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鬼子都把蔣介石逼到重慶了 爲何還要和鬼子和談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83W

蔣介石要高宗武出面同日本搞妥協活動的主意是早就打定的。在盧溝橋事變後不久,有一次胡適等人同蔣介石一起吃午飯,就談及此事。在《胡適日記》中有這樣的記錄:“(民國)二十六,七,三十一,蔣先生約午飯。在座者有梅伯苓、陶希聖、陳布雷、蔣夫人,極難談話。蔣先生宣言決定作戰,可支持6個月。伯苓附和之。我不便說話,只能在臨告辭時說了一句話:‘外交路線不可斷,外交事應尋高宗武一談,此人能負責任,並有見識。’他說:‘我知道他。我是要找他談話。’下午汪精衛先生到了南京,找宗武去長談。談後宗武來看我,始知蔣先生今午已找他去談過了。宗武談其甚詳。”

鬼子都把蔣介石逼到重慶了 爲何還要和鬼子和談

“陶德曼工作”結束後,高宗武就被蔣介石利用起來進行妥協工作。高宗武同日本聯絡的人是日本“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滿鐵)駐南京事務所主任西義顯。西義顯同高宗武,還有董道寧(亞洲司日本科科長)都是留日時的同學。西義顯進行這次工作是得到滿鐵總裁松岡洋右的同意,並撥款資助。1938年1月17日,董道寧去看望西義顯。在西義顯的奔走和安排下,於2月14日赴日本活動,會見了日本參謀本部第八課(主管謀略)課長影佐楨昭,交換了初步意見,並將影佐的一封親筆信帶給何應欽和張羣(1938年元旦,國民黨中央機構改組,蔣介石辭卸行政院長兼職,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政院長由原副院長孔祥熙升任,並以熟悉對日關係的原外交部長張羣繼任副院長),其內容是:“近衛聲明將致東西命運陷於窮途末路。董道寧來日,傳達貴國政府之誠意,大爲感動;希望繼起有人,以解日本朝野之惑。”爲什麼影佐寫信給何應欽、張羣呢?這固然是何、張的地位關係,同時也因爲何、張與影佐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1938年4月5日,高宗武將這些情況向蔣介石作了報告。

4月16日,高宗武同西義顯在香港晤談。高宗武向西義顯傳達蔣介石的宗旨說:“我認爲日本對中國作戰之真正意圖:(1)對俄關係之安全保障。(2)對中國經濟發展及依存之確保。這兩項趣旨可在原則上承認。第一項更分類如下:(甲)東北四省。(乙)內蒙。(丙)河北、察哈爾。(甲)(乙)兩項可留待他日協議。(丙)項須絕對的發還中國,長城以南中國領土主權之確立與行政完整,日本須予尊重。若上項趣旨承你們諒解,則先行停戰,然後以上述條件爲基礎,進入和平目的交涉。”據西義顯回憶,當時高宗武曾這樣說:“蔣委員長對影佐大佐的書信頗爲感動,請口頭向日本政府轉達以下意見。”這些意見就是上述高宗武向西義顯傳達蔣介石的宗旨。西義顯當時認爲這些條件“是民族主義的中國的最低要求,有真實感”。

之後,西義顯於4月27日回國,將高宗武的提案報告本國政府。可是在這段期間戰事已有變化,日本對於臺兒莊的大敗大爲激動,正調援軍“要雪洗這數十年未有的敗戰”,故而傾其全力進攻徐州,日本政府叫嚷:“須徹底膺懲蔣政權而使其潰滅,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這時,蔣介石還是叫高宗武在香港同日本人往來。結果,高宗武在西義顯的安排下,於6月23日赴日本活動。高的這一行動是蔣介石所不知道的,蔣介石很惱火,在24日的日記中說:“高宗武擅自妄動,可謂膽大妄爲矣!”但高的這一行動,汪精衛等人是支持的,當時周佛海就非常積極促使高去日本活動。今井武夫在回憶中說:“周佛海這時勸高宗武把旅程延長到東京,自行對日本政府進行聯絡,並向高擔保說,對蔣介石由他負一切責任。”

