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風雲人物

誰是古今中外唯一被傳說遭雷擊身亡的皇帝?

欄目: 風雲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2.46W

嘉慶帝興味寡然,決定提前結束秋獮。回來路上恰遇變天,大地震撼,忽然一道閃電從天而降,將嘉慶皇帝劈落馬下,當場斃命,隨行官員呆若木雞,待確認嘉慶皇帝已死之後,衆人如喪考妣,凱旋迴營變成護喪返宮。

誰是古今中外唯一被傳說遭雷擊身亡的皇帝?

朕雖未能仰紹愛民之實政,亦無害民之虐事,突遭此變,實不可解!——嘉慶

這本是嘉慶皇帝在天理教徒襲擊紫禁城大內後,痛心疾首所寫下《遇變罪己詔》中的一句話,與閃電沒有任何瓜葛。但是,如果嘉慶皇帝真如傳言所說,是“被閃電擊中斃命”的,那麼他在另一個世界定會把這句話再重複若干遍。

由於盛世的光輝掩蓋了一般時代的特徵,因此,現代人對嘉慶皇帝的評價遠不及康熙、雍正、乾隆。一般認爲他是位“守成君主”,對開疆擴土沒有什麼功績,對治理也沒有太大的成就。人們至多承認他“勤於政務”和“勵精圖治”,但努力工作本是帝王的分內之事,而且相對於明朝來說,他們幾乎人人當得起“勤政”二字。所以,在祖輩的光環中,嘉慶皇帝沒什麼值得特別稱道之處。在他二十五年執政生涯中,未能遏制帝國從盛世的頂峯向下衰落的大勢,他相對開明的治理方式也無法根治清王朝日趨嚴重的腐化和頹敗。康雍乾盛世在嘉慶日理萬機的忙碌和徒喚奈何的失落中漸行漸遠,他竭力把盛世中留下的危機逐一化解,卻要面對一個又一個新的危機:白蓮教起義、天理教叛亂、英國的騷擾、鴉片的流入……世界在變,時代在變,嘉慶一生的忙碌伴隨着暮年的帝國化作一段疲憊和乏味的歷史文本。然而,他死亡的那個瞬間卻成爲野史締造者製造故事的良機。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皇帝自圓明園啓程到熱河主持木蘭秋獮典禮,皇次子智親王綿寧、皇四子瑞親王綿忻以及諸位王公大臣隨他一同前往。出發時,嘉慶“身體豐腴,精神強固”。一行人從北京到避暑山莊一共走了六天,七月的京郊異常炎熱,嘉慶當時已經六十一歲,酷暑難耐加之旅途疲憊,他在路上就感到身體不適。二十四日,嘉慶到達避暑山莊後“覺痰氣上壅,至夕益盛”。當天晚上,嘉慶仍按行程安排到城隍廟拈香以及到永佑宮行禮。二十五日,嘉慶病情嚴重,臥牀不起,他感到“痰氣上涌”,說話困難,但頭腦清醒。下午,嘉慶病情急劇惡化,已不能說話,隨行太醫束手無策。到傍晚,“疾大漸”,於戌刻崩逝於避暑山莊寢宮煙波致爽殿西暖閣的龍牀上。死因不明。

由於嘉慶死於熱河避暑山莊,而且事發突然,隨行大臣及皇族擔心北京突發篡位或謀反等意外事件,於是立即封鎖消息,緊閉避暑山莊大門,限制人員出入。到了八月二十七日,道光皇帝已經繼位,才向內閣發佈上諭,告知朝廷上下。由於這件事過於離奇蹊蹺,於是民間就產生了各種推測和傳聞,而傳聞中流傳最廣、最駭人聽聞的就是與天空放電的自然現象有關:一道閃電將嘉慶皇帝當場擊斃。古今中外的帝王有成千上萬個,但傳說中被雷擊身亡者唯嘉慶皇帝一人。民間流傳的“閃電劈嘉慶”有兩個版本,這兩種說法皆流傳很廣,但沒有絲毫史實根據,而且編造得漏洞百出。

其中一種試圖與官方說法在形式上尋求一致:嘉慶皇帝在山莊生了病,臥牀調養,並無大礙,精神尚佳,照常處理政事。一日,熱河上空驟變,一道閃電擊中煙波致爽殿,正在西暖閣的臥榻上休息的嘉慶皇帝被當場擊斃。也就是說,嘉慶皇帝確實生病了,也確實死在煙波致爽殿,但他不是病死的,而是被閃電劈死的。這種傳言簡單地把“死因不明”替換爲“閃電”,給一個形式相同的事件加了一個駭人聽聞的結尾。

