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文史百科

陌刀爲何成爲中國古代最強冷兵器?

欄目: 文史百科 / 發佈於: / 人氣:2.86W

單兵武器的話,我認爲是陌刀。

陌刀爲何成爲中國古代最強冷兵器?

唐刀,是唐代4種軍刀制式的總稱,在冷兵器史上有着非常巨大的影響和聲譽,是唐朝武力達到頂峯的標誌之一,號稱我國刀劍史的巔峯。

陌刀是唐刀4種軍刀制式中,最神祕的、最著名、威力最大的一種。陌刀在唐代是軍隊的重要戰爭物資,價格昂貴,威力很大,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故而存世極少,至今未有實物傳世。

這便導致陌刀的形制難以爲後人所知。

1、陌刀什麼樣?

《唐六典》記載:“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可見:

1、陌刀很長;(疑問:刀身長還是刀柄長,還是都長?針對這一疑問,後人對陌刀形制的猜測就有好幾種)

2、陌刀是步兵武器;

3、陌刀是步兵對抗騎兵的大殺器。

《新唐書》裏還有:” 闞棱,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兩刃刀,其長丈,名曰“陌刀”,一揮殺數人,前無堅對。”可見:

1、陌刀是兩刃;

2、陌刀可以用來揮砍:

3、揮砍的威力很大。

《舊唐書·李嗣業傳》有載:“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 還有“如牆而進”的說法。

密集的隊形下,揮砍功能是無法發揮的。

可見:

1、陌刀可能有刺、劈的功能;

2、刺、劈的威力還是很大。

結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猜到陌刀大概的形狀。

據稱,日本長槍的形制就是仿自唐朝的陌刀。截圖參考一下:

我還找到本多忠勝的蜻蜓切:

日本人用得,唐人用不得?參考後,我們有必要對陌刀做以下的想象。可能是這樣:

和這樣:

2、陌刀威力有多大?

陌刀是唐步兵的正式裝備 ,爲步兵主戰兵器 ,有具體部門鑄造、貯藏、管理。陌刀極爲鋒利 ,砍殺效果極佳 ,在戰爭中主要用來砍殺敵騎兵 ,追擊或砍殺敵人時“白刃霜飛,紅血星流”,或如《奉天錄》卷一所云“白刃如雪,排次如鱗”,很駭人的。而且由於其威懾力大 ,又被用於文武高官及藩鎮的儀衛。

陌刀製作成本很高,對士兵的素質要求也很高。持陌刀作戰者,非精兵不可。唐朝諸藩鎮長官,皆把陌刀隊當做自己的親衛隊或殺手鐗。《安祿山事蹟》卷中載,崔乾佑戰哥舒翰時,列 “白刃五千”,《新傳》作 “陌刀五千”。李光弼亦有陌刀手四千,田承嗣常以一千陌刀手自隨。這些刀手都是在軍中經過嚴格挑逃的壯勇有臂力者。陌刀長一丈,刀勢沉重,如果力量 不足,刀法不精,操擊不便熟,反會爲此刀所制。唐東北、西北諸軍有如此衆多的清一色的勇士組成的陌刀手,

唐軍的作戰對象,外部的突厥、契丹、吐蕃、南詔,內部的河朔三鎮及其他叛藩,都以精銳騎兵爲作戰主力,長於利用騎兵快速機動、衝擊力大的特點打擊對方,令對方在組織起有效反擊之前就被擊敗。史稱騎兵 “飆舉電至”,“風弛鳥赴,倏來忽往”,“頭別衝突,乍出乍入”,“倏來忽往,雲飛鳥集”,很難抵禦 在殺傷力大的火器發明之前,除陌刀、長戟、長矟等長而鋒利的兵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對方暴風驟雨式的攻襲外,尚無其他根本措施能保證克敵制勝、萬無一失。而唐代恰又是兵器史上冷兵器時代與火器時代的分水嶺,當此騎兵橫行疆場之際,就不能不用到陌刀。

