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風雲人物

于鳳至兩次幫張學良穩定權力 張作霖死後祕不發喪

欄目: 風雲人物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于鳳至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兩人1915年結婚。

于鳳至兩次幫張學良穩定權力 張作霖死後祕不發喪

張學良在晚年說:“我跟我太太(指于鳳至)啊,我不喜歡我的太太,我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此相反,于鳳至在臨死前一年(1989年)說:“我生是張家的人,死是張家的鬼。”于鳳至說這話時,與張學良離婚已25年。

張學良于鳳至結婚照,局部翻拍。

于鳳至對張學良的愛,不僅體現在婚姻生活上,也體現在對張學良事業的支持上。她不是一般的賢妻良母,她是有主見、有決斷的知識女性,常常輔助張學良處置政事,甚至可以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于鳳至回憶說 :

“在有不決之事時 ,他常和我相商,我得以在旁提出建議,他常採納我的建議。這是我們兩人從少年相識,到以後相處,他對我的學問很欣賞、很倚重我的結果。”

在兩個關鍵時刻,于鳳至幫助張學良穩定了權力。

張作霖遇害後提出“祕不發喪”】

1928年6月4日晨,日本關東軍制造“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炸至重傷。張作霖被送到瀋陽“大帥府”五夫人的住處小青樓,軍醫官搶救無效,於9時30分死去。

大帥遇難,張學良又身在華北,東北形勢岌岌可危,日軍可能趁機發起侵略,張家大權也有可能旁落。爲了穩定局面,于鳳至提出“祕不發喪”的建議。她說:

“當東北軍政要員齊集帥府議事時,我想到重要的是需要漢卿回來主持,才能繼承掌權。所以,我提出一切都要等漢卿回來再議各事,先不能公佈大帥死訊。在大家同意下,漢卿回到瀋陽才發佈大帥的死訊。”

隨後,奉天省公署發表通電:“主座由京回奉,路經皇姑屯東南滿鐵道,橋樑發生炸彈,傷數人,主座亦身受微傷,精神尚好。”

爲了掩人耳目,于鳳至、五夫人等還請了英國醫生,假裝爲大帥療傷。廚房每天照常往小青樓送飯,鴉片和水果也按時更換。日軍天天派人“慰問求見”,五夫人則濃妝豔抹,與其從容周旋。

“祕不發喪”的辦法讓日軍摸不清張作霖的真實情況,因此,他們一直處於觀望狀態,未敢輕舉妄動。

13天后,張學良從關內啓程回瀋陽。在此多說一句,他爲何延遲13天才返回?張學良的侄子張閭實回憶:

“‘皇姑屯事件’發生時,大伯(張學良)雖在天津,卻找不到他人。部隊都慌了,是壽夫人(即大帥五夫人)出來安撫部隊,並派人到所有可能的地點去找。”

張學良回來後,立即進行部署,把各項工作都做了妥善的安排。6月21日,正式發表張作霖逝世的消息。

【處置楊宇霆常蔭槐事件】

楊宇霆、常蔭槐是張作霖的老部下。張作霖被炸死後,二人不把張學良放在眼中,經常飛揚跋扈,對張學良動輒訓罵。每當張學良向楊詢問情況或發表主張時,楊都不耐煩地說:“你不懂,別瞎摻和,我會做決定。”

1928年12月,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楊宇霆對此堅決反對,他認爲不應該服從蔣介石,因此與張學良釀成新的矛盾。

與此同時,也有人向張學良告密,說楊宇霆、常蔭槐等人串通謀反,讓張學良深感威脅。

1928年,張學良(右)與楊宇霆(左)在奉天督軍處合影。

至於如何處置楊、常,張學良猶豫不決,於是找于鳳至出主意。于鳳至回憶說:

“很多人向漢卿報告楊的謀反罪行, 漢卿則因爲楊是大帥的重臣, 並且兩人有一個時期曾在軍旅中一起相處,對楊如何處置一直猶豫不決。漢卿就此事問我。我說:‘中國有句老話:當斷不斷,必受其害。首先要查明他是謀反奪權公然勾結反叛軍頭,還是僅僅自視才高,怕你處理事務不當而爭相處事。如果是前者,就要迅速除掉他,因爲日本在旁,正窺伺要動,決不容內部有亂。’漢卿採納了我的建議,遂派人調查……漢卿決定除掉楊宇霆以及他主要同黨常蔭槐。我反對殺人。漢卿用銀圓擲正反面決定,三次都是主殺的面,似是天意。 ”

1929年1月10日晚,楊宇霆、常蔭槐被張學良在大帥府老虎廳槍殺。按于鳳至的說法,“殺了楊、常,除了內患,穩定了漢卿的領導權”。不過,現在也有學者對該不該殺楊、常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