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風雲人物

抗日名將蔡廷鍇 揭祕影響中國歷史的三次決定

欄目: 風雲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3.08W

蔡廷鍇(1892~1968年),字賢初,廣東羅定人,保定軍校畢業,早年參加同盟會,後成爲抗日名將。他一生做了影響中國歷史的三件事:一是他在南昌起義中拉走起義隊伍,叛離革命;二是他在“一·二八”事變中堅決主張抗擊日軍,領導淞滬抗戰;三是他與蔣光鼐等人一起發動“福建事變”,積極主張抗日反蔣。新中國成立後,他站到了人民一邊,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抗日名將蔡廷鍇 揭祕影響中國歷史的三次決定

一、南昌起義中拉走起義隊伍

蔡廷鍇早年在粵軍中任職。1922年5月,孫中山在韶關督師北伐時,攻贛州城十日不下,此時任粵軍第一師連長的蔡廷鍇率敢死隊一百餘人,向守軍部隊發起猛烈衝擊,很快將敵陣衝破,佔領了贛州城。第二年五月,在攻打肇慶時,他再次被選爲敢死隊隊長,率地雷隊將東城城牆炸開一個缺口,衝進城內,全殲守敵,克復肇慶城。此後,在歷次作戰中,他都是衝鋒在前,因而有粵軍猛將之稱。由於蔡廷鍇屢立戰功,1925年被提拔爲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師團長,1927年初升任第十師師長。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時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的汪精衛在廬山得知此消息後,非常震驚,急忙召集諸將前來開會。可是武漢方面雖然軍隊很多,但汪精衛根本指揮不動他們。統兵將領們都想保存實力,不願和起義部隊作戰。命令下了,都無動於衷,但只有蔡廷鍇一個人例外。

蔡廷鍇與葉挺是老鄉,兩人交情很好,葉挺曾經以“把部隊帶回廣東,脫離汪精衛,自己打天下”爲掩護試探過蔡的態度,爭取過蔡,而蔡並不急於表態,不露聲色,讓葉始終對自己抱有幻想。南昌起義發生的當天,蔡廷鍇正隨汪精衛在廬山開會,聽到自己的第十師被葉挺也給帶到南昌參加了起義,頓時坐不住了。他非常着急,散會後就連夜趕往南昌。當然,他去的目的不是爲汪精衛平叛,而是打着“同去革命”的幌子去拉回自己的部隊。蔡廷鍇來到起義部隊後,說是同來參加革命,周恩來、賀龍、劉伯承、朱德等人表示歡迎,惟有譚平山認爲此人“態度曖昧,立場模糊”,應該乘機將其扣留。而葉挺是個仗義的人,當即表示反對,爲蔡大包大攬,還認爲隨便扣留來參加革命的人,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周恩來覺得葉挺說得有道理,就採納了葉挺的意見。

當時,蔡廷鍇握着周恩來的手埋怨大家說,起義爲什麼事先不叫上我,說自己這次匆匆趕來就是爲了投身革命,哪怕是當一小卒,爲大家牽馬墜鐙也願意。一席話真的就把諸位給感動了,周恩來對他完全信任了。任命他爲左翼總指揮,進入軍事委員會,成爲七個委員之一。並把第十師仍舊交給他指揮,由他任師長,這使他暗暗慶幸。隨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讓蔡廷鍇當開路先鋒。這真是天隨人願,蔡廷鍇正愁第十師被裹挾在其他起義部隊之中,沒有脫身的機會,如果輕舉妄動,勢必引起懷疑。現在機會終於來了。當部隊8月3日起程,8月4日入進賢縣時,蔡見前後左右均無其他部隊,機會難得,便立即和心腹密謀,將部隊中的幾個中共黨員“禮送出境”後,就一溜煙帶着部隊拐了個彎往福建方向逃去,投靠蔣介石去了。

蔡廷鍇這一舉動使起義隊伍的南下計劃受到嚴重挫折,部隊情緒發生動搖。接着,賀龍二十軍的參謀長也帶着一批部隊脫離了革命,這兩起叛離事件幾乎使起義部隊損失了三分之一。而最重要的還是動搖了起義部隊的情緒,此後逃離部隊的人成風,最後到達天心圩朱德進行改編時只剩下800餘人了。此後,蔡廷鍇跟隨蔣介石參加了中原大戰等多次軍閥混戰。1931年初,蔣介石調他的部隊進入江西,參加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二、三次“圍剿”。在第三次“圍剿”的高興圩大戰中,彭德懷的紅三軍團和林彪的紅四軍等部隊包圍了蔡廷鍇的部隊,未料到竟打成了一場持續數日的血戰。從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再到黑夜,紅軍反覆發起衝擊,雙方數十次用刺刀拼刺。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驅策戰馬,揮舞戰刀,身先士卒率隊奮身衝擊;蔣軍一軍團代總指揮蔡廷鍇手持雙槍,聲嘶力竭,親率指揮部人員壓在第一線督戰。雙方都拼了老命。激戰中蔡軍幾番全線動搖。其六十師師長沈光漢擅自向興國方向逃去十餘里,軍團部人員和蔡的隨員都有人逃跑;蔡廷鍇幾番想拔槍自殺,但一轉念“橫豎一死,未到紅軍俘我之時,先死殊不值”,又糾集殘兵拼殺下去。這一仗就算打了個平手,最後,毛澤東下令主動撤走。高興圩血戰,成爲紅軍第三次反“圍剿”中持續時間最長、戰況最激烈的一次戰鬥。此戰紅軍傷亡重大,紅三軍團四師師長鄒平、紅四軍十一師師長曾始莪均不幸犧牲。後來,毛澤東多次提到他指揮過四次敗仗,第一個就是高興圩戰役。

