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歷史解密

法正時代還沒當丞相的諸葛亮在蜀中地位低下嗎?

欄目: 歷史解密 / 發佈於: / 人氣:2.05W

首先需要肯定,在三國正式宣佈成立之前,不僅是劉備一方,曹操、孫權等方亦然,他們領導核心的正式官銜和實際權力,是存在着差別的。只從表面官銜考察,是不能探求歷史真實的。當時曹操一方,實力最強,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是實際的君主,漢獻帝則是他手裏的招牌。但曹操決心作“周文王”,不願意公開篡漢,把開國之君的名份留給了他的兒子曹丕。

法正時代還沒當丞相的諸葛亮在蜀中地位低下嗎?

劉備一直打着“扶漢”的旗號,與曹操對抗。他先據有荊州一部,繼而攻取了益州,事實上建立了蜀漢王朝。但由於曹魏尚未正式建國,劉備自然不能搶先稱王稱帝,給敵人提供口實。既然不能公開稱王稱帝,也就不能公開設立丞相官職。但是在君主專制政體下,又不可能沒有實際的丞相幫助他治理這個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實際執政班子是不公開的,名實是不一致的,——實際擔任丞相的人,從正式官銜上是看不出來的。

劉備正式稱王之前,他的實際的“相”就是諸葛亮,這一點,當時人看得很清楚。譬如劉備取西川前,別人議論他能否成功,就有這樣的話:“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爲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爲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爲不濟也?”諸葛爲“相”,關、張爲“將”,這還不清楚嗎?

劉備取西川,法正功勞甚大,深得劉備信任,有些人認爲他的地位在諸葛亮之上,這種認識是沒有根據的。《先主傳》是這樣敘述劉備當時的主要助手的:“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爲股肱,法正爲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爲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爲賓友。”諸葛亮排在第一位,在法正之上。

“股肱”一般是用來形容國君的主要助手的,所謂左輔右弼是也。古語:“君之卿佐,是謂股肱”。“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周公是成王的叔父,曾攝君位。大公就是齊太公呂尚,爲周武王主要謀臣,又是武王的岳父。諸葛亮在劉備政權裏的實際地位,類似於周公、呂尚在周成王政權裏的地位,非相權而何?

諸葛亮在劉備政權中擔任事實的相職,還有更明確的史料。《諸葛亮傳》:“成都平,以亮爲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軍師將軍,是諸葛亮的正式官銜,但他乾的實事,卻是“署左將軍府事”。要知道,當時劉備的正式官銜,就是“左將軍”,而諸葛亮卻坐在“左將軍”的官府裏,替劉備處理政務,這不是實際的“相”,又是什麼?

再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更是諸葛亮實掌相權的鐵證。國君不在,自然要由最重要的大臣替他主持國事。劉備主外,諸葛亮主內,君、相分工,不亦宜乎?這時法正跟隨劉備,出謀劃策,謂之“謀主”,與“股肱”相比,差了一等。

有人望文生義,竟把“足食足兵”理解爲調兵調糧,諸葛亮的工作類似於“後勤部長”,其差謬豈可以道里計?“足食足兵”,典出《論語》:“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的意思是說: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使糧食充足,軍備豐裕,並使老百姓信任統治者。所以“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就是說他代替劉備主持軍政大事,治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