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野史祕聞

諸葛亮放什麼大招 劉備若從則能統一天下

欄目: 野史祕聞 / 發佈於: / 人氣:9.06K

諸葛亮作爲劉備的首席軍師,是劉備建立霸業最重要的功臣。早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就爲劉備量身定製了“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的戰略,這就是着名的“隆中對。”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這個戰略後來確實實現了一部分,即: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得到了實現,而沒有實現的部分,就是最後的結局---統一天下。

諸葛亮放什麼大招 劉備若從則能統一天下

很多人認爲諸葛亮的“隆中對”過於理想化,是一個可操作性很低,甚至根本無法實現的“空想。”確實,如果僅看後來的形勢發展,荊州被曹劉孫三家瓜分,關羽以半州之地想要北伐,無疑是十分困難的,正是由於關羽荊州方面軍的失敗,導致蜀漢再也無力統一中國。

那麼這麼看來,是不是說諸葛亮的戰略就是可操作性很低的“空想”呢?諸葛亮作爲後漢三國時代首屈一指的戰略家,“隆中對”作爲他的代表性戰略,當然不會是空想。諸葛亮最初提出取荊州、益州,然後北伐的戰略時,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取得荊州和益州全境!

我們看“隆中對”諸葛亮的原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可見,諸葛亮最初爲劉備設想的是:取代劉表,將全荊州納入自己的控制!荊州是漢末大州,是少數幾個受到戰火波及較小的州,加上北方大批流民南下,劉表又常期經營,使得荊州成爲一塊富饒的沃土。

荊州軍常年“帶甲十萬”,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曹操的時候獻上荊州全軍在八萬以上。

要知道,蜀漢滅亡時,全益州之兵不過十萬,也就是說,劉備若能取得荊州全境,那麼蜀漢的實力將是後來的兩倍!荊州真正殘破是在赤壁之戰以後的事情。曹操取得荊州後,在赤壁大敗,曹軍北迴,荊州出現權力真空。曾經富饒的荊州陷入曹劉孫三家的混戰,多年下來,大批人民死亡或逃逸,田地荒蕪,城郭殘破。

對於這一點,史書《九州春秋》明確的記載:統說備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

這是龐統對劉備說的話:荊州荒涼殘破,人民物產消耗殆盡,東邊有孫權,北邊有曹操,想要靠這片地方鼎足三分,幾乎不可能。

我們看,劉備取得的荊州可不是諸葛亮原本設想的那個完整的荊州。劉備的荊州是一個只有南荊州,且主要人口被曹操遷徙到北方,以及土地荒蕪的荊州。

從這個角度看,劉備集團從最開始就沒有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設想進展。那麼諸葛亮最初設計“隆中對”戰略,究竟是要怎樣取得荊州全境呢?這其實才是諸葛亮的大招!

諸葛亮是荊州派代表人物,他的本意就是想讓劉備取代老邁昏聵的劉表統治荊州。

而這一步最重要的一環,在於劉備。根據《漢末英雄記》記載:表病,上備領荊州刺史。《魏書》記載: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爲薄,所不忍也。”

這兩個記載都是說同一件事,就是劉表臨死前打算將荊州託付給劉備,但劉備拒絕了!而劉備拒絕的理由是“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爲薄,所不忍也。”

另外,劉備在躲避曹操大軍難逃的途中,曾經過襄陽,諸葛亮力勸劉備襲擊襄陽城,從而號令全荊州,[email protected]: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劉備再次失去一舉獲得荊州的機會。

對於上面的記載,也有人提出過異議,這些人主要提出以下幾點不同意見:第一,劉表一直在提防劉備,不會主動將權力交給劉備;第二,劉表死後,荊州大權在蔡氏手中,劉備就算同意接班劉表,也無法獲得真正的權力;第三,劉備南逃,根本無力攻擊襄陽,劉備拒絕諸葛亮的建議,並非不想進攻,而是力不從心。

我們作爲後來人已經無從得知劉備當時真實的想法,他究竟是沽名釣譽,宅心仁厚不願意奪取同宗的基業呢?還是真的力不從心,便僞裝成君子風度呢?

其實,這些已經不重要,不管劉備是出於何種心態,真實的結局是:諸葛亮設想的取得荊州全境的戰略無法實現了。

後來劉備從孫權手中要來南荊州,雖然算是在荊州有了一塊根據地,但畢竟與那個鼎盛的荊州相去甚遠。

更何況,經過一番周折,孫權將荊州視爲本來屬於自己的領土,自己只是借給劉備,這就爲後來孫劉聯盟破裂埋下了隱患。假如最初劉備獨立取得荊州全境,孫權即便仍覬覦荊州,但那樣理虧的反而是東吳,他們總會有所收斂吧。

總之,無論誰是誰非,諸葛亮放的“大招”是趁機取得荊州全境,但卻因爲劉備的遲疑而未能實現。可以說,蜀漢衰亡在失去荊州全境時就已經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