認是“撒謊”的講話。1955年《涅克拉索夫》出版。1955年9月薩特和波伏瓦應邀到中國訪問。對他來說中國是一個陌生的國度,而在中國,除幾個法國文學專家外,人們對薩特也幾乎一無所知。11月2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了薩特的文章《我對新中國的感受》,薩特在法國《觀察家》上也發表了《我所看到的中國》一文,談到他對中國的感受。1956年蘇聯軍隊入侵匈牙利,薩特譴責了蘇聯軍隊和對干涉表示支持的法共領導。並與共產黨決裂。但在政治傾向上仍然向左。1957年,《現代》雜誌匈牙利問題專期,薩特寫了《斯大林的幽靈》一文反對蘇聯干涉。但他又認爲,蘇聯仍然是血肉築成的社會主義。1958年他從戴高樂回到巴黎。1959年《阿爾託納的死囚》(LesSéquestrésd'Altona)在傳記小說上,薩特於1944年完成《波德萊爾》(1947年出版)1949年完成《讓熱內:戲子與殉道者》(Critiquedelaraisondialectique1952年出版,該書原爲讓熱內一本書的序,完成時卻長達578頁。成爲自有書籍史以來最長的一篇序)。

最早主動拒絕諾貝爾文學獎的人 薩特放棄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第3張

1960年薩特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重要的哲學著作《辯證理性批判》(TheCritiqueofDialecticalReason)的第一部分《實用整體理論》。第二部分則一直沒有完成。1963年《現代》雜誌發表了薩特的自傳性小說《詞語》(Lesmots),很多人認爲這本書標誌着薩特又重新回到了文學上來,薩特在這本書裏描述時間到他12歲、母親再婚前的童年生活爲止,薩特寫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爲他當時欠出版社一筆錢。196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拒絕領取。[9]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給予的榮譽。1968年5月法國大學發生了騷亂,反對越南戰爭和學校的規則。薩特與波伏娃等人發表了支持學生的行動的聲明。並前往大學發表演講。5月風暴過後薩特繼續同左派分子保持聯繫,參加了無產階級左派所出辦的報紙,並上街散發。1973年,薩特又擔任了另一份左派報紙《解放報》(Libération,左翼最大報紙,法國第三大全國性日報)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