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開元盛世最後一相張九齡爲何罷相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張九齡之所以被成爲張曲江,最主要的一個是,他是韶州曲江人。古代人有個以籍貫來命名人的習慣。比如,宋代的米芾,祖籍山西,遷居襄陽,因此後世人稱之爲“米襄陽”。比如,明代的王守仁,在會稽上陽明洞宿居了一段日子,因此就自命爲王陽明。所以,張九齡被稱爲張曲江,主要還是後人以他的家鄉來命名他了。

開元盛世最後一相張九齡爲何罷相

早在張九齡擔任宰相的時候,他見到安祿山時,就直接斷言此人狼子野心,他日必定禍亂幽州。他就向皇上請示,趁這個機會誅殺安祿山。然後當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並不相信他,沒有同意他的意見,反而在日後愈發重用安祿山。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在范陽騎兵,兵鋒直逼唐朝的首都長安。驚惶之下,唐玄宗只好一個勁的往四川方向逃跑。在途中,他忽然想到了張九齡曾經勸告他誅殺安祿山的事情,後悔不已,寫下了一副對聯:蜀道鈴聲,此際念公真晚矣;曲江風度,他日卜相孰如之。已表示自己的悔意和對張九齡的紀念。同時派人到已經在開元二十八年就已經死去的張九齡在曲江的墓前去掃墓,並追贈其爲司徒。正是由於唐玄宗的這段對聯和張九齡的遠見卓識,也成了他被成爲張曲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他沒有受小人的誣陷而被罷相,或許他可以像姚崇、宋璟那樣,延續開元盛世的輝煌,但正是有了這些許遺憾,所以人們才越發懷念他。

張九齡罷相

張九齡,唐玄宗時期的宰相,開元盛世的最後一任名相。在他之後,大唐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終引發了幾乎導致唐王朝滅亡的“安史之亂”。在張九齡當政期間,唐王朝雖然繁華到了極點,但社會的各種矛盾已經暗流洶涌。張九齡重視農桑,輕徭薄賦,整頓吏治,保持了開元盛世的最後幾年的穩定。

唐玄宗寵愛武惠妃,武惠妃想讓她自己的兒子當太子,日後可以繼承大統。所以她私下裏欲謀廢掉當時的太子李瑛。但是她也知道,廢太子是大事,如果沒有朝中大臣的支持,這事根本幹不成。所以武惠妃就派了個宮中的官奴去遊說張九齡。結果遊說不成,反而被張九齡罵了一通。張九齡馬上將此事告知了皇帝,從而挫敗了武惠妃謀立太子的陰謀,穩定了宮廷形勢。但他也因此得罪了武惠妃。

張九齡識人明察秋毫,剛見到安祿山就斷言此人日後必反,便向唐玄宗申請斬殺安祿山。但唐玄宗卻沒有同意他的這個意見,二十年後,果然引爆了“安史之亂”,幾乎導致大唐王朝的滅亡。

當唐玄宗欲立範陽節度使張守珪爲相,立朔方節度使牛仙客爲尚書時,張九齡極力阻止。這下也引起了皇上對他的不滿。

開元二十五年四月,監察御史周子諒彈劾牛仙客,在奏章上引用了武后時的讖詞:首尾三鱗六十年,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其中“兩角犢子”被解讀成牛,言下之意必有姓牛的人來禍亂大唐。唐玄宗認爲他荒謬,當場將他杖於朝堂之上,幾乎把周子諒打死。十七日流放廣西,在流放的路上死去。

這時,李林甫想起了當初他立相時張九齡也竭力阻止,就對皇帝說:周子諒是張九齡推薦的,張九齡也要之罪。唐玄宗想起了張九齡處處與他作對的往事,新仇舊恨一併發作。於是張九齡也受了牽連被罷相,貶爲荊州長史。

而在張九齡被罷相後沒幾天,太子瑛和瑤、琚兩位王子也被貶爲庶人。

張九齡的風度

在貫穿整個唐朝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張九齡這個人,他的風度被世人津津樂道。其個人風度,不僅表現在他的外表上,更具備了常人無可企及的內涵。而“九齡風度”也成爲了當時世人官僚爭相模仿的對象,更被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讚譽有加,乃至於張九齡被罷相後,唐玄宗在認命之後的宰相時,都要問上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

唐玄宗是個很有識人眼光的皇帝,在開元年間,他任命的宰相,大多成了名相,而張九齡也是其中之一。那麼,張九齡的風度,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儀容儀表。張九齡是個很注重儀容儀表的人,無論是在家還是上朝,還是外出辦公,始終都保持着一種風度翩翩的姿態。不管什麼時候,都表現出一種神采奕奕的樣子,而且衣着整潔,溫文儒雅。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外貌、舉止或許可以被模仿,但氣質是絕對模仿不來的。

二、正直的爲人和卓越的遠見。在張九齡一代,他的政治遠見有種媲美諸葛亮的能力。當他初見安祿山的時候,張九齡就認定這個人將來一定是禍害唐朝的人。而果真,安祿山叛亂了,被平定後,張九齡執意要殺了他,但當時皇帝並沒有同意。幾十年後,安祿山再次叛亂,把已經七十多歲的唐玄宗逼往四川。這時,唐玄宗纔想起了張九齡的勸告,後悔不已,題了一副對聯紀念他:蜀道鈴聲,此己念公真晚矣;曲江風度,他年卜相孰如之。

張九齡墓

唐代名相張九齡的墓地位於廣東韶關市北郊羅源洞山麓,是廣東省最具代表性質的,碩果僅存的唐代大型墓葬羣。張九齡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宰相,少有才名,爲官清正。曾預言安祿山必反。

在和李林甫的政治鬥爭中失敗,被罷相。四年後,在回鄉掃墓時病逝於自己家中。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思念張九齡,曾派人來到他的墓前祭奠,並追贈其司徒。其後唐玄宗任命宰相,總要問過此人的風度和張九齡相比如何。

張九齡之墓的性質是張氏家族的墓葬形式,在他葬在一起的,還有其妻子盧氏,弟九皋、九章等。1919年,國民政府重新修繕了張九齡墓羣,重建張文獻公祠,重刻墓碑、神道碑、墓道界碑和杜甫的八哀詩等。1960年,因墓羣在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組織下進行了一次清理挖掘,但挖掘出來的文物寥寥無幾,經過現場勘查,張九齡之墓在本次挖掘前已經遭到過盜墓。1978年,該墓羣被評爲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張九齡墓是以磚室結構爲主,分成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墓室以四角攢尖式,長8米左右,寬5米左右,高5.35米。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四壁和甬道繪有大量的唐代侍女蟠桃園筆畫,這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是極其珍貴的唐代壁畫文物。在墓前伸到上,原有兩座石像,今已損毀,現改成了唐代嶺南節度使徐浩題寫的神道碑和大詩人杜甫的詩作《故右僕射相國張九公齡詩》。在張九齡的墓下饗堂,刻有明清時期的大量碑刻,也是極其重要的文物。分成很多種,有的是自己取,有的是別人取,有的是皇帝賜,以及死後的諡號等。通常,字和名意義上有一定的聯繫,而字是對其人名的一種釋義。如關羽,字雲長,取的就是一飛沖天的含義。

張九齡,字子壽。九齡,大概是有九十高齡的意思。表達了張九齡的父母對孩子的祝福,願他健康長壽。子,在古語中一般是對男子的美稱。比如杜甫,字子美。甫是對男子的美稱,子不解釋,美就和甫對應。同樣,張九齡字子壽,子不釋義,壽和九齡對應,長壽、高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