使用陌刀、結陣防守也是因爲看到了“胡騎雖銳,不能持重”、“不能持久而果於馳突”、“乍出乍入,不能堅戰”的弱點。騎兵發動一波一波的強力衝擊時人馬的體力消耗甚大,利在速戰速決 、衝開缺口。一旦攻勢不能奏效,便氣沮心離了。是以秦觀也說:“夷狄之兵,甲馬如雲…故方其犯邊也,利速決以折其氣。”“敵人一旦委頓下來,長於步戰、以持重見長的唐軍使能轉被動爲主動,相機殲敵。比如 《新唐書 ·李光弼傳》及《通鑑》卷二一七載,李光弼守常山,問計於降將安思義,怎樣才能打敗史思明的鐵騎,思義日:“胡騎雖銳,不能持重。苟不獲利,氣沮心離,於時乃可圖矣。”光弼從之,以弩陣大敗思明,又結槍城以護送糧車。長槍長而尖銳,可刺倒人馬,制服敵騎有一定效果。但陌刀雙刃而長,一揮可殺數人,近戰時當其鋒之敵騎人馬俱碎。顯然在近戰時陌刀的殺傷力、威懾力比稍及弩要大,能鎮懾敵騎,穩住大陣,是以盛唐時諸軍都成立陌刀隊,有專門的陌刀手、陌刀將而沒有長槍隊,陌刀也因此而更流行。

《舊唐書 ·李嗣業傳》:“天寶初,(安西)諸軍初用陌刀,鹹推嗣業爲能,每爲隊頭,所向必陷。”天寶七載(748年)高仙芝徵小勃律,與吐蕃會戰於娑勒城,嗣業率隊持長刀登山陷壘,凌空而下,攻下敵人所據險絕,唐軍大勝,收小勃律、西域七十二國來獻。十載(751年)又從平石國。這都是跟吐蕃作戰的戰例。至德二載(757年),唐軍與叛軍大戰於長安西南香積寺一帶,雙方佈下大陣。開戰後,敵驍將安守忠、李歸仁率精騎突人唐軍陣中,大陣將亂。嗣業見勢危急,“乃肉袒持長刀立於陣前,大呼奮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殺數十人,陣乃稍定。於是嗣業率前軍各執長刀,如牆而進,身先士卒,所向摧靡 ”《新傳》於此更詳:“步卒三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 ”在回紇配合下,是役“斬首六萬”,收復西京。可見,陌刀及陌刀隊的巨大作用在當時是任何武器所不能替代的。

前軍三千步卒,即陌刀將嗣業所統的陌刀隊、戰鋒隊。嗣業率之大戰安西,又奉詔入援,擅長於使用陌刀等長兵器。除嗣業外,還有高陵、田珍等爲著名的陌刀將,刀法精熟。香積寺大戰,嗣業率隊爲前軍。由於一向戰功大,飲譽當世,還未收西京,杜甫即盛讚 “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又曰:“北庭送壯士,貔虎數猶多。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對之寄予厚望。肅宗也很器重嗣業,他一抵達行在所,就對他說“今日得卿,勝數萬衆。事之濟否,實在卿也。”像香積之役這種大戰,參戰雙方兵力達三十萬,唐軍能否擋得住胡騎,關鍵要看前軍。肅宗所言,即寓此意。

