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人羣 > 嬰幼兒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不容忽視 保守治療是首選

欄目: 嬰幼兒 / 發佈於: / 人氣:3.07W

俗話說“小孩沒有腰”,意思是說小孩子不會患腰痛病,只有到成年後隨着結婚、生育的變化,出現“腎虛”時,纔會腰痛。但現在臨牀上中學生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也不少,約佔門診量的5%左右,年齡在13—18歲之間,在青春期發育之後,以“豆芽菜”體型的和“肥胖”體型者多見。患者常自述腰痛不適,上課久坐後疼痛加重,休息後減輕,在體育活動後或摔傷後出現下肢放射痛,時輕時重,一般疼痛較輕,併發症較少,臨牀常誤診爲腰肌纖維炎,常規治療效果不佳。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不容忽視 保守治療是首選

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原因分析

從臨牀情況分析,青少年之所以在青春期就發作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發育過快

由於近20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平均身高比20年前提高5釐米左右,女孩子在11~14歲,男孩子在12~15歲這3年間快速長高,軟骨板骨化迅速,椎間盤發育不完全,髓核含水量較高,而膠原蛋白含量較少,椎間盤的柔韌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顯不足,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

2、運動過少

現在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除一天七八節課外,課外還留有大量作業,因坐姿時間過長,而運動的時間相對減少。容易引起腰部肌肉勢損,又不利於鈣質的吸收,影響了骨骼的發育。

3、嬰兒時期爬行少

人類的脊柱有4個正常的生理曲度,嬰兒在正常爬行過程中擡頭向前看,有利於頸椎前麴生理曲度的形成。同樣,爬行中腹部下垂可幫助腰椎生理前屈的形成。現在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幾個成人照看1個孩子,孩子爬行的機會很少,動不動就抱起來,稍稍能站直時就放在學步車中走路,對孩子的正常生理曲度的形成非常不利。到十幾歲時負重增加了就容易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

青少年椎間盤突出症應首選保守治療

青少年椎間盤突出症的臨牀表現與成人有較大差異:症狀較成人輕,腰痛及坐骨神經痛較輕,下肢肌萎縮及腱反射改變較少見,腰部變直甚至後凸,脊柱側凸常見,腰部僵硬明顯,直腿擡高試驗常呈陽性。常見到腰部畸形明顯而疼痛不明顯的病人,這種症狀與體徵不相平行的現象,由於臨牀表現與成人不一樣,部分病人一般檢查不易確診,容易造成漏診,這也是此病臨牀少見的原因之一。隨着人們對此年齡組椎間盤突出認識的逐步提高與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及臨牀應用,特別是CT、MRI檢查的應用,診斷並不困難,漏診、誤診也會越來越少。應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發現腰部損傷,出現腰部或伴有坐骨神經症狀者,應儘早處理。

對於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也與成年人一樣,首先應考慮保守治療,包括臥牀休息、牽引、理療、鍼灸按摩等。保守治療無效時同樣應及時實施手術。當然,對於青少年患者,手術應持更加慎重的態度,因爲無論何種腰椎手術,都要破壞腰椎的生理結構,對腰椎的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這在青少年患者中表現的更爲突出,一旦必須手術時,手術後就必須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鍛鍊腰背肌及腹肌,這對青少年腰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更爲重要。

預防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應注意:

1、注意飲食結構

保持標準形體,從小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在劇烈運動前,先要做好準備活動,且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和學會自我防護;

2、注意保暖防寒

寒冷溼氣侵襲人體,可使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乳酸、肌酸等)並刺激肌肉組織形成惡性循環,使肌肉處於痙攣狀態,久之可使肌肉纖維變性,發生慢性勞損;

3、保持良好的姿勢

不良姿勢是引起脊柱病的直接原因,腰背肌鍛鍊對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治療椎間盤突出有較好的效果。

此外,加強自我鍛鍊也是幫助腰椎間盤突出症恢復的重要方法,這裏推薦兩種自我鍛鍊方法,以供參考。

懸垂法

利用門框或單槓等物體進行懸垂鍛鍊。每日早晚各1次,時間根據個人差異而定。懸垂鍛鍊的原理是藉助人體自身重力作用進行的牽引治療,它不僅能使腰部得到放鬆,而且還能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進行懸垂時,應注意放鬆腰部及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達到牽引腰椎的目的。懸垂的上下動作一定要輕,避免因跳上跳下的動作過重而損傷腰椎,加重病情。

倒走法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選擇一條平坦、行人少、空氣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後倒着行走。每次約20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雙手叉腰堅持倒行鍛鍊,能使腰部肌肉的血循環加快,改善腰部肌肉的營養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