二、淞滬抗戰堅決主張抗擊日軍

高興圩血戰後一週,“九一八”事變爆發。蔡廷鍇在贛州率部誓師,要求抗日,反對內戰。他率十九路軍駐防上海後,日本海軍陸戰隊不斷向上海增兵,並進一步製造事端。1932年1月22日,日本領事村井向中方提出無理要求,要十九路軍後撤30公里,蔡廷鍇堅決不允,軍政部長何應欽來滬與蔡面談。何應欽說,現在國力未充,敵方提出要我後撤,政府本應拒絕,但爲保存國力起見,只有不得已忍辱負重。十九路軍可後撤,政府擬以外交途徑解決。蔡廷鍇說,駐地是我國領土,撤退殊無理由。政府要撤,請不限於敵方要求,調我全軍離開京滬路,我當絕對服從。何應欽碰了壁,張靜江又出馬,約蔡廷鍇在杜月笙家面談。張說,十九路軍素來軍紀嚴明,革命戰爭有功,望體念中央意旨,避免與日軍衝突。上海華洋雜處,繁華之區,戰端一開,損失極大。倘能撤退,我可報告蔣總司令。

蔡廷鍇一聽這話,脖子一挺說,上海是中國領土,十九路軍是中國軍隊,有權駐兵上海,與日帝毫無關係。萬一日軍膽敢來犯,我軍守土有責。張先生也是中國人,請接納此意,向蔣總司令報告。有蔣介石老師之稱的張靜江,平素在國民黨圈子內頗具權威,這次卻在蔡廷鍇面前丟了面子。1月23日,蔡廷鍇與蔣光鼐在上海召開了十九路軍營以上幹部會議,做出了堅決抵抗日軍決定,並作了具體部署。24日,蔡廷鍇又到蘇州召開十九路軍駐蘇高級將領緊急會議,宣佈抗戰決心,並讓全軍做好準備。1月28日夜,日本悍然向閘北一帶進攻,十九路軍立即奮起抵抗,震驚中外的“一·二八”事變爆發。1月29日,蔣光鼐、蔡廷鍇等人向全國發出通電,表示守土有責,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爲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絕不退縮。

十九路軍全軍官兵在廣大羣衆的鼓舞、支援下,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堅守陣地,不斷擊退日軍的猖狂進攻。蔡廷鍇以大無畏的膽略,在槍林彈雨中親臨前線督戰,激勵士氣。當時敵我兵力懸殊,十九路軍全軍約3萬人,再加上2月中旬來援的張治中第五軍,總共也只有4萬多人。而日方不斷增兵最後達七八萬人,並且還配有大量大炮、坦克、飛機、戰艦。但十九路軍從1月28日至3月1日堅守上海,抱着誓死報國的精神,與敵血戰33天,前仆後繼,死傷約萬人,經歷了閘北巷戰、吳淞要塞戰鬥、八字橋戰鬥、薀藻浜戰鬥、江灣與廟行戰鬥、瀏河戰鬥等戰役,使日本侵略軍受到重創,死傷萬餘名,並四度更換指揮官。

最後,由於國民黨政府堅持對日不抵抗政策,不再增派援兵,3月1日,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十九路軍被迫撤離上海,退守到嘉定等地。蔡廷鍇、蔣光鼐等於3月2日通電全國,表示決本“彈盡卒盡”之旨,不與暴日共戴一天。日軍經過十九路軍嚴重打擊,侵佔上海的陰謀終不能得逞。經過英、美等國“調停”,中日雙方於3月3日宣佈停戰。淞滬大戰異常激烈,遠遠超過了日軍的預料。他們遇到了中國軍隊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日軍雖然佔領了中國軍隊的第一道防線,卻已是強弩之末了。一個僅有3萬人的十九路軍就讓他們難於對付,如果再擴大戰端,確實沒有取勝把握。於是,5月5日,日本就與南京國民政府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一·二八”事變結束。十九路軍淞滬抗戰是我國對日作戰從未有過的大捷,這次戰役意義重大,既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抗日精神,激發了全民族的抗日熱情,同時,還對以後的全面抗戰產生深刻的影響。蔡廷鍇也因指揮淞滬抗戰功勳卓着,被海內外譽爲“抗日名將”、“民族英雄”。

