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科學養生要求平衡

欄目: 健康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2.74W

曾經京城“最貴中醫”張悟本綠豆湯、生茄子“包治百病”的所謂養生理論使一大批“粉絲”飽嘗苦果。滬上知名食療專家沈丕安指出,看待養生理念要理性,食療其實是一種“治未病”的理念,它更注重調理,主要針對亞健康狀態和部分疾病人羣,只是一種輔助作用。如果將其功效無限制吹大,甚至宣稱可以代替藥療,害人不淺。

科學養生要求平衡

養生求平衡

養生並不是新鮮的提法,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千金方》裏就有養生篇,中醫裏常說的“調理”就是養生的意思,但如今中醫藥大學沒有養生方面的課程,而醫生也忙於研究臨牀醫學,開方診病,對於普通大衆、亞健康人羣的養生保健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與研究,因此當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養生明星、養生理念出現時很容易混淆視聽。

上海市名老中醫研究工作室導師、上海市食療協作中心主任、上海藥膳協會會長沈丕安老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現代人的很多疾病其實就是由很多不平衡造成的,其實中國人最講究平衡,平衡也是中醫學的精髓之一,核心就是陰陽平衡。不是專業醫生很難掌握陰陽平衡,但普通人只要懂得出入平衡、寒熱平衡、營養平衡等這些環節,並在生活中遵循這些原則,也能養生保健。但需要提醒的是,食療養生的功效不是立竿見影,否則就變成藥療了,必須要長期堅持食用纔會有效。

出入須平衡

沈教授認爲現代慢性病的誘因之一就是“出入不平衡”,蛋白質、脂肪吃得太多,營養過剩轉化爲毒素,高體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問題隨之產生;除了吃得多,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亞健康就是因爲“出口不暢”,毒素在身體裏沉積下來。如果患者盲目採用番瀉葉、大黃、蘆薈等成分的通便藥物,時間一長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肝功能損傷等問題。

“保持出口通暢必須四管齊下”,沈教授詳細解釋,一是要加強腹肌力量。與排便動作有關的肌肉力量不足時,糞便在腸道的運送變得緩慢,排出也更困難。慢跑、仰臥起坐、球類活動、瑜珈等能加強腰腹肌肉羣力量的運動,都有助於便祕的治療。另外,深層緩慢的腹式深呼吸、反覆舒縮肛門的動作,能增強肛門括約肌和骨盆底肌肉羣的力量,也是輔助治療慢性便祕的訓練。另外,每日腹部按摩也可以刺激腸道的蠕動,幫助排便。用雙手延肚臍周圍順時針劃圈,緩慢按壓整個腹部,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反射,並幫助食物在腸道的運行;二是加快腸道蠕動。這時可以依靠一些中藥,但最好還是補充粗纖維。纖維素具有吸水的特性,吸水膨脹之後,可以保持糞便的溼潤,並且刺激腸道黏膜的黏液細胞分泌黏液,潤滑腸道,使得糞便的排泄更加順暢。根據研究統計,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從食物攝取到排泄所需的時間是14小時;而攝取精緻食物則需要28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吃得太精緻,更容易引起便祕;三是促進腸液分泌,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養陰的中藥;四是養成定時排便的反射行爲。

寒熱講平衡

衆所周知,營養應平衡,不僅要適量以及搭配合理,還要廣譜。大自然有幾百種以上的單體,吃得雜才能“博採衆長”。如果一天只吃綠豆水或生茄子是無法滿足人體所需的。

沈教授談到,除了營養平衡,寒熱平衡也很重要。食療需要根據人的體質、季節服用,並非千人一方。吃的不得法,不僅不利於健康,反而會適得其反。例如生茄子和綠豆湯就不太適合寒涼體質的人每天食用,否則易出現胃痛、腹瀉便溏等情況;又如老火靚湯裏如放入肉桂、當歸、黃芪、丁香等熱性中藥,熱性體質的人吃了很容易上火,連吃幾天,一些人就會出現大便乾結、牙齒浮、鼻子出血等問題。

如今陰虛內熱的人爲數不少,中醫認爲,這是因爲人體陰陽不平衡,陰虛了而陽相對亢盛,所以會生熱。這種陰虛內熱的情況,需要養陰生津清熱,就是用補陰的方法來治本,以達到一種新的平衡。補陰的中藥很多,包括生地黃、麥冬、沙蔘、石斛、枸杞子、何首烏等。其中的麥冬、沙蔘、枸杞子等可直接入菜食用,生地黃、石斛、玉竹等可泡茶喝或煎煮後取湯入菜。

此外,內熱者還可服食甲魚、水牛肉、蛤蜊、海蜇、生菜、茭白、荸薺、銀耳、黑木耳、枸杞頭、綠豆芽、竹筍、藕、甘蔗、百合、橙子、梨、柚子、西瓜、蜂蜜等。

專家點撥 入夏如何食療保健

已經進入6月,氣溫越來越高,如何才能根據時令養生呢?沈丕安教授談了自己的經驗。首先,入夏後氣溫高溼氣重,預防窒夏很重要。沈教授建議大家用藿香或白豆蔻泡茶飲用,可以通氣開胃;薏米仁粥去溼清火也是梅雨季節的好食品,綠豆尤其是綠豆衣清火效果也不錯,但豆類食用過多,容易脹氣。兒童清熱度夏,金銀花、白菊花水是好飲品。

針對女性朋友愛美的心態,沈教授建議女性用秦皮泡茶,保護皮膚,抗過敏。這種藥材使用並不普遍,但沈教授認爲它對祛斑和皮膚瘙癢等作用比較明顯。沈教授還建議大家每天選3-9克桑葉煎湯服用,可以護膚、護髮。對於柴胡,沈丕安也很推崇,他說,每天3-9克煎湯能清火保肝,尤其適合肝氣鬱結、乳房脹痛的女性。

中老年身體各方面機能逐漸下降,沈丕安認爲他們養生更講究細水長流,日積月累。他着重推薦人蔘。人蔘能提高免疫力,強心效果也不錯,特別適合於非高血壓人羣。但近些年因爲價格低被人忽視。其實便宜的生曬參配合西洋參一起泡來飲用,少量常服,很有益處。進入夏天后,建議以西洋參爲主。

當前,老年人血管硬化的問題比較突出,沈教授建議可以每天服用生三七粉,少量開始,逐漸加量,能活血化瘀、擴張血管,加強和改善冠脈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