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掌握地震常識 提高防震減災意識

欄目: 養生保健 / 發佈於: / 人氣:1.81W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在日本本州東海岸附近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在該國東北太平洋沿岸引發巨大海嘯。

掌握地震常識 提高防震減災意識

2010年以來,世界上相繼發生了海地7.3級地震、智利8.8級地震、青海玉樹7.1級地震、印尼7.2級地震等強烈地震,有的還引發海嘯,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爲了防禦地震災害,公衆應該掌握必要的地震常識以及應對地震災害的方法。

地震的相關知識

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動(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釋放的能量決定地震的震級,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越大,地震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爲弱震;震級大於或等於3級,小於或等於5級的地震爲有感地震;震級大於5級小於6級的地震爲中強震;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爲強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地震爲巨大地震。

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烈度不止一個,離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壞大;反之烈度低,破壞小。

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包括:火災,由房屋倒塌、煤氣泄漏和明火引起;水災,由水壩決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氣泄漏,由建築物或裝置破壞等引起;瘟疫,由震後生存環境的嚴重破壞所引起。

地震海嘯的相關知識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發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嘯。

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嘯稱爲地震海嘯。地震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就是地震海嘯。海嘯形成後,大約以每小時數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傳播,一旦進入大陸架,由於海水深度急劇變淺,使波浪高度驟然增加,有時可達二三十米,從而會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災難。

發生地震時,如果感覺到較強的震動,就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聽到有關附近地震的報告,要做好防海嘯的準備,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生幾小時後到達離震源上千公里遠的地方。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

地震發生後的相關安全防護知識

如果地震發生時身處室內,應就近伏在牀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裏等安全角落,保護好頭部,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警惕餘震的再度襲擊,防止更大損失發生,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應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等次生災害發生。

如果發生地震時身處室外,應當遠離室外危險物和危險場所。室外危險物包括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高門臉等。

如果地震發生時身處野外,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沿着與岩石滾動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順着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如果地震發生時身處海邊,應儘快向遠離海岸線的高處轉移,避免地震可能產生的海嘯的襲擊。

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積極實施自救。自救原則包括:儘量用溼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尋找和開闢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一時無法脫險,要儘量節省氣力,延長生存時間;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聽到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

地震發生後,爲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找尋被壓埋的人。

相關鏈接

日本爲何地震頻發

日本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邊緣,這一全長4萬公里的地震帶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着太平洋分佈。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板塊移動劇烈。它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幾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從板塊構造來看,日本正好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太平洋板塊俯衝到亞歐板塊下方,這種地質劇烈變動的地區極易發生地震。

2009年8月11日,日本東海地區位於靜岡縣附近的駿河灣發生里氏6.6級地震,引發微弱海嘯。2008年6月14日,東北地區發生里氏7.2級地震,造成17人死亡,6人失蹤。2007年3月25日,石川縣能登半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7.1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300多人受傷,同年7月16日,新潟中越海域發生里氏6.9級地震,造成15人死亡。

什麼是逆斷層型地震

日本氣象廳3月11日說,當天下午發生的東北—關東大地震屬於逆斷層型地震。那麼,什麼叫逆斷層型地震呢?

引發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斷層移動。所謂斷層就是地下的岩層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着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狀態。根據岩層沿破裂面的位移方式,又可將斷層分爲正斷層、逆斷層和走滑斷層。

逆斷層是指斷層形成後,上盤上升而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這類斷層主要由水平擠壓形成;與之相對的正斷層則是指上盤相對下降而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這類斷層主要是在拉張力和重力作用下形成。正斷層和逆斷層統稱傾滑斷層,它們多出現在張裂性板塊邊界。與傾滑斷層相對的是走滑斷層,又稱橫移斷層,其兩盤順斷層面走向相對移動,而無上下垂直移動。

在日本近年發生的地震中,2007年3月的能登半島海域地震、同年7月的中部新潟地震以及2008年6月的巖手—宮城內陸地震等都屬於逆斷層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