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風雲人物

劉永福簡介 清朝軍事將領民族英雄劉永福介紹

欄目: 風雲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1.96W

劉永福: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臺抗日,但最終失敗。

劉永福簡介 清朝軍事將領民族英雄劉永福介紹

劉永福(1837―1917),原名業,又名義,字淵亭。清末將領。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峯鄉)人。早年爲水手。咸豐七年(1857年)參加鄭三、吳亞忠反清起義軍,以七星黑旗爲軍旗,稱黑旗軍。同治六年(1867年),清軍進攻吳亞忠的黑旗軍,次年劉永福率餘部三百餘人進駐保勝(今越南老街),屯墾安民。隊伍很快發展到兩千餘人。同治十二年,法國侵略軍進攻越南河內等地,他應越方要求,率黑旗軍與越軍聯合作戰,在河內西郊大敗法軍,斬法軍首領安鄴上尉等數百人,乘勝收復河內。次年,越南國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職,讓他管理宣化、興化、山西三省。

光緒九年(1883年),法軍佔領越北南定省,企圖進犯廣西。劉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內城西紙橋一帶同法軍激戰,黑旗軍大勝,斃法軍司令李維業以下數百人。越南國王封劉永福一等義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同治十年,法國侵略軍五千餘人大舉進攻越南,佔領紅河三角洲,後又進攻臺灣基隆港。清廷被迫向法國宣戰,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的官銜。劉永福率黑旗軍同清軍聯合向法軍進攻,包圍宣光,至次年三月伏擊法國援軍,接着又在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廣威。與此同時,老將馮子材也在鎮南關(今友誼關)重創法軍,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爭形勢,迫使挑起戰爭的法國費理內閣倒臺。就在中國軍隊打了勝仗時,清廷卻下令停戰,同法國簽訂條約,承認越南爲法國的保護國。十一年冬,劉永福率黑旗軍將士3000人回國,清廷下令裁減,只剩下1200人,次年又逐漸裁減至300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劉永福奉命率黑旗軍兩個營赴臺灣,幫辦臺灣防務。二十一年,清廷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五月,日軍進攻臺北,署理巡撫唐景崧逃回大陸。劉永福率黑旗軍留在臺灣領導抗日。他駐守臺南,與臺灣抗日義勇軍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義等地,重創日軍。他在臺灣同日軍血戰近五個月,拒絕日軍勸降。但因清廷斷絕援臺,義軍逐步退至臺南,劉永福的部下大都戰死。九月,臺南失陷。劉永福潛回大陸,從漳州到廣州,一路上受到當地官民的熱情迎送。

同治二十八年,劉永福任廣東碣石鎮總兵。辛亥革命後,曾被推爲廣東民團總長。不久告老還鄉。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將近80歲的劉永福義憤填膺,要求重上戰場

1917年1月,病卒。

廣州百姓爲懷念他。今在白雲山能仁寺前山石上刻有他上山時寫下的造型奇特的“虎”字。沙河附近有永福村,廣州動物園斜對面有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