以後的戰例也證明,陌刀的主要用處就是殺騎兵、斫戰馬。《舊唐書 ·張巡傳》載:巡陰遣數十人持鉤、陌刀,殺的是尹子奇的拓羯千騎。《奉天錄》卷二載,德宗被困奉天,內庫出陌刀五千口,也是針對氣焰正凶的“城外羣兇”。冊《府元龜》卷一二四載,元和九年(814年)三月,賜振武軍弓甲三百馱。八月,以戎械賜宥州。七月命淮南、兩浙、江西、荊南造甲,並付刀樣。弓甲、戎械主要就是指陌刀、長槍等。大和二年(828年)七月出內庫弓箭陌刀三千四百隻口,令度支差送銀州防禦屯田。五年(831年) 五月,內庫出陌刀百五十口、馬甲一百領、器械一百萬、斫刺刀百口賜鹽州。銀、鹽、宥、振武四州軍,代、德以來成爲防禦吐蕃的重鎮,屬於拱衛京師的西北前線,所賜弓甲、戎械、陌刀都是爲了防禦吐蕃騎兵。賜、造軍械與邊州,屬於唐室修武備的重要措施,這種情況維持到了晚唐。《蠻書》卷四載,望苴子蠻馳突若飛,常爲南詔入侵之前鋒,成通四年(863年)二月,戰敗唐將蔡襲。樊綽乃攜印渡江,請到救兵。“荊南、江西、鄂嶽、湘州將健四百餘人攜陌刀騎馬突到城東水際,列隊於城 門…一邊排長刀,一邊排長馬突…此日午前殺賊並馬僅二三千,馬三百來匹。”新《唐書·南蠻傳》載,西川節度使盧耽守城,以陌刀大戰南蠻,獲勝。總之,戰例表明,無論守城、追殺、止奔衝、偷襲,陌刀都是極有效的兵器,它長而鋒利,有雙刃,在刀制上天然是騎兵的剋星。

不但戰爭實例充分說明陌刀流行是因爲它刀制上長而鋒利,能大量殺傷敵騎,從唐之行兵佈陣上也可看到這點。《通典》卷一五七 “分佈陣”說,諸軍“逢平原廣澤無險可恃即作方營。”列陣時,全軍二萬人,分列七行,“第一隊戰隊爲首,其次右戰次之,其次左戰隊次之,其次右駐隊次之,其次左駐隊次之。”戰鋒隊由步兵組成,列於陣前,執長刀、長戟、長柯斧、木棒、弓弩迎擊敵騎。後面戰、駐隊馬步車混編作爲中堅,香積寺之戰陣勢正是如此,嗣業率陌刀隊爲前軍,郭子儀爲中軍,王思禮爲後軍。《通典》同卷又謂弩手亦持陌刀、弓弩、木棒於戰隊前雁行分立,戰鋒隊梯形分立,每隊五行,各行依次爲七、八、九、十、十一人,隊副一人持陌刀於陣後督戰。人數從前至後由少到多,意在加強後面的阻擊力量,以抗擊敵騎越來越強的衝擊。《太白陰經》卷六、《武經總要》卷三“敘戰”說,唐軍所設陰陽陣、雁行陣都用到陌刀。《武經總要》卷二“教弩法”說:“唐諸家皆謂弩不利於短兵,必以長戟大牌爲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負刀棒。若賊薄陣,短兵交則舍弩而用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唐諸家”即曾公亮、丁度據以編書的《新志》所載的李靖、李筌諸家兵書。這又從理論上說明陌刀、陌刀隊的作用是 “御奔衝”。

3、爲什麼會消失?

陌刀是漢民族與善騎射的遊牧民族在戰爭中改變自己馬少不精的劣勢、發揮步兵優勢的關鍵兵器。但陌刀製作工藝要求嚴格,成本很高,對士兵的素質要求也很高,非強盛之帝國無法支撐批量的生產和裝備。在唐朝,陌刀只在千人之數的精銳部隊中使用,並未大量裝備。

到五代,使用陌刀的事例便少多了。北宋居守勢,國力遠不及唐,不能與敵國爭勝於中原,守土、守城比原野大戰更重要,攻守城池之具獲得大力發展,陌刀則嫌其太長而改得短小精緻,便於使用。同時,火器、舟車之具紛紛涌現,掩蓋了陌刀的光輝。雖然宋修《武經總要》不少地方提到它,但實際上是援引唐代載籍,講述的是唐之遺法而非宋制。宋刀比唐刀更多樣化,也更精巧。《武經總要》中繪出的幾種刀,只有棹刀形制類似陌刀,可見陌刀的地位大降。宋神宗時造兵,講求精巧 ,標準是“製作精而操擊便”。熙寧五年( 公元1072 年) 所造斬馬刀才四尺餘,唐刀的沉雄氣韻盡失,其與先唐斬馬劍更是兩回事。後來又研製出麻札刀用以斬截敵人的馬腿。如此,則即使從刀制上也可見出兩代國力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