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生活 健康 母嬰 情感 職場 休閒

核事故 遠期效應不可低估

欄目: 健康生活 / 發佈於: / 人氣:5.53K

日本大地震之後,短期的核爆炸失控局面已出現轉機,但對人類、海洋生物、大氣環境的中長期影響依然難以估量。請看專家解讀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後的健康故事,希望能對此次災難提供借鑑。

核事故 遠期效應不可低估

1986年4月26日,位於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核反應堆爆炸,機組損毀,8噸多輻射物質泄露,由此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數百倍。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也是迄今爲止唯一一場被定爲7級的核事故。外泄的輻射塵隨着大氣擴散到蘇聯的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其中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爲嚴重。由於風向的原因,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上,附近的大量居民被迫逃離。

遠期效應 1/4世紀後依然存在

事故發生後,即有數百人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中數十人死於過量的輻射,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輻射而致命或病重。死亡的人大部分是消防隊員和救護員,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該事故含有致命輻射的危險。此次事故因嚴重核泄漏,引起受污染區人員出現了急性確定性(非隨機)損傷效應和慢性隨機損傷效應。

急性損傷效應是由放射性物質的外照射和內照射引起。外照射主要引起造血、免疫、胃腸道損傷,內照射引起甲狀腺等的損傷。受照人員根據吸收劑量的不同,出現了程度不等的急性放射病的表現,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和血紅蛋白減少,出現了程度不等的感染、貧血、出血和潰瘍等表現;免疫功能低下,易疲勞;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臨牀表現。在日本這次事故後,堅守核電站的50名“死士”可能會受到該效應的影響,據報道其中已有6人受到高濃度輻射。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除產生明顯的急性造血、免疫和胃腸道放射損傷症狀外,還引起了受照射後數月、數年甚至終身所發生的慢性損傷效應,即遠期效應。儘管該事故已過去25年,但其對健康的危害仍然存在。主要的遠期效應有:外周血細胞減少,尤以白細胞減少爲顯着;骨髓中白細胞可呈成熟障礙甚至再生低下,骨髓和外周血細胞染色體畸變率增加;可引發白血病和其他類型惡性腫瘤,如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等;性功能低下,甚至不孕、不育;胎兒死亡率增加、器官形成障礙,出現死胎或畸形發育;新生兒死亡率增加,出現小頭畸形、智力發育不全、生長髮育遲緩和畸形兒機率增多等;兒童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等。

中期防護 儘量避免攝入沾染食物

對核事故發生核泄漏的防護,早期採取的防護措施主要有:1.注意隱蔽。在放射性污染物到達以前躲在室內,關閉門窗並避開門窗,必要時可用磚、土坯、沙袋將窗戶加以屏蔽。2.儘可能快速撤離。撤離的人羣應是受照劑量較高、可能發生確定性損傷效應的較小人羣,對較大人羣應採取隱蔽的方法。3.必要的藥物防護。可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碘化鉀片。

對核事故發生核泄漏的防護,中期採取的防護措施主要有:1.將人羣從沾染區遷移出去。2.控制人員進入沾染區。除執行搶救、監測等任務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準進人沾染區。3.控制攝入受沾染的食物和飲水。這是防止人員食入受到沾染的食物和飲水所造成內照射的主要措施。當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後,環境會被沾染,從而使蔬菜、水果、水源等受到放射性沾染,應對食物和水加以控制。如必須食用沾染食物,可用水洗或去掉被沾染的表層、削去果皮的方法去除蔬菜和水果表面的放射性污染物。目前有報道稱當地已出現蔬菜、自來水輻射量超標,儘管可能尚不足以引起健康損害,但仍應引起關注。4.洗消建築物、道路及工作場所受到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可進行清掃、水洗、覆蓋或颳去表層等。