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當前位置:生活百科谷 > 歷史 > 傳統文化

苗族吊腳樓是什麼樣子的?吊腳樓特色簡介

欄目: 傳統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2.51W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築民居,黃土牆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腳樓便成爲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樣;苗族的一些上層首領也修築磚石徹的帶風火牆壁的四合院落,寬敞而幽深;苗族一些貧寒的人家也築簡陋的竹樓,低矮的石板屋和樹皮蓋頂的茅屋。但苗寨的主體部分仍是黑瓦房,吊腳落。 黑瓦房通常分五柱四掛、或四柱三掛。木製結構,兩側用竹子編封外糊泥牆。木板房上蓋小青瓦,樑柱板壁全用桐油反覆塗抹,風吹日曬,烏黑髮亮。屋前砌有青石板小坪,擱有農具,風車等,屋前後栽有鳳尾竹,楓香樹或芭蕉林。進門跨過“虎口”是堂屋。

苗族吊腳樓是什麼樣子的?吊腳樓特色簡介

正中埋有“龍寶”,堂上供有“家先”(祖先牌位);左側廂房築有青石火塘,供炒菜煮飯,右側廂房擺放傢俱;左右廂房靠後都擺有兩張大牀,外用青色藍色土布大蚊帳罩住。帳內設有壁櫃;主人家凡值錢的東西多藏在大蚊帳內。 苗家的吊腳樓飛檐翹角,三面有走廊,懸出木質欄杆。欄杆雕有萬字格、喜字格、亞字格等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懸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繡球、金瓜等形體。吊腳樓通常分兩層,上下鋪樓板,壁板油漆發光。樓上擇通風向陽處開窗。窗櫺花形千姿百態,有雙鳳朝陽,喜鵲鬧海、獅子滾球等。吊腳樓的下層多作貯藏糧食的穀倉或擺放傢俱農具。

樓上則爲主人居室或客房。樓外長廊爲婦女們繡花、挑紗、織綿、打花帶、晾紗、晾衣的場所,和土家吊腳樓不同,苗家吊腳樓上樓的梯子一般設在屋內,而不像土家吊腳樓設在屋外。 不論是黑瓦房,或是吊腳樓,苗族民居照例少不了青石火塘。火塘上懸有杭杆,掛滿了薰黑的臘肉、野味。火塘中間立有生鐵鑄的三角架。每當夜暮降臨。勞作歸來的苗人圍着火塘煮飯炒菜,跳動的火苗映紅一張張憨樸和善的笑臉。好一幅溫馨、寧靜的田園風光圖。如遇親朋好友來坊串門,圍火塘飲酒放歌,唱一曲古老、煽情的山村野調,更是趣味無窮。

苗族民居落成,通常要舉行傳統的“接龍”儀式消災祈福。這是這個古老的民族對黃河故土的眷戀和嚮往。 苗家的接龍可分爲大型的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 “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儀典隆重而熱鬧,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閃亮的銀飾,花綠的苗裝……

正堂遍插彩旗,旗下襬有“龍粑”酒肉等祭品。莊嚴的祭臺上擺有一隻小花豬,一隻小黑豬和一隻大白公雞。 祭祀開始時,身着大紅袍的苗巫一手舞銅鈴,一手舞柳巾,繞祭壇狂跳,嘴裏唸唸有詞。

充當“龍女”的女主人則着盛裝,佩戴各種銀飾靜坐一旁。苗巫從龍的始祖唱到龍子龍孫,虔誠地代主人向龍神祈禱…… 祭龍儀式完畢後,衆人便擡着女主人,扯起五彩布,跟着苗巫去小溪或水井邊接龍。走的線路一般是東方道上去西方道上歸。因爲按照苗家的習俗;接龍只接東方的青龍,西方的百龍,或北方的黑龍,而南方的赤龍和中方的黃龍這兩條龍是不接的,這古老的禁忌深印着歷史的沉重烙印,使人不禁聯想起遠古發生在中原蚩尤與炎帝、黃帝那場爭奪土地的戰爭。

苗巫在水井或溪流、河谷取回一壺“龍水”交盛裝的女主人提回家,衆人吹吹打打,一路遍插五彩旗,簇擁相隨。女主人一路叩拜回到新居,男主人遠遠點燃鞭炮,地銃相迎。 苗巫提“龍水”繞屋行走三週,再跪拜“安龍”。安龍鬚用上好的瓷碗兩隻;一隻盛滿龍水,內放銀粉硃砂在下,一隻覆蓋在上,深埋於正堂的地穴中,然後掩土,再用一青園珠石封牢。

這樣就算把“龍”接回了家裏,便可保佑家庭消災去邪,年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龍寶”是苗家的命根子,是苗家的禁地,朋友,入鄉隨俗,進苗家做客,您可得千萬小心別拿腳去採那聖潔的“龍寶”,否則會惹主人家生氣的。

Tags:吊腳樓 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