三、發動抗日反蔣的福建事變

“一·二八”淞滬抗戰後,蔣介石將十九路軍調到福建。蔡廷鍇等率十九路軍入閩後,在蔣介石的催迫下,向根據地發起進攻,先後佔領了閩西、閩北等蘇區。1933年秋,紅軍主力由江西東征福建,先在閩西連城等地殲滅了十九路軍的3個團,繼而又在閩北殲滅2個團,並圍困廷平、順昌、將樂等縣城,威脅福州。經過折兵損將,蔡廷鍇識破蔣介石讓紅軍和十九路軍兩敗俱傷的意圖,他因此毅然決定,停止剿共,“反蔣抗日聯共”,並立即派人與紅軍聯絡,在9月下旬實現停戰。10月26日,由周恩來主持、紅軍全權代表潘漢年與十九路軍全權代表徐名鴻在瑞金簽訂了《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張聞天、毛澤東、朱德等中共領導人會見了徐名鴻和陪同前來的十九路軍參議陳公培,大家表示對這一合作持歡迎態度。這樣,蔡廷鍇就穩住了紅軍,解除了後顧之憂。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將領蔣光鼐、蔡廷鍇等人發動了抗日反蔣的“福建事變”(也稱“閩變”),在福建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推舉李濟深爲政府主席,蔡廷鍇爲人民革命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兼十九路軍總指揮等職。併發布了對蔣介石、汪精衛、何應欽等國民黨要人的通緝令。據後來侍從室主任晏道剛回憶,蔣介石在撫州得知“閩變”消息,神色異常緊張,深恐紅軍與十九路軍聯合。好幾次與晏道剛同坐汽車時,忽而自言自語,忽而揮拳舞掌。一個人坐在房子裏時,便不時掏出自己寫的“剿匪手本”,翻到後面的軍歌,竟獨自高聲歌唱起來。晏道剛認爲這是蔣亂了陣腳。

蔣介石最害怕的是蔡廷鍇指揮的那5萬軍隊如果與江西的10萬紅軍聯合起來,他那第五次“圍剿”計劃將破產不說,閩贛結爲一體後憑藉中共與共產國際聯繫,加上十九路軍,外來援助直接進入,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決定,必須轉過頭來,先收拾蔡廷鍇,然後再解決紅軍。十九路軍在第五次“圍剿”中發動“福建事變”,給紅軍打破第五次“圍剿”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但當時的中共領導人博古等卻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事變發生後,蔣軍對蘇區的“圍剿”幾乎全部中斷。“圍剿”主力北路軍不得不抽出9個師,加上寧滬杭地區抽調的兩個師共計11個師,由蔣鼎文指揮分別從江西和浙江進入福建,進攻十九路軍。

蔣介石不擔心他打不垮蔡廷鍇,而是擔心紅軍與十九路軍聯合。每天晚餐後,他都要找侍從室主任晏道剛和參謀本部第二廳廳長林蔚。問題就一個:是否有紅軍與十九路軍聯繫的情報。他叮囑晏、林二人,要密切注意雙方動向,每日派飛機空中偵察。一直未發現紅軍與十九路軍聯繫的時候,蔣這才慢慢放下心來,決定親自飛往建甌,指揮收拾十九路軍。本來,中共最初對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是持合作態度的,但由於當時蘇聯已同蔣介石的南京政府改善了關係,共產國際不支持紅軍同十九路軍聯合反蔣,因此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後來採取了不配合的態度。當蔣介石的十幾萬大軍進攻十九路軍的時候,中央軍委卻將我紅軍主力從東線調到西線永豐地區,不去配合十九路軍,反去進攻敵人的堡壘陣地。這不僅使十九路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且還喪失了粉碎第五次“圍剿”的有利時機。1934年1月,福建事變失敗,十九路軍完全解體。接下來,中央蘇區也陷入四面合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四、蔡廷鍇的最後人生結局

蔡廷鍇於福建事變失敗後,出洋遊歷歐、美、澳洲一年,考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七七”事變後,蔡廷鍇加入抗日行列,先後出任第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所部駐桂南、粵西。後調任第二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在桂南會戰中,指揮桂南及廣東南路各部對敵作戰。新中國成立後,蔡廷鍇站到人民一邊,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還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二屆中央常務委員、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對祖國統一大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抗美援朝中,他被推爲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並前往朝鮮慰問中朝軍民。1968年4月25日,蔡廷鍇在北京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