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韓信的後代怎樣了 關於韓信的成敗之謎解析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03W

作爲“漢九年級傑”之一的韓信,他的一生是極爲輝煌的,但是晚年的悽慘,不經讓人聯想,他的後代如今生在何方?

韓信的後代怎樣了 關於韓信的成敗之謎解析

在西漢建立不久之後,功高蓋主的韓信,遭受了猜忌,於公元前196年,在未央宮內,被呂后所陷害,死法極爲殘忍。呂后爲何會這麼做呢?司馬遷認爲這是劉邦的本意,只不過是借呂后一手,殺害自己的功臣,以減少自己的罵名。把韓信和陳豨扯在一起,認定他們有謀反之罪。但事實兩者並沒有聯繫之實,何來一起謀反,這些史料也就成了日後司馬遷從側面說明韓信是被劉邦所陷害的最有力的證據。劉邦爲了斬草除根,並沒有因爲他之前的功勞而仁慈,而是下令誅殺韓信的三代。

根據京兆堂《韋氏族譜》的記載,韓信有一幼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委託給蕭何照看,於是蕭何把幼子帶到了南越,囑託給了趙佗撫養。在韓信被殺害之後,劉邦對其他功臣的猜忌也就日益加強,隨之到來的就是,派遣5百兵包圍蕭何家,對蕭府日夜監視,直到蕭何因貪污進監獄。這些異常行爲表明,蕭何救幼子的真實性比較大。

直到《樵書》上記載,說廣東一帶,有個名叫韋土的官員,就是韓信的後代。其中也記載了蕭何救幼子的事件,並且把這個幼子的姓氏有所改變,去其一半,只有韋。這樣才使這幼子躲過劉邦的抓捕,逃過一劫。

衆多史書的記載,都認爲韓信留有後子,只不過是以韋姓隱姓埋名,那就確定韓信是留有後子的,並且韋氏一族是有延存至今的,保留着韓信的血脈。

關於韓信的成敗之謎解析

秦末,出現了歷時數年的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劉邦因爲知人善用,最後成爲一代皇帝。他的賬下大將韓信,因爲功高蓋主,一次次變官職,最終還是被封爲楚王,也算是衣錦還鄉,但是就在韓信春風得意之時,劉邦開始擠兌他,猜忌他,韓信在不斷地後退,最終的結果還是落下悽慘的晚年,這又是爲了什麼?

韓信當楚王回去就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找到當年那個漂母,給予重金;第二件給那個南昌亭長,給予他1百錢,告訴他好事得做到底;第三件就是找到了那個羞辱過他的惡少,並沒有解決掉他,而是升他爲中尉。韓信這些做法,都是爲了報恩,順便收買了很多的人心,至少在別人看來,侮辱過你的人,都不會有事,反而升官,可見韓信心存善良。這個時候,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時候,但是好景不長。

心性奸詐的劉邦,對他開始產生猜忌,劉邦知道謀害忠臣的代價,因此他在等待時機。於是乎,劉邦宣佈一個通知,他將要開始南巡,這對韓信來說是一個暗號,認爲劉邦是針對自己來的。這時候,有一個人給劉邦出了這麼一個餿主意,叫韓信殺了鍾離昧,此人是誰呢?這個人曾是項羽的手下,劉邦多次在他面前吃了敗仗,等到項羽倒臺之後,就投奔到韓信那裏。

這個人出的主意,就意在陷害韓信。果不其然,韓信砍了鍾離昧的人頭去見劉邦。

就這樣,韓信就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第一:賣友求榮,鍾離昧至少把他當朋友看待,纔會投奔於他,但是沒想到的是,韓信爲了自己的利益,而砍了他;第二:討好獻媚,假如你心理沒鬼的話,你也不用把鍾離昧殺了,提着人頭來見我,這是劉邦的猜忌。可謂是做了虧心事,就會氣不壯;第三:主動投降,劉邦會覺得,我又沒有處分你,你就自己行動了,可見戰術上又輸了一把。