高在日本會見近衛(首相)和板垣(陸相)。高向他們說明:東行的目的在要求日本放棄帝國主義,把中國看作對等國家,這是實現中日和平的絕對條件,也是大前提。他要求日本拿事實來表示有實踐這等條件的誠意,則以汪精衛爲首的中國內部和平勢力調停兩國爭執,展開全面和平運動。高說明他本人旨在努力結成這種勢力。高要求近衛給汪精衛寫信,“近衛認爲一個國家內閣總理如這樣作法,未免過分,至少時期還早,所以只允許由陸軍大臣寫這封信”。

但近衛和板垣都堅持要求“蔣介石下野”作爲和平交涉的一個重要問題。蔣介石在7月3日的日記中說:“敵陸相板垣見倭王后,復向外國記者發表倒蔣之聲明,是其妄想逼餘下野,而無攻漢之決心也。然餘決不屈服,則敵只有加緊進攻之一途。”高宗武看到這種情況,回到香港後不敢去見蔣介石,只是將他的日記及會談記錄等資料整理好,於7月21日寄到武漢給蔣介石,並寫了一封信給蔣介石,信中說:“職於6月23日由香港祕密東渡,刻已平安返港。茲謹將職東渡日記及在東會談記錄與職個人觀感三項,分別呈閱。倘有可以供鈞座參考之處,則或可瀆職擅越之罪於萬一也。”

7月25日,蔣介石約汪精衛、張羣討論高宗武的報告,大罵高宗武。今井武夫在回憶中說:“他(指高宗武)大失所望,胸部舊病復發,就不再回漢口,只向周佛海提出了報告,自己留在香港專心養病。周根據高的報告,知道日本政府爲了和平沒有放棄要汪兆銘出馬的希望,所以在他向蔣介石報告之前,首先同汪本人商量。汪要他如實向蔣報告,周就向蔣提出了報告。蔣介石把高的報告讀了一遍,然後交給張羣,接着又叫人拿給汪看。兩三天以後,蔣叫來了祕書長陳布雷,大怒之下責問說:‘高宗武是個混蛋。誰叫他到日本去的?’”

通過高宗武進行妥協的這條渠道也斷了。“本來高宗武的任務,是從日本人方面獲取情報向國民政府呈報;可是當他和西義顯會面的過程中,卻逐漸受了對方的影響,而成了被日軍所利用於爲汪兆銘擡轎子的腳伕。”

就這個階段蔣介石的妥協活動來講,由於兩條渠道的斷線而中斷了。此後汪精衛的投降活動加緊了,直到汪精衛脫離抗戰陣營。

汪精衛自1938年12月逃離重慶到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建立僞政權,中間經過了將近16個月,其後又過了8個月,日本才正式予以承認。這整整兩年的時間對汪精衛來說是漫長而痛苦的,對日本來說則是經過漫長等待後的無奈選擇。據今井武夫回憶,自1939年秋季以來,在與汪從事和平路線工作的同時,日本另外努力開闢與重慶政府的聯絡路線。

1939年10月30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以樹立新中央政府爲中心的事變處理最高指導方針》,設想了實現“蔣汪合流”的三種模式:一爲“事前合流模式”,即先與重慶方面停戰,再行“蔣汪合流”,成立新中央政府;二爲“事後合流模式”,即先成立汪精衛中央政府,再行日、渝停戰,然後實現“蔣汪合流”;三爲“大持久戰模式”,即新舊兩中央政府對立,逐漸轉入“大持久戰”,等待世界形勢的變化,在世界範圍內解決中國事變。日本政府決定首先全力爭取實現第一模式,若不成,再依次實施第二、第三模式。當時日本想用武力及謀略迫使重慶的國民政府在1940年底屈服,因此一面利用汪僞作爲威脅重慶講和的手段;另一面更注意建立和重慶的直接接觸的線索,以便了解重慶的動向,加強和平攻勢。所以,從1939年秋季開始,日本“在與汪建立和平政府的工作並行”,“努力開闢與重慶政府的聯絡路線”。

9月15日,日本參謀本部以《以建立中央政府爲中心處理事變的最高方針》爲題起草的文件中說:“建立新中央政府的工作,其實質包括促成重慶停戰的指導,吸收其武力、財力。”日本將這項工作叫作“桐工作”。1939年12月下旬,以宋子良身份出現的曾廣,在香港和日本駐香港武官鈴木卓爾中佐會談。鈴木的實際身份,今井武夫說:“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於1939年10月在南京設立後,11月底就起用參謀本部的鈴木卓爾中佐駐在香港,命令他策劃建立同重慶政府的聯絡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