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孫中山與張作霖鮮爲人知的合作爲何以失敗告終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24W

孫中山是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張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軍閥。二人的政治主張截然不同,本應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歷史環境下,二人爲了各自的目標曾有過非同尋常的交往。

孫中山與張作霖鮮爲人知的合作爲何以失敗告終

孫中山先拋橄欖枝

袁世凱死後,中國逐漸形成四派勢力,即以馮國璋(後來是曹錕、吳佩孚)爲首的直系、以段祺瑞爲首的皖系、以張作霖爲首的奉系和以孫中山爲絕對權威的國民革命勢力。

1920年的直皖戰爭以直奉聯軍的勝利告終。吳佩孚不可一世,極力推行武力統一政策。孫中山要進行北伐,最先遇到的敵人就是直系,孫中山因此主張聯合奉、皖,形成“三角同盟”打擊曹、吳。

1921年2月,孫中山派親信寧武到瀋陽做張作霖的工作。張作霖明確表示:“孫先生是開國元勳,謀國有辦法,我想派人去向他請教一切。”並指派奉軍旅長李少白同寧武一路南下。通過晤談,孫中山感到和張作霖合作可能性很大,讓他們給張作霖帶回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聯合討直的問題。此後,寧武常駐奉天,擔任孫中山與張作霖的聯絡人。

1922年,得知孫中山經濟困難,張作霖派韓麟春等人赴滬拜見孫中山。韓麟春代表張作霖贈給孫中山生活費2萬元,張作霖知道後痛罵韓麟春:“憑我張某人只送孫先生這點錢?不成話,趕快再補8萬!”

三角同盟初步形成

1922年9月,孫中山派汪精衛、程潛作爲代表到奉天拜見張作霖父子,商議討曹、吳大計。這一時期,奉粵之間聯繫密切。臺灣出版的《國父全集》中收入的孫中山致張氏父子的函電,就達11封之多。

1923年5月1日,汪精衛再次銜命赴奉天。在致汪精衛的電報中,孫中山提出了向張作霖借款70萬元的請求。5月12日,張作霖派人帶了一艘貨輪前往廣東拜見孫中山,船上滿載60萬銀元、12門山炮及一些迫擊炮彈。孫張關係的密切,可見一斑。

1924年9月15日,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主要戰場在山海關一帶。孫、段、張聯合起來,“三角同盟”共同行動。

孫張會談無果而終

1924年10月,正當吳佩孚在山海關前線同奉軍激戰時,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曹錕被囚,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直系瓦解,奉系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直系的垮臺,削弱了孫中山和張作霖合作的政治基礎。孫中山對軍閥本來就有利用之意,他在廣州接見蘇聯代表達林時曾說:“等我擊敗吳佩孚,下一個就輪到張作霖了。”張作霖雖對孫中山表示尊敬,但也只是把“孫先生當作一個遠交的朋友而已”.

12月4日,孫中山抵達天津拜訪張作霖,雖表面上顯得還算融洽,但張作霖的反蘇反共態度與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截然相反。這種重大分歧決定了孫張二人的漸行漸遠。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三角同盟”也由於直系的失敗,孫中山、張作霖、段祺瑞之間政治上的分歧而自然解體。據《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