第二種說法又繼承了前一種說法的“閃電”,但從形式上則完全與官方說法格格不入了:嘉慶帝到達避暑山莊後,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裝,率領親衛隊人馬直奔木蘭圍場。他們追蹤圍獵多日,虎熊全無,只獵獲一些野兔,甚至連平常遍地覓食的麋鹿也甚少見。嘉慶帝興味寡然,決定提前結束秋獮。回來路上恰遇變天,大地震撼,忽然一道閃電從天而降,將嘉慶皇帝劈落馬下,當場斃命,隨行官員呆若木雞,待確認嘉慶皇帝已死之後,衆人如喪考妣,凱旋迴營變成護喪返宮。嘉慶的身體被閃電燒焦,面目全非,已經無法收殮入棺。若將事實曝光,無異於宮廷之最大丑聞。於是,大臣們暗中商定個辦法,將一體型與嘉慶相似之太監祕密絞死,再進行盛裝打扮,將嘉慶本人的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着假皇帝屍體,以此掩人耳目,運回北京,祭葬了事。

這些傳言自然都是無法採信的。曾有紀錄片演示過閃電對人類的危害,其中一個鏡頭記錄了閃電擊中足球場的瞬間:運動員全部摔倒在地,痛苦呻吟。可見,這種威力較小不會致人死命的閃電尚且有數百平米的攻擊範圍,而嘉慶皇帝身邊定是前呼後擁,衛隊與王公大臣左右相伴,那麼,能把他“身體燒焦,面目全非”的劇烈放電現象還容得“隨行官員呆若木雞”、“如喪考妣”,就顯然是無稽之談。從古至今,閃電擊中人類的現象屢見不鮮,僅記錄在案的就數不勝數。中國古人對於閃電傷人理解爲“天譴”,所謂的“天打五雷轟”,以及民諺“莫作惡!作惡被雷劈!”。這一向被認爲是宇宙主宰對極端惡劣的人類個體施以懲治。但這是迷信。美國婦女琳達·庫珀曾有過三次被閃電擊中的遭遇,但琳達只是個平凡的女人,做着平凡的工作,她爲人隨和,相夫教子,熱愛祖國、篤信上帝,不可能做過什麼令上天震怒的壞事。美國有一個由被閃電擊中後的倖存者自發成立的組織,他們大部分是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被擊中的。高爾夫球場與木蘭圍場的地理環境類似,都屬較爲空曠的地帶,這也是閃電喜歡眷顧的地形。民間之所以盛傳嘉慶皇帝被閃電擊中,想必是因爲他駕崩得過於突然,而且死因不明。

事實上,與其認爲嘉慶“死因不明”,倒不如說是古人愚昧無知、科學落後。太醫對嘉慶突發疾病的描述,說到底只有一個“痰”字,這是因爲中醫很難分門別類,清晰無誤地解釋人類生理的病症,只有“風”、“痰”、“氣”、“虛”、“火”、“毒”等籠統、概括、模糊的詞彙。從事實的描述來看,嘉慶可能由於旅途勞累而引發了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二十五日,嘉慶臥牀不起,應該是血管栓塞影響了大腦的運動神經,致使肢體功能喪失,無法行動自如,同時他有說話困難的症狀,想必是血栓的擴大影響了語言中樞。到了下午,嘉慶的病情急劇惡化,已不能說話,這個時候,很可能是血栓已嚴重阻礙了大腦的正常功能。

所以,從症狀來看,嘉慶皇帝的死因很可能是突發性腦血栓。其實,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如果早發現、早治療,只需輸液就可有效緩解症狀,溶解血栓,脫離危險,也可視情況採取開顱手術。而中醫這種經驗性的民間“醫學”對人類多數疾病缺乏樣本彙集與嚴謹的研究,導致對肌體的生理結構完全沒有物理意義上的認識,也無從描述,更談不上合理施治。所以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太醫束手無策,嘉慶死因不明。不甘寂寞的野史締造者怎麼能漠視堂堂的一國之君沒有理由地死去呢?於是閃電的傳說就應運而生了。