之後,韓信官職就被降了兩級。韓信並沒有就此收手,他還到樊噲府上,惹火了樊噲。還跟蒯通同流合污,被劉邦判定爲反賊,最終計謀抓捕,慘死在未央宮中。

韓信的一生是叱吒風雲的,對於他是否謀反,因何謀反,這些都是存在爭執的。

韓信和項羽的比較

韓信和項羽作爲秦末時期兩顆璀璨的星星,並且兩個人都很擅長打戰,但是其風格又各不相同,所導致的最終的結果也是各不相同。

韓信打仗的目的不僅僅是在於求勝,而在於展現戰爭的藝術,能使用上策,就不會想下策,而韓信的上策就是不戰而勝。比如,韓信在攻破趙國之後,活捉了李左車,韓信對此人可謂是虛心請教,以師禮待之。並問他:“我在破三秦,連破魏國、趙國之後,就想要攻打燕國,之後纔是齊國,不知可否?”李左車對他的虛心請教所感動,說:“誰都知道你韓信,如今是威名遠揚,但是你所帶的軍隊如今是疲憊不堪,很難再跟燕國去戰鬥,更何況是更爲強大的齊國呢,這樣會影響到楚漢爭霸的大局,不能拿自己的短處去攻打別人的長處,這是下策。”韓信聽着覺得很好道理,忙問道:“將軍有何見解。”李左車對曰:“從你目前的境況來說,還不如讓軍隊先休整一番,順便在趙國收復人心,得到老百姓的擁戴,並大大的犒勞一下自己的兵士,從而使士兵的戰鬥力得到保證。然後派一部分士兵,進駐到燕國的邊境旁,假裝想要攻打它,並且派使者去勸降燕國,跟它說漢軍如今的氣勢,足以擊敗他們。而燕國在面對漢軍的威壓之後,肯定會投降。”

果不其然,燕國就投降了,順帶着齊國沒有多大的反抗,也就投降了。這就是兵法上先製造一系列的輿論,並採取行動,雙頭並進,所達到的效果肯定很微妙。

再看項羽,他的武力無人質疑,雖勝仗很多,但是觀其戰爭,並沒太多章法。他長年累月的戰爭,都是打擂臺一般,雷聲響,所得到的實際意義很少。觀其一生,我們發現他所帶的楚地8千子弟兵,到最後能剩下的,又還有多少。再者項羽本人就剛愎自用,不怎麼聽身邊謀士的勸誡。

軍事天才韓信是什麼王

韓信的一生,戰功赫赫,隨之而來的官爵也是一直變化的。韓信雖拜爲大將軍,但是他對此並不是滿足,就有了日後封爲齊王,其中有着不爲人知的故事。

楚漢爭霸中,劉邦一直被項羽壓着打,而他手下的大將韓信,卻一路高歌,並隨之佔領了齊國。於是乎,韓信傳信給劉邦,他希望劉邦可以立他爲代理齊王。在爭霸的關鍵時刻,韓信卻來這麼一出,劉邦認爲他是在要挾自己,卻又無可奈何,表示非常的憤怒。

劉邦認爲,他被困於滎陽,天天盼望着韓信能夠來營救自己,盼來的卻是威脅我任命他爲代理齊王。這種看法,被其他兩位謀士所否認,張良說:“現在的形勢對我們是極爲不利,是沒有辦法阻擾韓信稱王的,與其這樣,還不如立他爲代理齊王,如此厚待他,才能夠讓他心存感激,替我們扭轉乾坤,不然容易出現變故。”劉邦聽了之後,拍案而起,大聲曰:“大丈夫定下的諸侯,怎麼可以是假的呢,直接立爲齊王。”

之後,他就立韓信爲齊王,雖然這個齊王是有邀功的成分,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這也是韓信自己的功勞,是自己一手打下的齊國。

