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中國古代的“避諱” 分國諱和家諱兩種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3.05W

封建時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叫做“避諱”。

中國古代的“避諱” 分國諱和家諱兩種

封建時代,皇帝是萬民之主,一國之尊。君父觀念神聖不可侵犯,爲人臣子在言及或書寫君父名字時,必須避忌,以示尊重,違犯者則稱爲“犯諱”。避諱分國諱和家諱兩種:

皇帝和孔子之名,全國共避之,謂之“國諱”。

長上之名全家共避之,謂之“家諱”。

避諱之風始於周朝,行於秦漢,盛於隋唐,嚴於趙宋。明朝初還不甚嚴苛,然而到了明末天啓、崇禎以後,也逐漸嚴了起來。清朝的避諱最爲厲害,因犯諱造成文字獄而被殺頭者不計其數。直至民國改元,才廢止了奉行兩千餘年的避諱制度。

避諱的方法,各朝不同,常用之法有空字、改字、缺筆和改音等。

改字,即用同義字代替。如秦始皇名嬴政,諱“正”字,凡遇“正”字改爲“端”。漢明帝劉莊,諱“莊”字,凡遇“莊”字都改寫“嚴”字。隋文帝名楊堅,諱“堅”字,凡遇“堅”字改寫作“牢”、“固”、“剛”等字。

缺筆,如唐太宗諱”民”,若單寫“民”字的缺筆爲“民”,若偏旁有“民”,則缺上畫而作“氏”,如“岷”寫作“山氏”等。

Tags:分國諱 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