嘉慶皇帝執政時間較短,少有大氣磅礴的歷史事件推動社會變遷,也缺乏關鍵的歷史決策來改變歷史進程。因此人們對嘉慶皇帝的讚揚、批判以及客觀的評價都較少。事實上,嘉慶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從性格來看,嘉慶不喜歡張揚,爲人謙謹,嚴於律己、個性收斂,較爲沉穩、心思縝密。從素質來看,他的文學、書法造詣較深,“援筆立就,動成典則”是對他文章的評價。“上下三千年,治跡目瞭然”讚揚他博古通今。從政績來看,嘉慶登基後施行了一些重大的舉措,較爲著名的有誅滅“千古第一貪”和珅以及廢除了臭名昭著的、迫害了衆多知識分子的文字獄。同時,嘉慶皇帝取消乾隆皇帝熱衷的南巡,減少支出。嘉慶寫《罪己詔》,開展自我批評,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少有的事情。他還禁止地方官向自己呈獻寶物,在慶賀六十大壽前夕明確表示自己只收字畫,不收其他。此外,他在位期間整頓吏治、廣開言路、安定邊界、平定亂匪、減免賦稅、驅逐英軍、嚴禁鴉片……這就是嘉慶皇帝,他忙碌了二十五年,做了很多事情,但厚重的歷史幾乎淹沒了他的一生。

然而,嘉慶擋不住歷史的車輪,也改變不了封建王朝顛峯後衰落的命運。他在位時,清王朝正值由盛而衰的關鍵轉折。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兩種觀察視角可以更清晰地瞭解並分析那段歷史的特徵。一、現象與本質:現象是國家在衰敗,本質是封建制度已不適應這個時代。二、局部與整體:局部是清王朝在衰敗,整體是全世界的封建國家都在走向衰敗和瓦解,資本主義已成爲歷史發展的主流。

19世紀的清王朝仍舊停留在封建社會,延續傳統的自然經濟,國民的生產方式以土地爲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結合,以家庭爲生產單位,具有典型的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求爲主的經濟結構。而當時的歐洲經過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開拓,使銷售市場以幾何級數擴大,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更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最終,歐洲資本主義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正式得到確立。從此,成熟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具體表現爲權貴與資本所有者形成的利益聯合體,具有不可抑制的逐利、剝削、擴張習性。

此時,地球的兩端存在着似乎不處於同一時代的兩個國家:英格蘭人統治的大機器生產以及全球殖民帝國和滿族人統治的農業手工業封閉型王朝。這個時候,清朝統治者還沒意識到,自己一直所奉行的統治方式以及從歷朝歷代所繼承的體制與經典就要在中國全面失敗了。

事實上,封建時代末期的社會矛盾在乾隆朝接見馬嘎爾尼時就初現端倪,到了嘉慶朝已經成爲社會結構中主要的矛盾了。嘉慶皇帝已無法再沉湎於乾隆時代那種“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的傲慢中,面對深刻的社會矛盾,面對封建王朝發展到頂峯後顯現出的諸如腐敗滋生、資源壟斷、流動性匱乏、貧富差距擴大等等弊端,嘉慶顯然束手無策,他的見識也不可能如現代人一般深入到制度的深層去尋找內在原因以及解決辦法。

總體而言,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必然用各種手段維護自己的固有的統治,而很難去自主推行革命性、顛覆性的制度,這一點對於嘉慶皇帝這位趨於保守的君主來說更是如此。然而,國家內部變革的威力卻是驚人的,現代人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短短的三十年就可以造就一個時代的巨大變遷,五十年就可以造就國家的快速崛起。嘉慶去世後的四十多年,也就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天皇積極推進維新運動,推行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以及學習尖端的科學技術,從而造就了一個迅速躋身於世界強國的現代化的日本,而且直到今天,日本仍然是世界上最發達、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誠然,封建中國在那之後也有過維新運動,但卻沒有成功,因此,社會的變革也未能生根發芽。中國統治階級的短視與墨守成規,使中國曆來只能在社會危機中產生和平變革或暴力革命。嘉慶年間是中國和平變革的好時機,但是這個機遇就在平淡的時光中被錯過了。在那種封閉和僵化的體制下,嘉慶皇帝未能先於日本的明治天皇半個多世紀就具備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全面變革的大智慧。中國的封建制度太漫長了,它延續了兩千多年,面對瀕臨敗落的統治,無論嘉慶皇帝如何勵精圖治,也只能是一個平庸的守護者。歷史對他的評價是確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