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刺死辱母者”穿越到古代結局又會怎樣?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1.51W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忠孝之道始終是這個東方國度的立國之本,當儒家文化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後,更是把“孝”上升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因爲,只有對父母行孝的人,才談得上對君主、對國家盡忠,正是因爲如此,以孝治天下,也成爲了歷代君王必須踐行的治國方略。

“刺死辱母者”穿越到古代結局又會怎樣?

最近,筆者看了一則關於孝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董黯,家住大隱溪,據說是漢江都相董仲舒的六世孫,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此人雖家境貧寒但是母至孝,他董黯終年打柴換錢,侍奉母親。母疾,思飲故里之水(因大隱頻監姚江,古時遭鹹潮入浸,其水味苦澀,不適於飲用),他竟然每次來回二十餘華里到大隱溪上游永昌潭擔水奉母。

由於在途中絕不轉換肩胛,爲的是把肩前的純淨水供母飲用。然故里之水離家甚遠,不能常致,董黯即在外婆家(今章山村永昌潭)旁築一陋室,汲水供母,母親的病得以好轉。

董黯“汲水供母”的故事確實非常感人,董黯家東邊的鄰居王寄,雖然家裏有點錢,但是秉性頑劣,事親不孝,有一天,董母與王母串門,都說起自己的兒子,也都談及兒子孝與不孝的話,恰巧王寄路過聽到,哎!人如果是小人啊,心胸就不會開闊,王寄心裏一直嫉恨董母。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有一天,王寄趁董黯離家外出時,跑到董家辱罵毆打董母。董母哪裏是他的對手,因此臥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董黯氣氛非常,當場就想拿把刀衝上去,但想到王母年老,只有王寄一個兒子侍奉,也就沒說什麼,忍了!

幾年之後,王母亦因病而卒,喪事辦完後,董黯立馬前去王家,將王寄殺死,以報母仇,祭奠母親的亡靈,果然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啊!然後向官府主動自首,這下可把當官的搞得頭大了,其實連當官的都很同情董黯,於是只好層層上報請示,最後直到到了皇帝的御案前。

當時的皇帝是漢和帝,漢和帝聞其孝心,寬宥其擅殺之罪,並詔他爲郎中,說明這個皇帝還算不糊塗,但被董黯所拒絕。後受皇恩俸祿,隱居終老於大隱。其墳墓建造在溪南劉家塔村外森林嶴北首老鼠窩山山腰。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孝子,把他的故鄉大隱鎮改名爲慈溪,後來又用慈溪來命名縣名,這就是慈溪的來由。

董黯的故事,始見於虞預的《會稽典錄》中三國東吳虞翻的《孝子董公贊》,虞翻可是東吳的名臣,也是“諸葛亮舌戰羣儒”中的一員,他對董黯故事的記載,目前只見文後的三十二個字的讚語:“盡心色養,喪致其哀。單身林野,鳥獸歸懷。憤親之辱,白日報仇。海內聞名,昭然光著。”不過,這足以說明董黯的人格魅力。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憤親之辱,白日報仇”,列位看官,說着說着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好像跟最近的什麼事兒有點關係,您的感覺真的沒錯,最近的朋友圈都被這“刺死辱母者”刷屏刷爆了,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當代的任何事情也都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找到些許片影,於歡與董黯,在維護母親的尊嚴這一點上,是何其相似啊?他們都採取了過激的行動,他們也都明白這樣做是違法的,然而二人的結果卻是天壤之別,一個是流芳千古,名垂青史,一個卻是四面牢牆,終身監禁,這究竟是爲什麼?

《禮記》曰:“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古人也經常說:“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不報父母之仇,你枉爲人子,在歷史上,像董黯這樣替父母報仇的例子太多了,歷朝歷代都有,最後的結果基本上都是特赦其罪,因爲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裏,孝子報仇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李世民真的是一個聖君,他在《唐律疏議》中還專門加了一條,“祖父母、父母及夫爲人所殺,在法不可同天。其有忘大痛之心,舍枕戈之義,或有窺求財利,便即私和者,流二千里。”不報仇,窺求財利私自和解的,要流放二千里。

筆者不想去辯解什麼,只是想說,在封建社會裏,董黯爲母報仇,殺了隔壁老王,皇帝可以赦免他,還可以加封他,獎賞他,現在提倡並在踐行法治社會,法律更應該讓人民擁有安全感,於歡確實殺了人,儘管情有可原,但法不容情,不過,是否應該要考慮到法律所具有的人性光輝?至少,讓母親不再流淚!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