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馬背詩人”是誰?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在文人眼裏,吟詩應該是一件非常清淨高雅的事情,通常一首詩的完成,大體上要經過構思、揣摩、推敲、修改等階段,最後才能定稿。而要完成一件優秀的“文字工程”,寫出千古傳誦的名句,作者除了具備較高的文字素養之外,能否身處一個不爲外界不良因素所幹擾的創作環境,也是極爲重要的。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馬背詩人”是誰?

然而,有些詩人的“抗干擾”能力卻特別強,對外界不良環境能夠“視而不見”,隨時隨地都可以作詩,即使身邊是“槍林彈雨”、“刀光劍影”也毫不在乎,即使是在疲憊的行軍中,在簡陋的軍營裏,在顛簸的馬背上,在戰鬥的空隙時,也無法掩蓋發自內心的“詩興”。近代的毛澤東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而且他的詩多是“在馬背上哼成的”。

“在馬背上哼成的”,這話很有意境。古人說,讀書有“三上”:馬上,枕上,廁上。哼詩自然也有這“三上”。不過,古人讀書哼詩在“馬上”,那馬,是旅途之馬,是“古道、西風、瘦馬”之馬,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之馬。而毛澤東在馬上哼詩,那馬,是征戰之馬。此種豪情、意氣,化而爲詩,這種境界、這份灑脫,無不令人讚歎不已。

然而把時間追溯到1700多年以前的東漢末年,也曾經有一位善於在馬背上作詩的詩人,他就是曹操。曹操的詩歌作品,留傳到現在的有二十二首,他的作品剛健質樸,情調悲涼,具有現實主義精神。同時,曹操的詩歌絕大多數創作於行軍打仗期間,可以說,曹操是中國第一個“馬背上的詩人”。試舉五例。

190年正月,以袁紹爲盟主的關東各州郡十八路諸侯,組成聯軍,準備討伐禍亂朝廷的董卓,當時正在老家招兵買馬的曹操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被授以奮武將軍。在出行的路上,坐在顛簸的馬背上,曹操想到了討伐董卓的羣雄之間相互爭權奪利,造成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因而感懷時局,以古題寫時事,寫下了《蒿里行》這首詩,控訴了軍閥混戰給人民造成的苦難,表達了他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206年正月,曹操從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出兵,取道河內,北上太行山,征討叛將高幹。當大軍翻越太行山時,曾屯兵在壺關口。當時正值嚴冬,曹操在簡陋的軍帳中感慨萬千,不由詩興大發,便以慷慨悲涼之氣,寫下了《苦寒行》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描述了行軍時的辛苦。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爲之摧。

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

207年五月,曹操出兵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勝利班師,經過位於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碣石山。曹操登高望遠,放眼寬廣浩瀚的大海(即渤海),不禁觸景生情,作《觀滄海》一首,詩中描寫了大海洶涌、壯偉的美麗景色。通過寫大海的寬廣和波濤的起伏,反映了曹操寬闊、雄壯的情懷。這首《觀滄海》,是中國歷史上寫景詩中最早的名作。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07年,曹操擊敗袁紹父子,北征平定烏桓後,志在統一天下,不禁躊躇滿志,樂觀自信,於是寫下了《龜雖壽》這首詩歌,抒發曹操老當益壯、自強不息、胸懷建功立業的壯心豪情。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即使到了晚年,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盪着馳騁千里的豪情。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08年冬,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南下,飲馬長江,準備與孫權、劉備決戰,進而統一全國。十一月十五夜裏,明月皎潔,曹操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時,曹操取槊立於船頭,想到自己“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和“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的豐功偉績,一時豪情萬丈,慷慨而歌。歌辭就是下面這首《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東漢末年,儘管軍閥混戰,政局動盪,但是詩歌這種文學題材卻得到了重大發展。尤其是在建安年間(196年—220年),以曹操爲首的詩人,繼承了漢代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在文學史上開創了一代文風——“建安風骨”,其風格主要特徵爲情辭慷慨,格調剛健。作爲建安文學的發起人,曹操在中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