等到爭霸結束,漢朝的建立,劉邦思索前後,認爲韓信這個齊王已不行,需要另立爲王。考慮到他出生於楚地,於是乎就立他爲楚王。楚王韓信衣錦還鄉,讓家鄉稱頌了他的功德許久。這個王當的可不久,日後就被劉邦所猜忌,降級爲淮陰侯。

韓信的一生,稱了兩個王,但都是短暫的,而我們深知的是,他爲淮陰侯,因此後人不怎麼稱呼他爲齊王以及楚王,但他卻是任命爲這些王。

西漢開國功臣韓信爲人如何

韓信此人,在軍事上,那可是少有人能與之媲美,但是在爲人處事上,他的這個方面就比較欠缺,常常獨斷與幼稚,這也是爲何他最後慘死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他不應該在攻打完齊國之後,就立馬向劉邦請求封爲齊王,甚至還威脅劉邦,如果不封我爲齊王,我就坐擁齊地,不再出兵去救駕。這樣才讓劉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封他爲齊王,我們都知道劉邦是一個陰險小人,韓信這麼以利威脅劉邦,劉邦怎麼可能會不記仇呢,平民百姓都會記仇,更何況是君主了。

二、他不應該在蒯通慫恿他造反的時候,繼續表忠,但又有許多曖昧的舉動。雖說對韓信造反的,我們深表懷疑,但也未必是空穴來風。就當劉邦想要試探他一下的時候,他沒必要心慌,然後去把自己好友鍾離昧給砍了腦袋。他沒有想過造反,爲何出現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局面呢。他殺了鍾離昧,自己的人品遭人唾棄。

三、據說劉邦逮捕了韓信之後,把他押入京城,並沒有想過要把韓信處死。但是韓信不服,官職遭降了一級,暗地裏慫恿陳稀造反,並答應其作爲內應。這種事情統治者肯定無法忍受,也就意味着他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四、最後一個原因是至關重要的,韓信雖然軍功赫赫,甚至是功高蓋主,但他不是君主。在這個時候,范蠡選擇的是歸隱山林,而韓信卻不知道斂其鋒芒,繼續鋒芒畢露。對帝王來說,這就是在挑釁自己威信,肯定是不能忍受,所以韓信的死是必然的。

有關韓信的成語典故

韓信作爲勞苦功高的漢朝開國大將,滅七國,平天下的功績爲他的人生增添了許多傳奇的色彩,而他的出生和逝世同樣成爲了許多人關注的重點。而這些有關於他的故事流傳下來,就被人們編成了相關的典故。那麼韓信典故都有哪些呢?

其實有關於韓信典故有很多,其中有一個是關於他的青年時期的。韓信是淮陰人,他幼年時家中十分貧困,無父無母,全靠村人接濟。在長期的乞討中,韓信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厭惡。在他的同鄉人中,有一個少年認爲韓信雖然天天佩戴着寶劍,卻是個膽小鬼。他要韓信鑽自己的胯下來證明。結果韓信還真得鑽了這個少年的胯下。後來這個典故流傳下來後被稱爲是胯下之怒。

而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這個典故說的蕭何、呂雉和漂母這三人與韓信的關係。生死一知己說的就是蕭何。這個生指的是蕭何向劉邦推薦了韓信,讓韓信能夠出人頭地。而這個死指的是蕭何與呂雉合作殺死了韓信,而呂雉也就是存亡兩婦人中的亡。而存指的就是漂母對韓信的贈飯之誼。如果當初漂母不給韓信飯吃,韓信很可能就餓死了。

韓信典故還有背水爲營。這個典故是出自韓信攻打趙國的時候。當時劉邦整體式微,所以士兵們的士氣也不高。當韓信說晚上就能滅掉趙國時,士兵們根本就不信。最後爲了激發士兵的士氣,韓信沿着河岸設立營帳,讓士兵們退無可退,爲了存活就只能拼命向前戰鬥。最後這場仗成爲了韓信最有名的戰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