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大清朝歷史上荊州的滿蒙八旗如何由來?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1.87W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81年),平西王吳三桂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起兵反叛。吳三桂率軍從雲南出發,揮師北上,湖南很快被攻陷,反叛兵攻下了岳陽。這直接威脅到了長江北岸的重陣——荊州,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就這在危機時刻,康熙皇帝命令都統巴部爾統領率三千滿洲騎兵趕到荊州陣守。從此,吳三桂不能再過長江一步,直至三年後在昆明被消滅。

大清朝歷史上荊州的滿蒙八旗如何由來?

三番之亂平定之後,清王朝決定在荊州設置將軍府,進駐八旗兵。滿蒙八旗在荊州一住就是兩百多年。從最開始的四千人,發展到兩萬多人。當時的八旗分爲兩種:一種是軍隊八旗,也就是保衛北京城的八旗;另一種是駐防八旗,也就是分駐各地的八旗。荊州的八旗屬於駐防八旗。

八旗軍進入荊州城後,因爲當時的環境影響,在城內修建起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城牆”,將荊州城分爲東、西兩個部分。漢人在西城居住,滿蒙人在東城居住。在東城駐防基地,八旗又按照各自的旗爲自己的營地重新佈局,比如正黃旗大街、鑲黃旗大街、正白旗大街,還成立了各種的行政機關。駐防城不僅是一個大軍營,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八旗行政區域。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那條貫通南北的城牆被拆除,滿漢也漸漸融合。最後,連姓氏也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