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野史祕聞

晚清母女靠補眼成爲長沙名人 始終抱持獨身主義

欄目: 野史祕聞 / 發佈於: / 人氣:1.21W

無依母女羅氏,用一雙補眼巧手成爲“長沙名人”

晚清母女靠補眼成爲長沙名人 始終抱持獨身主義

民國時期,縫紉機在長沙縫紉業逐步得到使用,但羅氏母女僅憑手中一針一線的初眼術,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排出的200位長沙名人榜中佔得一席之地。

晚清光緒初年,在長沙城內織機巷(今已闢建成人民西路東段),有一對母女,因家庭變故,求職極難,幾乎無以謀生,她們只得在織機巷租得的屋外靠牆而坐,專替人家補織衣服上的小眼謀生。但這位補眼的羅氏母親工於針線,且“生成妙手,練就絕技”,對衣服上的小眼,橫紗直線,補綴無痕。其所補織過的衣服,得到人們交口稱讚,於是聲名遠揚。此後,長沙城內綢緞店、成衣店內的貴重衣料或衣服,無論裁料時被刀剪刺破,還是被菸蒂燒穿,無不交給織機巷羅氏,請其補績。開始羅氏補織貴重衣服洞眼,定價爲每眼一個工錢400文,繼而分洞眼大小、衣料貴賤,定工錢多少,甚至一眼可得工資一串有餘。

不過數十年,羅氏母女即致家業興旺,她倆將織機街租住的整幢房屋買下,且又置有另外房屋。到1925年,羅氏已年逾六十,女兒則年過四十,羅氏女補眼絕技始終僅傳其女,他人前來學習,祕不傳授,且母女倆,雖然發了財,但始終抱持獨身主義,相依爲命,生意卻永遠發達無窮。

蘭煙通訊社在1925年採訪羅氏母女時,正當趙恆惕督湘,銅元價格低落,此時羅氏補眼只收銀元,且隨物價上漲而上浮。當時補一小眼,起價已爲一元,無價可還。

自主創業謀生的羅氏母女在當年,即成爲一些身懷一技之長的婦女,爲取得獨立經濟地位而奮鬥的勵志榜樣。

“走腳女人”吳有珍,煮出長沙北門最好吃的米粉

衆多女性在民國長沙城內謀職既難,於是少數通過自主創業,撐出一片天來的長沙女子,成爲這座城市的傳奇,她們的故事在這座城市流傳廣泛。

長沙北門外吊橋邊的和記粉店五爪臥龍金瓜的故事,即如此。人們傳說,在1929年,一位叫吳有珍的女子帶着兩個兒子李益和與李福生在長沙北門外吊橋邊開了一家粉攤,次年改粉攤爲粉店,取名和記。一年後,該店後園菜圃一根南瓜藤結出18個金黃南瓜,整條藤極像一條臥龍,好看熱鬧的長沙市民紛紛前來觀看,和記也以此作爲生意的招徠,由此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其實,民國長沙《大公報》和《湖南國民日報》均報道了此事。不過與傳說不同的是,各報報道均稱:吳氏爲一“走腳女人”(即爲了反抗不自由婚姻,而從家中出走的女人),先執傭坡子街某商戶,後在北門吊橋邊開起粉店。夏天北門衆學校放假,粉店便改營冰店。和記冰店後園菜圃確曾有南瓜藤結出金瓜,瓜蔓酷似臥龍。但吳氏感到好看熱鬧的閒人,成羣結隊,穿過冰店,影響生意,憤而將南瓜藤扯掉,並非如傳說所說好好供養,以此招徠生意。

其實,在抗戰前,長沙粉店公推以楊裕興、人和祥等處,米粉味道上佳,而和記則寂寂無聞。抗戰勝利後,和記粉店完全憑藉吳氏及其兒子的粉下得好,湯汁既鮮美,牛肉碼子極醇厚,香菇菜心甘爽等,獲得廣泛好評,從而被媒體關注,並被譽爲長沙北門最好吃的粉店,聞名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