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清朝總理衙門大臣 晚清慶親王奕劻的歷史角色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8.92K

慶親王奕劻,是清朝的一個皇室人物,在清末的政治鬥爭中葉佔了濃墨淡彩的一筆。奕劻,出生於1938年11月16日,滿族人,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孫,輔國公綿性長子。

清朝總理衙門大臣 晚清慶親王奕劻的歷史角色

慶親王奕劻一生經歷的大事:

光緒皇帝時期,奕劻,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封慶郡王,十七年遷總理海軍事務大臣,二十九年任領班軍機大臣,三十四年晉封世襲罔替慶親王。宣統三年任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清帝遜位後,避居天津。1917年1月28日病死,諡號爲“密”。

看着奕劻的這樣的職位,就知道他在清末的時期的地位了。

奕劻是滿族人,他是皇室人,是一個親王,因此,他在骨子裏氏爲自己及家族的皇室利益而鬥爭着的。慈禧太后,自然是跟奕劻一條戰線的,慈禧知道奕劻的孝順和忠心,在奕劻有過發呢名的言論之後,還是,對他很信任。

慈禧太后反對戊戌變法,奕劻也慈禧一起反戊戌變法,卻在義和團的巢撫問題上又與其一直效忠的主人意見不一;他瞧不起政治暴發戶袁世凱,卻在袁的賄賂下,弄到後來,慶王遇重要事件,及簡放外省督撫、藩臬,必先就商於袁世凱。

在義和團運動時期,奕劻與袁一樣仇視義和團,但他被義和團視爲仇敵的原因卻在於他的職位“時充總理衙門大臣”。義和團的甄別教條從“藏洋書洋圖者皆號二毛子,捕得必殺之”到如何對待交涉洋務之人,是通用的。弈劻的命運當然不能與“革命”的載漪和剛毅可比,而又絕無法與袁世凱相論。

奕劻作爲決策高層人物有着他的“政治理性”,因爲他已經看到了大清王朝命運的前景,他纔在袁世凱逼宮之時幫助袁恫嚇全無主見的隆裕太后,終於在1912年2月12日,這位婦人以皇帝的名義頒佈了退位詔書。

從清王朝的角度看,奕劻的舉動未必符合其政治標準乃至貴族的良知,但從社會運動中的官方個人對策之角度來說,那未必不是個明智之舉。至少來說,他攜眷到天津之後得以安度餘生,而遠比那位“永遠圈禁”的載漪的個人際遇以及那位“開棺戮屍”的剛毅的政治命運要強。興許只有後來被淡出政局的那位大阿哥溥俊的瀟灑,纔可與他相比,不過前者僅是一個道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